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位於南京城西郊江東門,水西門大街418號。這裡曾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叢葬地。於1985年3月15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四十周年之際落成開放。紀念館占地250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由南京工學院建築系教授齊康設計,是一座紀念性的墓地。均以花崗石、大理石、青條石鋪砌牆面。正麵館名由鄧小平題寫。人口處有中、英、日三種文字鐫刻的石碑,上書“死難者300000”。頹垣斷壁的圍牆,空曠的墓場,大片鵝卵石鋪地,寸草不生,幾棵枯樹仕立,氣氛淒涼。院牆外的常青樹木和院內卵石邊生機盎然的小草象徵生命力和鬥爭精神。院內小道邊沿途豎小型碑刻I3塊,揭示出日軍的種種罪行。尚有死難同胞屍骨陳列室,門前有大型立雕母親像,作吶喊狀。室內陳列從“萬人坑”中挖出的層層白骨。另有史料陳列廳、電影放映室等。

位於南京城西郊江東門,水西門大街418號。這裡曾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叢葬地。於1985年3月15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四十周年之際落成開放。紀念館占地250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由南京工學院建築系教授齊康設計,是一座紀念性的墓地。均以花崗石、大理石、青條石鋪砌牆面。正麵館名由鄧小平題寫。人口處有中、英、日三種文字鐫刻的石碑,上書“死難者300000”。頹垣斷壁的圍牆,空曠的墓場,大片鵝卵石鋪地,寸草不生,幾棵枯樹仕立,氣氛淒涼。院牆外的常青樹木和院內卵石邊生機盎然的小草象徵生命力和鬥爭精神。院內小道邊沿途豎小型碑刻I3塊,揭示出日軍的種種罪行。尚有死難同胞屍骨陳列室,門前有大型立雕母親像,作吶喊狀。室內陳列從“萬人坑”中挖出的層層白骨。另有史料陳列廳、電影放映室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