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測查與行為指導

基礎信息

書名:大學生心理測查與行為指導
書號:978-7030-336934
作者:程許國彬,黃秀娟
出版日期:4/1/2012
定價:38
開本:B5
裝幀:平裝
字數(千字數):39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以心理學與行為學為理論基礎,針對大學生所面臨的困惑和問題,通過行為測查、自省、觀察、比較等方法讓大學生認識自我,並根據不同的問題做出有效的心理行為建議,讓大學生能自主地進行行為調整,從而使學生心理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心理健康得以維護,心理素質得到提高。本書涵蓋心理測查和行為指導的綜述理論,並以心理學和行為學為理論基礎,針對大學生所面臨的困惑和問題進行測查與指導,包括人際關係、學習、成功、氣質、興趣、意志、壓力、人格、擇業、戀愛、心理枯竭、神經症等內容。

圖書目錄

第一章心理測查原理與方法1
第一節心理測查原理2
一、什麼是心理2
二、什麼是心理測查3
第二節心理測查方法7
一、心理測查常用的方法7
二、心理測驗10
第二章行為指導與心理訓練15
第一節行為指導概述16
一、大學生行為指導的理論基礎16
二、行為指導對大學生髮展的作用20
三、大學生行為指導的原則21
四、大學生行為指導的方式22
第二節心理訓練概述23
一、什麼是心理訓練23
二、心理訓練的歷史與現狀23
三、心理訓練的特點24
四、大學生心理訓練的內容25
五、大學生心理訓練的模式25
第三章健康心理與異常心理29
第一節心理健康標準30
第二節異常心理概述32
一、大學生異常心理的表現32
二、大學生心理異常的原因33
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測查38
第三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48
一、關注大學生個體心理健康48
二、加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49
第四章人際關係測查與行為指導51
第一節人際關係概述52
一、什麼是人際關係52
二、人際關係的類型53
三、人際關係的行為模式53
四、人際關係的心理定勢54
第二節人際關係狀況測查55
一、人際關係綜合量表55
二、人際交往專項能力自測56
第三節人際溝通能力訓練60
一、了解溝通基礎知識60
二、樹立科學的溝通理念62
三、學習一般溝通技巧63
目錄大學生心理測查與行為指導第五章學習心理測查與方法指導71
第一節學習心理概述72
一、什麼是學習72
二、學習心理理論72
三、大學生學習的心理結構74
第二節學習心理與能力測查75
一、大學生學習心理的特點75
二、學習心理與能力測查量表77
第三節學習能力培養與學習方法指導82
一、什麼是學習能力82
二、學習動機不當與調適84
三、學習狀態不良與調適85
四、考試焦慮與調適86
五、大學生三種學習能力88
六、學習策略指導89
第六章成功心理測查與指導95
第一節成功心理概述96
第二節成功心理測查96
一、獨立性測試96
二、志向測試97
三、決策能力測試98
四、責任心測試99
五、自信心測試100
六、領導能力測試100
第三節成功心理素質養成101
一、獨立性的培養101
二、志向的培養102
三、決策能力的培養103
四、責任心的培養105
五、自信心的培養106
六、領導能力的培養107
第七章性格測查與行為指導109
第一節性格概述110
一、什麼是性格110
二、性格的生理基礎111
三、性格的結構112
第二節性格測查115
一、自然實驗法116
二、問卷法117
三、投射測驗119
第三節良好性格養成122
一、性格形成的影響因素122
二、大學生性格的發展和培養126
三、克服不良的性格特點127
第八章氣質測查與指導133
第一節氣質概述134
一、什麼是氣質134
二、氣質學說135
第二節氣質測查139
一、氣質類型的自我診斷139
二、氣質類型的觀測指標139
三、氣質類型的量表測量141
第三節氣質與個人成長143
一、正確認識氣質無好壞之分143
二、氣質對教育工作的影響143
三、氣質對職業選擇的影響144
四、氣質對身心健康的影響144
第九章興趣測查與培養149
第一節興趣概述150
一、什麼是興趣150
二、興趣的種類150
三、興趣的特點151
四、影響興趣的因素152
五、興趣的作用153
第二節興趣測查154
第三節興趣培養156
第十章意志測查與意志磨鍊159
第一節意志概述160
一、什麼是意志160
二、意志的特徵160
三、意志的品質161
四、意志品質的作用162
第二節意志測查163
一、意志力測驗20題163
二、意志堅強度測試165
三、意志力測試167
第三節意志訓練168
一、意志的堅定性訓練168
二、意志的自製性訓練169
三、意志的果斷性訓練169
四、注意力的自我訓練170
五、自覺性的培養171
第十一章能力測查與能力培養173
第一節能力概述174
一、什麼是能力174
二、能力與智力175
三、能力的種類175
四、能力結構的理論178
第二節能力測查182
一、一般能力測查183
二、特殊能力測查184
三、創造能力測查186
第三節大學生應具備的能力及培養188
一、大學生應具備的能力188
二、大學生能力的培養190
第十二章人格特徵與健全人格195
第一節人格概述196
一、什麼是人格196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196
三、人格的結構198
第二節人格特徵測查200
一、人格測評方法200
二、自陳量表法200
第三節健全人格養成205
一、健康人格的標準206
二、大學生人格障礙的成因207
三、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對策211
第十三章情緒測查與情緒調控方法213
第一節情緒概述214
一、什麼是情緒214
二、情緒的分類215
三、大學生情緒的特點216
四、情緒對大學生的影響218
五、健康情緒219
六、情緒與情商220
第二節情緒測查221
一、焦慮自評量表221
二、抑鬱自評量表222
第三節情緒調控方法223
一、大學生中常見的不良情緒及調節223
二、大學生健康情緒的培養及行為訓練225
第十四章壓力測查與壓力管理231
第一節壓力概述232
一、什麼是壓力232
二、大學生常見心理壓力來源232
三、壓力下的反應234
四、壓力感的影響因素234
五、壓力的作用236
第二節壓力測查236
一、壓力源測查236
二、壓力程度測驗238
三、應對方式與壓力240
第三節壓力管理243
一、明確自身壓力源243
二、調整心態,積極應對245
三、有效行動,點滴積累246
四、減壓行為訓練248
第十五章擇業心理測查與心理調適251
第一節擇業心理概述252
一、大學生常態的擇業心理252
二、大學生常見的擇業心理誤區252
三、影響大學生擇業的因素254
第二節擇業心理測查255
一、霍蘭德職業性向理論255
二、霍蘭德職業傾向測驗量表256
第三節大學生擇業心理調適270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心理調適270
二、能力培養的心理調適270
三、用心理調節的方法進行自我調適271
第十六章性心理測查與性健康指導273
第一節性心理概述274
一、青春期性生理髮展274
二、青春期性心理發展275
三、大學生性心理的特點276
四、大學生性心理活動的表現278
第二節性心理測查279
一、艾森克性心理健康測試279
二、男性化與女性化傾向量表281
第三節性心理與行為指導285
一、健康的性心理標準285
二、大學生性心理困擾與調適286
三、性心理障礙及其調適287
四、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對策和自我維護288
第十七章戀愛心理測查與行為指導295
第一節戀愛心理概述296
一、愛情與戀愛296
二、戀愛的類型與戀愛心理的發展297
三、大學生戀愛心理的特點299
四、影響大學生戀愛心理的因素301
第二節戀愛心理測查302
一、戀愛觀心理自測量表302
二、“喜歡量表”和“愛情量表”305
三、愛情追求類型測量306
第三節戀愛心理調適與行為指導309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誤區309
二、大學生戀愛心理困惑與調適310
三、大學生戀愛行為指導311
第十八章神經症測查與行為指導315
第一節神經症概述316
一、什麼是神經症316
二、神經症的主要發病因素317
三、大學生中常見的神經症318
第二節神經症測查321
一、生活事件量表321
二、症狀自評量表322
三、恐怖強迫量表322
第三節神經症狀的改善326
一、樹立科學的態度326
二、調整不合理認知326
三、健全心理防衛機制327

圖書文摘

一、什麼是心理
簡單來說心理是人腦的機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對心理現象心理活動的簡稱心理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活動是生物進化到高級階段時人腦的特殊功能為了更好地理解心理內涵我們有必要了解以下兩方面知識人的心理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大方面一人的心理過程人的心理活動嵌入人的一切活動中主要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認識過程是通過感知注意回憶想像和思維等對接觸的客觀事物進行認識的過程它不是一種被動消極的認識過程也不同於動物對外界的簡單的感知人的認識過程是主動的多種方式一起作用的過程人們通過對外界事物進行一定的認識之後就會產生一定的態度喜歡或討厭仇恨或熱愛等這就是情感過程情感過程是伴隨認識過程而來的人們除了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還要進行相應的處理和改造因此人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地努力這是意志過程人的心理活動過程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最根本標誌心理是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對客觀事物的主動反映活動是大腦的一種特殊反應功能因此它不是獨立的實體而是過程和活動心理活動帶有個人的特點故為主觀活動心理活動的主觀性並非絕對心理活動所反映的是客觀的事實且心理在本體論上是人體機體的一種運動形式是屬於客觀物質世界的一部分所大學生心理測查與行為指導以在這一意義上又具有客觀性二人的個性心理人的心理除了一般的共性之外還有個性這就是人的心理的差異性個性是指一個人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特徵的總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形象地說明了個性的穩定性每個人的個性都由獨特的個性傾向和個性心理特徵所組成即使是同卵雙胞胎他們在遺傳方面可能完全相同但個性品質也會有所區別因為個性是在遺傳環境成熟和學習許多因素影響下發展起來的這些因素及其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每個人的個性都反映了自身獨特的與他人有所區別的心理狀態不同的需要理想信念世界觀不同的興趣氣質能力和性格構成了個體不同的心理特徵個性心理傾向性包括需要動機信念需要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徵包括能力氣質性格等
二人的心理具有可測查性
有人可能會疑惑既然人的心理很神秘看不見摸不著是無法確定的神秘現象怎么可以對它進行測查呢' 事實上測量對被測對象有三點要求被測對象的客觀存在性(被測對象的數量在給定範圍記憶體在一個連續統所謂的連續統是指事物特徵集合的元素同數學上的數量集合元素之間存在某種對應的關係(對於測量對象能夠直接測量或者間接測量而人的心理能夠滿足心理測查的三個要求首先心理是客觀存在的心理雖然屬於精神範疇不像物質那樣能直接看得見摸得著但我們知道心理是人腦的機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人的心理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其客觀性不但表現在心理的產生具有客觀的物質基礎)外界刺激和腦的生理過程*還表現在心理要通過各種活動或行為表現出來心理的客觀性存在性決定了心理的可知性可測性其次人的心理特質在數量上具有連續統的性質人的心理雖然是錯綜複雜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健康的特質也是千差萬別的然而正是這種千差萬別的存在使心理的特質集合充滿著豐富的元素並構成一種心理狀態的連續體在數量關係上表現為連續統性質再次心理特質可間接測查雖然我們不能夠直接測查人的心理但是人的心理是通過一定的行為表現出來的雖然人的心理與人的行為並不是一一對應的但是人的心理總是在以這種或者那種行為加以表現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測查人的行為對人的心理加以間接的測查譬如我們平時所說的%怕&這種心理現象雖然不是物質實體但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伴隨有一系列生理變化並能用儀器測量出來從脈搏呼吸心跳血壓皮膚電及外顯行為的改變便可以推測其%怕&的程度當然由於心理現象本身十分複雜目前的測查方法尚不完善心理測量無論就其可靠性和準確性都遠不如物理測量但測得不準不等於不能測所以人的心理完全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徑來進行測量的
三心理測查的特點
雖然心理測查和物理測查一樣都是用數量化來描述人的心理現象但是心理測查與物理測查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總的看來心理現象和比物理現象更複雜更難以測量相比較而言心理測查具有以下三個特點心理測查的間接性在物理測量中對測量結果的描述幾乎是沒有爭議的這是因為它們是直接測量它們的操作方法或規則)法則*已經被人們接受而作為大腦的產物+++心理現象是不能被直接測量的但是人的心理必定會在人的具體活動和行為中有所表現於是人們在對心理進行測量的時候會先對人的心理進行明確的可操作的定義心理測查是通過測查這些明確的可操作的東西再對人的心理進行間接的測查例如我們需要測查人的智力我們會先弄清%智力是什麼&%哪些活動是智力活動&而後才能定出一組作業讓被試對此作出反應藉以得到他完成這組作業的成績而此成績就是他的智慧效率然後我們就由直接測得的智慧效率推測他的智力因此心理測量是間接的測量具有間接性我們通過測查人的外顯行為推論人的心理狀態也就是說我們只能通過一個人對測驗題目的反應來推論他的心理情況例如一個人喜歡閱讀機械雜誌喜歡觀看各種機器運轉熱心為別人修理鐘錶腳踏車由此我們便可推論此人對機械裝置感興趣的心理對這種間接測量有人持懷疑態度認為所測量的不是所要測的東西實際上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具有因果關係由果推測因這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心理測查的相對性在對人的行為進行比較時沒有絕對的標準就是沒有絕對零點我們有的只是一個連續的行為序列所謂測量就是看每個人處在這個序列的什麼位置上由人為確定的標準相比較而言也就是說心理測量中的數值只是表明了在這個連續的行為或特質中所處的位置心理測查的客觀性客觀性是一切測量的基本要求心理測量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對心理測查的過程進行標準化經過長期的努力摸索心理測查的標準化有以下幾個方面要求首先測驗用的題目或作業施測說明施測者的言語態度及施測時的物理環境等均經過標準化測驗的刺激是客觀的特別是對測驗項目的選擇不是隨意的而是在預測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難度區分度等*確定的其次評分計分原則和手續經過了標準化對反應的量化是客觀的評分方面的客觀性隨測驗種類和題目類型而異一般說來投射測驗的客觀性差些而選擇題的客觀性較好因此後者有時又叫客觀測驗最後分數的轉換和解釋經過了標準化對結果的推論是客觀的測驗常模是通過對總體的代表性樣本的預測確定的測驗的信度和效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經過實踐的檢驗依據這些資料所做出的推論自然較為可靠和客觀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雖然心理測查的客觀性尚需進一步提高但它畢竟是測量人的心理特性的較為客觀較為科學的方法目前還沒有更有效更實用的方法能夠取代它
四心理測查的效度信度及常模
心理測查中信度效度常模是很重要的指標這對心理測查的客觀性和科學性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信度心理測量中的信度主要是指測量結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較常用的信度是重測信度重測信度是指用同一測驗在不同時間對同一群體施測兩次這兩次測驗分數的一致性)通常用相關係數來表示* 重測信度是衡量一個測驗的結果是否可靠的標準之一比如我們選用%測驗測查某一名被試的智商第一次結果智商是&&而一個星期以後我們用同樣的測驗對他進行第二次測驗結果發現他的智商變成了'& 若沒有極特殊的原因一個人的智商是不可能在一周之內發生如此大的變化的由於兩次測量結果很不一致我們就很難下結論說這名被試的智商究竟是多少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會認為這個測驗的重測信度很低是不可信的信度是衡量任何測驗質量的基本指標一個測驗的信度較高則說明它的分數是穩定的一致的它的測量結果是可靠的那么信度多高才算合適呢' 一般來說當信度大於&(時可以將測驗結果進行不同團體間的比較(當信度大於&)* 時測驗結果才能套用於個人之間的比較和評價總的來說信度越高越好效度一個測驗僅有信度還不夠測驗分數是穩定的並不能說明它就能夠準確地測量想要測的特質比如一台磅秤長期使用彈簧早已疲勞一個&&斤的人站上去顯示的卻是&斤一天稱&次顯示的都是&斤%信度&足夠好但測得一點都不準由此效度的概念應運而生通俗地說測量的效度就是指測量的有效性一個測驗的效度越高表明它所測得的結果就越能代表欲測特質的真正水平比如一個智力測驗的效度比較高我們就可以認為由這個測驗得出的分數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出完成測驗人的真實智力水平效度的種類有很多有效標效度內容效度構想效度等限於篇幅這裡不一一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心理測量學的專業書籍常模一個標準化的測驗不但內容施測和評分要標準化對分數的解釋也必須標準化一個測驗的原始分數本身並不具有任何可比性在傳統的心理測驗中把個人所得的分數與代表一般人同類行為水平的分數分布情況相比較以判別其所得分數的高低此處所指的%代表一般人同類行為的分數的分布情況&即稱為%常模&建立常模的方法是在將來要使用測驗的全體對象中選擇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稱標準化樣本*對此樣本施測並將所得的分數加以統計整理得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分數分布這個分布就稱為常模常模可因標準化時選取樣本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類別形成不同的亞常模常見的亞常模有年齡常模年級常模性別常模地域常模民族常模職業常模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