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

該表是自評量表,適用於8-12歲的兒童。 量表是自評問卷,適用於7-12歲兒童。 該量表適用於14歲以上的正常成人。

回顧發展歷程,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走過了三個重要階段。
1997年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回響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號召,依託高校技術實力,準確掌握市場需求,瞄準傳統心理測評費時費力的弱點,首家推出心理測評檔案管理系統,受到教育、醫療、軍隊、公安、司法等行業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心理輔導機構的廣泛歡迎。初步形成了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在心理套用軟體行業的領先地位。2001年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再度深挖高校資源,總結國內外心理學實驗的教學經驗,率先涉足心理學教學實驗專業領域,首推大學心理學實驗設計系統,及時滿足了廣大心理學院、系的專業教學要求,集中體現了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強大的軟體研發和心理專業實力,確立了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在心理套用軟體行業的主導地位。
2005年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整合國內外成熟的心理諮詢技術,相繼推出了心理沙盤遊戲、音樂心理放鬆沙發、心理宣洩器材、個體及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器具等一系列心理產品,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不同規模的心理輔導機構的建制標準,為國內心理輔導機構的專業化、正規化建設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2006年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面對眾多基層心理輔導機構人力不足、覆蓋面廣的特點,適時推出了以遠程測評為核心功能的心理健康網站建設方案,有效延伸了心理輔導機構的時空範圍,大大緩解了心理輔導機構資源匱乏的問題。至此,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成為國內最早的心理套用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企業發展,不忘社會責任,2005年起,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積極主辦了十餘屆套用心理學實用技術研修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基層心理健康工作者,為中國心理健康的普及與推廣付出了努力。
2007年起,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在各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基層單位全力配合下,規模由小到大,嘗試性地開展了數次不同範圍的心理普查,為基層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了依據。隨著心理普查的不斷深入,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與多位國內外知名心理專家展開合作,對數十個特定人群的心理量表進行了修訂,並即時轉換到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心理測評檔案管理系統中,從而徹底打破了國內眾多心理測評軟體直接使用國外心理量表的格局。著力支持和參與國內套用心理學的學術研究——作為套用心理學領域專業機構的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邁出了最為堅實的一步。
套用心理學的發展是我們的使命,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是我們的責任,廣大客戶的信任是我們的動力。鄭日昌教育科技發展中心將與您們一道,共同經歷、見證中國套用心理學的輝煌未來。
關注我們——關注生活——關注健康——關注人生
旗下心理軟體,心理測評軟體,心理諮詢與診斷系統,北師大心理學實驗系統等
還有一些其他的心理測量工具(音樂放鬆沙發,團體活動包,宣洩器材,心理掛圖等等)
軟體量表具體有88種如下:
可以拆分著來選購

第一部分: 能 力 測 評

1

瑞文標準推理測驗

該測驗可以用於智慧型診斷和人才的選拔與培養。但在進行智慧型診斷和人才選拔培訓中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學業成績和工作績效與智力水平都有一定關係,瑞文推理測驗成績高,可以認為具有了較高的智力素質,但其學業成績或工作績效不一定理想,在這種情形下還要考慮其它因素的影響。應於對5.5-70歲被試的推理能力進行評估,是使用最廣泛的智力測評量表。

2

威廉斯創造力
傾向測驗

用來測量人的創造潛能,共50題。對於成年的被測試者來說,如果在本測驗中取得了較高的分數,一般來說也可以推論他(她)具有較高的實際創造能力。對於未成年的被測試者來說,如果在本測驗中取得了較高的分數,則證明他的創造力潛能較高,他(她)最終形成的創造能力還要受到自身其它人格因素、家庭和社會環境、教育和訓練等因素的影響。

3

瑞文高級推理測驗

適用於對瑞文標準推理測驗結果百分比在90%或以上者進行評估。該測驗與瑞文推理測驗一樣,也是通過圖形的辨別,組合,系列關係等來測量智力組成中的一般性智力因素,即完成所有智力活動都需要的能力,該因素與人們問題解決,清晰知覺和思維,發現和利用自己所需的信息,以及有效地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有關。

4

韋氏兒童(加工具箱)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用來測查6-16歲兒童的智力狀況,最初由美國韋克斯勒(D. Wechsler)教授制定,後來由我國北京師範大學的林傳鼎和張厚粲教授對該測驗進行了修訂,使之更適合於我國兒童。該量表經過多年系統的科學研究,是世界上套用最為廣泛的智力量表之一。

5

韋氏幼兒(加工具箱)

韋氏幼兒智力量表是韋氏系列量表中適用於4-6.5歲的部分。整個智力量表包括言語測驗和操作測驗各五個,其中,言語測驗主要測查幼兒的言語表達、理解及計算等能力,操作測驗主要測查幼兒的動手、空間等能力。在施測過程中,兩類測驗交叉進行。

6

兒童智慧型50項
(加工具箱)

兒童智慧型50項測驗是由“兒童入學準備試驗”經過修訂而成的。屬於一種測驗兒童綜合性能力的測查工具,內容包括回答問題和操作兩大類,涵蓋了自我認識能力、運動能力、記憶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常識六個方面,以問答形式為主,可以評定4~7歲兒童的智慧型發展水平。一般測驗需要大約15-20分鐘,使用方法比較簡單,不需要特殊設備容易掌握。

7

比內-西蒙測驗
(加工具箱)

比內測驗於1922年傳入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測驗量表,1982年,吳天敏老師主持完成《中國比奈測驗》的修訂。該測驗共有51個項目,從易到難排列,每項代表四個月智齡,每歲三個項目,可測驗3-18歲被試。用離差智商評定智商的高低。該測驗需要個別施測,並且要求主試受過專門訓練,對量表熟悉且有一定經驗。

8

希內學習能力測評軟體(正常)
(加工具箱)

1984年由澳大利亞心理學家Collins教授介紹到我國。最初是為了滿足對各型克汀病患者測查智力的需要。經過四年多三個主修單位和全國二十個省市自治區、二十九個醫療、聾教及康復機構通力合作,完成了這套為聽力語言殘疾這一特殊人群設定的智力測量表及常模 。適用於測查3-18歲兒童及青少年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

9

希內學習能力測評軟體(聾啞)

適用對象是聾啞兒童。在該測驗發表以前,許多研究證實,所有為聽力正常人群涉及的標準化量表都不適用於聾啞兒童。不僅施測不適合,常模解釋也統統會低估聾啞兒童的智力。在迫切需要一種測試聾啞兒童治理方法的背景之下,希-內測驗應運而生。

10

判定孩子創造潛能的方法問卷

幼兒的創造力潛能是指創造主體也就是幼兒本身所具有的個人發展價值的可能性。關於幼兒創造力開發的問題一直是父母和相關領域研究者所關注的熱點。《判定孩子創造潛能的方法問卷》採用的是他評的方式,由父母根據孩子的平時表現對題目進行作答,能夠有效、準確而迅速的反映幼兒的創造力潛能的水平,適用於文化程度在國中及以上、除痴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的父母。

11

幼兒觀察能力檢測表

觀察是孩子們認識周圍世界的主要途徑,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十分重要。《幼兒觀察能力檢測表》採用的是他評的方式,父母根據孩子的平時表現對題目進行作答,能夠有效、準確而迅速的反映幼兒的觀察力的水平。

12

幼兒繪畫素質檢測表

幼兒繪畫能力的發展是幼兒美術啟蒙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幼兒繪畫素質檢測表》採用的是他評的方式,父母根據孩子的平時表現對題目進行作答,能夠有效、準確而迅速的反映幼兒的繪畫素質水平。

13

幼兒記憶能力檢測表

記憶是人類智力活動的倉庫。在智力發展迅速的幼兒時期,記憶同樣具有重大的意義。對幼兒記憶能力的測查有助於家長清晰地了解孩子的記憶水平,並可以根據其現有的記憶能力水平來培養和訓練各方面的能力。

14

幼兒交往能力檢測表

交往活動不僅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性活動,也是一種塑造幼兒性格,培養幼兒品德、提高幼兒能力,使幼兒從個體走向社會化的重要的實踐活動,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15

幼兒音樂能力檢測表

幼兒時期是發展音樂能力的最佳時期。對孩子音樂素質的判定與培養,不僅可以幫助你了解孩子在此方面的特點,而且可以為孩子早期音樂能力的培養與後期特殊才能培養的選擇提供較科學的依據。

16

團隊領導能力問卷

團隊領導能力是指在管轄的範圍內充分的利用人力和客觀條件,以最小的成本辦成所需的事,提高整個團體的辦事效率。該問卷廣泛適用於對個人的團隊領導能力的評定,屬於自評量表,有15道題。適用於19歲以上的成人。被測試者可以通過本測試了解自己的團隊領導能力,進而進一步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第二部分:個 性 測 評

17

卡特爾十六種人格16PF

適用於就業諮詢或人才選拔方面人格分析,187題。主要包括: 1.適應性與焦慮性:描述對現在環境的適應程度,是否感到焦慮不滿;2.內外向:描述性格特徵的內向或者外向程度;3.感情用事與安詳機警性:描述個體的情緒困擾程度,以及進取精神;4.怯懦與果敢性:描述做事情時的猶豫或者果斷程度;

18

艾森克人格測驗EPQ

適用於測試時間要求較短條件下人格分析。EPQ是一種自陳式人格問卷,有85個題目,含三個維度,四個分量表(見附錄1),E量表:21個條目,主要測量外顯或內隱傾向;N量表:24個條目,測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P量表:20個條目,測潛在的精神特質,或稱倔強;L量表:20個條目,為效度量表,測受試者的掩飾或防衛。

19

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

適用於個人需求方面的人格分析,225題。是一種套用廣泛的自陳式人格表量。本量表由心理學家愛德華根據莫瑞(H. A. Murry)的十五種人類需要理論為基礎編制的。這十五種人類需要是:成就(Ach)、順從(Def)、秩序(Ord)、表現(Exh)、自主(Aut)、親和(Aff)、省察(Int)、求助(Suc)、支配(Dom)、謙卑(Aba)、慈善(Nur)、變異(Chg)、堅持(End)、異性戀(Het)和攻擊(Agg)。

20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

適用於進行較全面的人格分析. 可以用於測試正常人的人格類型,也可以用於區分正常人和精神疾病患者。經過60多年的不斷修定,補充,被翻譯成100 多種文字,在幾百個國家裡進行了使用,有關研究文獻浩如煙海,已經發表的文獻或專著超過萬篇(本),至今已發展得極為成熟

21

超常行為檢查表

適用於檢查是否具有超常行為特徵,共97題。測查的超常行為能力包括智力、創造力、社會活動能力、身體運動能力四個方面。

22

意志力測驗

本測驗適合成年人(18-60歲)使用,25題,提供5個等級以供選擇。意志是指個體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來支配、調節行動,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一個人具有堅強的意志,他就能自覺樹立理想,並為之努力奮鬥;就能控制、支配自己的行動,忍受艱苦,抵抗不良干擾的影響;就能在遭遇挫折和失敗時,始終不渝,堅持奮鬥,不達目的不罷休。堅強的意志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心理素質,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能圓滿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23

中國青年人格問卷

適用於人才選拔方面的人格分析,是專為了解、評鑑與診斷性格特徵而編制的,涉及18個性格變數,這些性格變數大部分與人際交往有關,因此,該測驗在反映性格的人際
關係特徵方面是一種理想的測驗工具測驗適用用於16歲到35歲,共230題。

24

3-7歲兒童氣質問卷(PTQ)

氣質是個性心理特點之一。1992年,張雨青等人將NYLS 小組設計的3-7歲兒童氣質問卷(PTQ)進行了修訂,得出了不同年齡、性別的常模。該量表由9個分量表組成,由最了解孩子的撫養者根據孩子最近一年的表現來評定。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氣質特點,提出合理的期望、要求,尋求適合孩子天性的個性化教養方式,實施針對性的教育引導。

25

兒童自我意識

兒童自我意識反映了兒童對自己在環境和社會中所處地位的認識,也反映了兒童對自己的評價,是個體實現社會化、完善人格特徵的重要保證。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觀察、自我監督、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它對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一般來說,兒童應具有較高的自我意識,這有助於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成功,但是,過高的自我意識也可能對兒童帶來不良影響。

26

十四種人格

《十四種人格因素問卷(CPQ)》是由美國印地安納州立大學波特博士同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一起編制而成的,測驗內容包括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興奮性、恃強性、輕鬆性、有恆性、敢為性、敏感性、充沛性、世故性、憂慮性、自律性、緊張性共十四種人格因素。十四種人格因素是各自獨立的,每一種因素與其他各因素的相關極小。因此,每一種因素的測量都能使主試對受試者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徵有清晰而獨特的認識,更能夠對被試人格的十四種不同因素的組合作出綜合性的了解,從而全面地評價兒童的人格。

27

中國小生適應能力測驗

《中國小生適應能力測驗》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的教師根據多年科學研究的結果,結合實踐套用的經驗,集體編制的,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測驗採用情境判斷的方法,讓被測者根據給定情境的描述與自身情況的符合程度來評定等級。每個測驗題目為被測者提出5個等級供選擇。根據被測者的選項來評定被測者的測驗分數,並判定相應的適應性等級。

28

中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測驗

《中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測驗》是用中學生在近段時間內與人交往時的表現來測量其人際交往能力的高低,它是由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師根據《中學生人際關係測驗》修訂而成,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測驗共有36道題目,要求被測試者根據題目的描述與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回答。

29

氣質測驗

氣質指個體心理活動的穩定的動力特徵,不僅對智力和教育方法有影響,它也是職業選擇的依據之一,是人才測評的一個重要內容。《氣質測驗60題》是目前國內套用較廣的一種氣質測驗工具,由陳會昌等編制,共由60個問題構成,每種氣質類型15題,測量出4種氣質類型: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

30

社會適應性自評問卷

適用於測查青少年的社會適應能力,15題。適用於14-28歲範圍。本問卷將幫助被測試者了解自己的心理成熟程度,即社會適應性處於怎樣的發展水平,幫助被測試者更快的完善自身,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

31

信任量表

此量表能較為準確而迅速的反映出您對別人的信任程度。

32

個人評價問卷

個人評價問卷(PEI)用來評定自我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自信。一般認為自信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對自己有效地應付各種環境的能力主觀評價。測驗屬於自評問卷,包含54道題,大約需要5-10分鐘完成。

33

容納他人量表

《容納他人量表》是由美國心理學家Fey1995編制的,用來測查三個獨立變數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三個變數是:自我容納、容納他人以及對他人容納自己之程度的感受。包括20個題目,每個題目都是5級記分,量表總分在20—100之間,得分越低容納他人程度越低,得分越高,越容易與他人和睦相處。該量表的信效度很好,屬於自評量表,適用於18歲以上的成人。

34

自信心心理測量

一般認為自信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對自己有效地應付各種環境的能力主觀評價。該問卷有13道題,屬於自評問卷,完成問卷大約需要3-5分鐘。自信心心理測量作為自我評定的測查工具使用的比較廣泛,大量研究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評定起來比較簡單,是一個很實用的測量工具。適用於18歲以上成人。

35

員工人際交往能力測試

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生活的需要,更是適應社會的需要。員工人際交往能力測試可以用來評定公司員工的人際交往能力,該測試包含22道題,屬於自評問卷,完成問卷大約需要3-5分鐘。大量研究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評定起來也比較簡單,是一個很實用的測量工具。該問卷主要適用於18歲以上的職場人士。

第三部分:心理健康測評

36

SCL-90

適用於測查被試的心理健康狀況. 在精神科和心理健康門診的臨床工作中得到廣泛套用。心理健康臨床症狀自評量表包含了90個項目,它是用來測查人的精神症狀及其嚴重程度和變化情況的量表,包含了比較廣泛的精神症狀學內容,從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係、飲食等均有涉及。

37

中國小生心理健康量表(MHT)

中國小生心理健康量表(MHT)是我國心理學工作者根據日本鈴木清等人編制的《中國小生不安傾向診斷測驗》修訂而成的,可用於綜合檢測中國小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量表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除港、澳、台之外)幾千所中國小得到了廣泛使用,普遍認為符合測量學的要求,信度和效度高,科學性、實用性、操作性強,是全國較好的心理測量工具之一。本測驗共有100個項目,在這100個項目中含有八個內容量表和一個效度量表(即測謊量表)。八個內容量表分別是:學習焦慮、社交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症狀、恐怖傾向、衝動傾向等。每個項目後面有'是'和'否'兩個答案,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進行選擇。

38

抑鬱自評量表

適用於測查被試的抑鬱程度. 抑鬱(depression)是一種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消極情緒,並伴有厭惡、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緒體驗。被抑鬱情緒困擾的人常常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鬱鬱寡歡;喪失興趣、缺乏活力,不願社交,乾什麼都打不起精神,對生活缺乏信心,體驗不到歡樂,食慾減退,失眠等。從外部觀察可見表情冷漠,倦怠疲乏。性格內向孤僻,多疑過慮,不愛交際,生活中遇到意外打擊、長期努力得不到報償的人容易陷入抑鬱狀態。長期處於抑鬱狀態易導致抑鬱症。

39

焦慮自評量表

適用於測查被試最近一段時間的焦慮程度. 《焦慮自評量表》最大的特點是簡便省時、易於掌握,能較為準確而迅速的反映出被試個人主觀感受到的焦慮程度。該量表適用於被測試者對自身焦慮狀況的了解,也可用於焦慮症患者治療前後的情況比較。

40

考試焦慮測驗

可以用來判別學生考試焦慮的程度。測驗由33個問題構成,採用情境判斷的方法,讓被測者根據給定情境的描述與自身情況的符合程度來選擇相應等級。每個測驗題目為被測者提出4個等級供選擇。

41

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測驗

《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表》(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是為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而編制的大學生精神衛生、人格健康的調查表。該量表在1966年由日本大學的心理諮詢專家與精神科醫生依據大學生的人格發展特點集體編制而成。1993年,經測試題目、篩選標準、施測過程的系統修訂後,在我國各大學廣泛使用。適用於篩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的篩查。

42

大學生行為問題量表

最近十幾年,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引人關注,其心理和生理健康逐漸成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經過因素分析形成4個因素,即戀愛和性的問題、學習問題、健康和情緒狀態以及社會適應問題等,共有78個項目。《大學生行為問題量表》最大的特點是簡便省時、易於掌握,能較為準確而迅速的反映出該學生目前是否存在嚴重的行為問題。

43

自殺態度測驗

一個國家或地區自殺率的高低與其居民對自殺的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有效的自殺預防項目必須以對公眾自殺態度的深入了解為基礎,因此全面而具體的測量公眾對自殺的態度對預防自殺有很重要的作用。適用於分析16歲以上的人群對自殺的態度。

44

情緒-社交孤獨測驗

《情緒-社交孤獨測驗》是用來測量一個人在最近兩周以來的孤獨情況的,它是由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的老師根據國外的相關量表和國內的實際情況修訂而成,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適合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成年人的孤獨程度

45

Beck抑鬱測驗

抑鬱症是一種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心理疾病,約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過抑鬱的體驗,其中終生患病的機率率為6.1~9.5%。抑鬱症的症狀因人而異,根據臨床嚴重程度可有輕度、中度、重度抑鬱不等。適用於分析成年人各年齡段的抑鬱感強度。

46

自卑感量表

自卑感也就是低自尊感,是一種對自我的能力、個性品質等評價偏低的自我意識。自卑感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時克服,就會影響到學習、人際交往和個性發展等許多方面。每個測驗題目為被測者提出7個等級供選擇。根據被測者的選項來評定被測者的測驗分數。適用於中學生、大學生及成年人使用。共36題。

47

嫉妒量表

本量表一般用於成人被試,也可以用於中學生,目的是幫助被試了解自己現有的嫉妒水平,並且給予相應的分析和建議,以幫助被測試者形成更良好的心態。

48

人生觀測驗

本測驗用於測量關於人性的哲學,即受試者對人類一般行為的估計,反映的是被測試者對人的基本看法。它是通過測量個體對各題目觀點的認同程度,來考察個體對於人性的看法和態度。適用於中學生、大學生及成年人使用

49

應對方式量表:

目前現實生活中到處都充斥著各種應激環境,學習、工作和生活,都需要個體付出一定程度的認知資源。近年來,有關應對方式的測量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肖計畫等參考國外有關應對的理論研究,編制了'應對方式量表'。該量表共包括62個題目,適用於文化程度在國中及以上的青少年及成人。

50

壓力應對方式問卷

適用於國中以上形成相對穩定應對方式的被測試者使用,62題。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承受很多壓力。這些壓力情境會對個體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相同的外界壓力水平對不同的人影響是有很大差別的。壓力對個體有著什麼樣的影響主要取決於個體選擇怎樣的方式來應對。

51

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對心身健康的影響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業已促進了醫學模式的轉變。我國研究者楊德森、張亞林於1986年在前人的工作的基礎上編制了“生活事件量表”(Lire Event Scale,簡稱LES)。LES共含有48條我國較常見的生活事件,包括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家庭生活方面,二是工作學習方面,三是社交及其他方面。

52

青少年生活事件測驗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 ,ASLEC),大致包含青少年時期常見的負性生活事件。該量表是一項自評問卷,由27項負性生活事件構成,被測試者根據事件發生後的心理感受進行評定。適用於國小高年級、國中和高中學生面臨挫折事件的承受程度

53

Achenbach兒童行為測驗

《Achenbach兒童行為量表》是一種含蓋內容比較全面,使用非常廣泛的兒童行為量表。1970年首先在美國開始套用,我國在80年代初引進,並統計獲得我國各年齡段兒童的常模數據。本問卷由家長根據兒童近期(半年內)表現情況來填寫。適用於測查4-16歲兒童的不同行為問題

54

兒童多動症核查測驗

《兒童多動症核查問卷》心理學工作者根據多年科學研究的結果,結合實踐套用的經驗,集體編制的,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所有的題目都經過不斷修正完善而成,根據被測試者判斷題目描述的情況與兒童的情況是否符合來評定被測兒童是否具有多動的行為傾向。適合診斷年齡低於17歲的兒童是否具有多動行為傾向。

55

精神症狀自我診斷量表

《精神症狀自我診斷量表》由日本PDS(個性資料系統)研究所所長稻田年太先生編制,是成年人精神健康診斷的一種簡易工具,廣泛用於精神科臨床、精神衛生調查和心理諮詢實踐,為篩查和診斷提供補充資料。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一共包括70個題目,適用於成年人對自身精神健康狀況的了解,也可用於心理/精神疾病患者治療前後的情況比較。

56

嬰幼兒孤獨症判定量表

《嬰幼兒孤獨症判定量表》共有22題,從多個方面考察孩子平時的狀況,涉及到一些與孤獨有關的事實或體驗,請父母根據平時對孩子細心觀察的結果來做答。該量表適用於被測試者對孩子各方面狀況的了解,也可用於孤獨症患兒治療前後的情況比較。

57

康奈爾醫學指數

(Cornell Medical IndexCMI)是美國康奈爾大學Wolff HG.B rodman R.等編制的自測式問卷。CMI主要的特點是反映症狀豐富,症狀涉及多個系統。套用本量表不僅可以收集到臨床醫生經常詢問的資料,該版本採用量表協作研究組(許麗英等)等修訂的中國常模。CMI適用於14歲及以上的成人。可用於正常人,也可用於普通醫院及精神病院中非重性精神病患者。具有敏感、快速、全面、經濟的特點。

58

漢密頓焦慮量表

漢密頓焦慮量表包括14個項目,由Hamilton於1959年編制,它是精神科中套用較為廣泛的由醫生評定的量表之一。該量表主要用於評定神經症及其他病人的焦慮症狀的嚴重程度。該量表評定方法簡單易行,可用於焦慮症,但不太宜於估計各種精神病的焦慮狀態。

59

漢密頓抑鬱量表

漢密頓抑鬱量表由Hamilton於1960年編制,是臨床上評定抑鬱狀態時套用得最為普遍的量表。本量表有17項、21項和24項等3種版本,現介紹的是24項版本。這項量表是他評量表,由經過培訓的兩名評定者對患者進行HAMD聯合檢查,一般採用交談與觀察的方式,檢查結束後,兩名評定者分別獨立評分。

60

婚姻關係適合度評定

《婚姻關係適合度評定量表》適用於處在戀愛或者婚姻階段的成人用來了解自己與伴侶的適合程度,作為婚姻決策的參考依據。婚姻幸福是每個青年人嚮往和追求的目標。的確,擁有幸福的婚姻、和諧的伴侶不僅是個人生活幸福的重要保證,而且往往是一個人在事業上取得輝煌成就的重要條件之一。

61

戀愛方式測驗

本測驗在可以適用於正處於戀愛階段的18-35歲的青年人。測驗共有40個題目,要求被測試者選擇題目描述的常見戀愛情景下自己會採取什麼樣的行為。通過測驗,被測試者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戀愛方式,並可據此分析這份情感未來的發展趨勢。

62

生活滿意度評定量表老年版(它評)

生活滿意度(1ife satisfaction)是衡量主觀幸福感受的重要認知指標,是指一個人依照自己選擇的標準對自己大部分時間或持續一定時期的生活狀況的總體性認知評估.

63

生活滿意度指數A老年版(自評)

生活滿意度(1ife satisfaction)是衡量主觀幸福感受的重要認知指標,是某一社會中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參數。追求快樂、渴求快樂是人的天性,但快樂是人的一種主觀體驗,是個體對客觀世界的情感反應,不是生命體的屬性,生活滿意度就是影響這種情感反應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對生活滿意度的研究有利於加深對生活的認識,改善生活質量、促進身心健康、提高幸福水平。

64

兒童孤獨量表

《兒童孤獨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由Asher, Hymel和Renshaw於1984 年編制,用於評定兒童的孤獨感與對社會不滿程度,挑選出不合群的兒童,並了解最不被同學接受的兒童是不是最孤獨。該量表有24道題目,每項5級評分,從 “一直如此”到“一點都沒有”,總分範圍是16~80分。該表是自評量表,適用於8-12歲的兒童。對於高分兒童應該給予社交技巧訓練,改善他們不合群的狀況。量表具有比較好的信效度。

65

兒童社交焦慮量表

兒童社交焦慮量表( 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 ,SASC)是La Greca 編制的一種兒童社交焦慮症狀的篩查量表 ,用於評估兒童焦慮性障礙 ,可作為輔助臨床診斷、 科研及流行病學調查的篩查工具。該量表包含10道題目,由兩個因子組成 ,即害怕否定評價、 社交迴避及苦惱 ,其信度與效度好,是一種有效的篩選工具。量表是自評問卷,適用於7-12歲兒童。

66

中學生網路成癮量表

網路成癮,又稱網際網路性心理障礙,臨床上是指由於患者對網際網路過度依賴而導致的一種心理異常症狀以及伴隨的一種生理性不適。
中學生網路成癮量表可用於測查中學生使用網路的情況。該量表為自評量表 ,適用對象為12到19歲的中學生。一次測驗時間約為10分鐘。該量表有28 道題目,包括兩個因子,分別為成癮症狀(包括耐受性和戒斷反應2個維度)和網路成癮相關問題(包括人際關係與健康及時間管理2個維度)。大量研究表明,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效度,且套用廣泛。

67

自我和諧問卷

測試者可通過被測者對35道題的自陳報告,檢測被測者自我與經驗之間存在的差距,並藉此推斷被測者出現心理障礙的可能原因及可能的發展趨勢。測驗從三個方面測查被測者的“不和諧”認知:自我與經驗的不和諧、自我體驗的靈活性和自我觀念的刻板性。量表的信度、效度較高。該量表適用於14歲以上的正常成人。

68

交往焦慮量表

《交往焦慮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IAS)是Leary 運用臨床經驗法編制,專門測量人際交往中的主觀焦慮感受,題目包括能激起焦慮感受的日常社交情景。量表由15道題組成,要求被試做五級評分,分數範圍從15(低社交焦慮感)到75(高社交焦慮感)。量表條目少,信度穩定,效度高。適用於18歲以上的正常人。

69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 ( PSSS)是由姜乾金根據Blumenthal等人(1987)介紹的Zimet的領悟社會支持量表修訂的。該量表強調個體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會支持,測定個體領悟到的來自各種社會支持源如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程度。量表包括 12道題, 由家庭支持、 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老師、 同學、 親戚) 3個分量表組成。每個項目採用1-7七級計分法。總分範圍 12-84。量表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測驗適用於18歲以上各類人群的健康測量。

70

人際關係綜合診斷測驗

《人際關係綜合診斷測驗》是用個體在近段時間內與人交往時的表現來測量其人際交往能力的高低,本測驗由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鄭日昌教授編制,共有28道題目,屬於自評問卷。該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本測驗從一般的人際交往情況出發,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易於理解,在心理診斷與測量領域被廣泛使用,可以為人們自我認識和自身調整提供依據,為人們更好地適應社會及生活提供參考。適用於18周歲以上的成人。

71

社交迴避及苦惱量表

社交迴避及苦惱分別指迴避社會交往的傾向及身臨其境時的苦惱感受。迴避是一種行為表現,苦惱則為情感反應。社交迴避及苦惱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有28道題,評分採用“是-否”方式。得分範圍從0到28分。施測時間約為5-10分鐘。該量表為自評量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相當高。適用於18歲以上的正常人。

72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是匹茲堡大學精神科醫生Buysse博士等人於1989年編制的睡眠質量自評量表,劉賢臣於1996年在國內進行修訂。
PSQI用於評定受測者最近1個月的睡眠質量,共9大題,18小題,組成7個成分,分別是: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總分範圍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被試者完成該問卷需要5~10分鐘。適用於18以上的成人。

73

簡易精神狀態量表

量表由Folstein等人於1975年編制的,用來測試受試者的一般智慧型狀況。該量表現已被廣泛套用於臨床認知障礙的測查和社區人群中痴呆的篩選。量表簡單,易行,易被接受,效度較理想,屬於他評量表,適用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

74

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

本量表就社會功能方面歸納了10個方面:⑴職業工作情況;⑵婚姻職能,包括夫婦交往關係,共同處理事務等;⑶已有子女者的父母職能,對子女的照顧等;⑷有否迴避與人見面等社會性退縮行為;⑸有否不參加家庭以外的社會集體活動;⑹在家庭內是否活動過少;⑺家務職能表現;⑻自己衛生等方面的照顧情況;⑼對外界的動態、訊息等的興趣和關心;⑽對自己和家庭成員的責任心和對未來的計畫性。

75

OLSON婚姻質量問卷

OLSON婚姻質量問卷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Olson教授等1981年在已有較好信、效度的“婚前預測問卷”的基礎上編制的問卷。此問卷為自評量表,適用對象為已婚者,有124道題目,由受試者獨立做出5級評定,一次評定一般為30分鐘。目前,它主要用於婚姻諮詢工作中,用以判斷婚姻的滿意程度,識別婚姻的衝突所在,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婚姻治療和效果觀察。

第四部分:學習素質測評

76

學生與教師相處的行為困擾的診斷量表

《學生與教師相處的行為困擾的診斷量表》共有18個項目,涉及到學生與教師相處的三各方面,其中包括在教學情境下師生之間的互動質量、學生和老師的情感距離是否存在問題、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地位關係是否存在問題等。此量表最大的特點是簡便省時、易於掌握,能較為準確而迅速的反映出您與教師相處的行為困擾程度。

77

學習方式(信息加工方式)測驗

《學習方式(信息加工方式)測驗》的理論依據是H. A. Witkin等人提出的認知方式理論,該測驗由北京師範大學的多位教師根據美國相關測驗修訂的,經過了嚴格的測驗標準化過程,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測驗適用於12-19歲的中學生。

78

學習方法與技能測驗

適用於測量和評價學生學習方法與技能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測驗從學習方法與技能、複習方法與複習習慣、閱讀習慣與技能、對學校的態度、記筆記與寫作文五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技能進行描述,為學生自身調整和教師的指導訓練提供參考。本測驗適用於國小至大學的所有學生。

79

學習動機測驗

關於學生學習動機強弱程度的測試。學習動機是取得學習效果的直接動力,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有著密切的關係。學習動機作為人類的行為動機之一,始終是取得學習效果的直接動力,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有著密切的關係。學習動機是指由人自身的需要引起的,推動人進行學習活動的直接原因和內部動力。

80

學業成就與人際關係歸因測驗

測試內容由兩部分構成,用來測量人的對學業成就和人際關係兩個不同方面成功或失敗的經歷解釋的歸因傾向。這兩個方面均由四個分量表組成,每個分量表代表一種可能的歸因傾向,即將成功或失敗的經歷歸於能力、努力、情境、運氣等因素。

81

學習風格測驗

學習風格是指學習者個體在接受信息和加工信息過程中所採用的自然習慣的偏愛方式。這些偏愛方式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學習風格,就像各自的簽名一樣與眾不同它既反映出個體獨特的生理特徵,又反映出學習條件和學習環境對個體成長的影響。學習風格直接參與學習過程、學習活動的基本進程。該測驗分為信息加工、感知、輸入和理解四個分量表。適合於18歲以上的學生及成人

第五部分:親職教育測評

82

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量表

良好的家庭環境不僅有利於家庭與社會的安定和發展,同時也有利於每個家庭成員的發展。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又是家庭環境的一個較重要的影響因素。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量表中文版(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 FACES Ⅱ-CV) 由Olson D等編制,費立鵬等翻譯並修編,包括對自己家庭現狀的實際感受和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家庭狀況兩個分量表。

83

親職教育方式綜合測評

適用於指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56題。本測驗採用情境判斷的方法,讓被測試者者根據給定情境的描述與自身情況的符合程度來評定等級。每個測驗題目為被測者提出5個等級供選擇。根據被測者的選項來評定被測者的測驗分數,並判定相應的家長教育方式。

84

4-7歲兒童社會化量表

社會化過程起始於嬰幼兒時期。兒童通過社會化過程,學會怎樣學習和生活、怎樣與人相處、怎樣愛別人、怎樣接受別人的愛等等。《4-7歲兒童社會化量表》由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心理研究所陳會昌教授主持編制。量表共包括60個項目,15個因素,信度和效度均非常好。

85

家庭功能評定量表

Epstein等人設計了該量表,用以收集整個家庭系統的各個方面的資料。量表共60道題,包括七個分量表: 1、問題解決 2、溝通 3、角色 4、情感反應5、情感介入6、行為控制7、總的功能該量表可以簡單有效地找到家庭系統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通常15分鐘到20分鐘完成問卷。量表適用於12歲以上的對象。

86

馬氏倦怠通用量表(MBI—GS)

工作倦怠也稱“職業倦怠”,它是一種與職業有關的綜合症狀。Maslach工作倦怠問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Maslach和Jaskson 聯合開發的,已經被證明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再測信度、結構效度、構想效度等。MBI-GS量表適用各個行業的所有正常人群。

87

升學就業指導(職業傾向)

用於測查被試傾向於何種職業特徵的工作。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選擇,其中升學和擇業就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抉擇,因為它們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未來的奮鬥目標和發展方向。在當今社會,就大環境而言,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在升學和擇業方面,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但選擇越多,人們就越容易不知所措,做出選擇也就越難;

88

專業職業(信息加工)類型測驗

適用於分析中學生、大學生及成人的職業傾向(文、理科傾向)更偏重從思維特點入手,信息加工方式是指個人所偏愛使用的對外界信息進行加工、儲存、提取等過程的特定方式。信息加工方式是人的性格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時又與人獲取知識信息的過程有密切的關係。

瑞文標準推理測驗

威廉斯創造力
傾向測驗

瑞文高級推理測驗

韋氏兒童(加工具箱)

韋氏幼兒(加工具箱)

兒童智慧型50項
(加工具箱)

比內-西蒙測驗
(加工具箱)

希內學習能力測評軟體(正常)
(加工具箱)

希內學習能力測評軟體(聾啞)

判定孩子創造潛能的方法問卷

幼兒觀察能力檢測表

幼兒繪畫素質檢測表

幼兒記憶能力檢測表

幼兒交往能力檢測表

幼兒音樂能力檢測表

團隊領導能力問卷

第二部分:個 性 測 評

卡特爾十六種人格16PF

艾森克人格測驗EPQ

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

超常行為檢查表

意志力測驗

中國青年人格問卷

3-7歲兒童氣質問卷(PTQ)

兒童自我意識

十四種人格

中國小生適應能力測驗

中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測驗

氣質測驗

社會適應性自評問卷

信任量表

個人評價問卷

容納他人量表

自信心心理測量

員工人際交往能力測試

第三部分:心理健康測評

SCL-90

中國小生心理健康量表(MHT)

抑鬱自評量表

焦慮自評量表

考試焦慮測驗

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測驗

大學生行為問題量表

自殺態度測驗

情緒-社交孤獨測驗

Beck抑鬱測驗

自卑感量表

嫉妒量表

人生觀測驗

應對方式量表:

壓力應對方式問卷

生活事件

青少年生活事件測驗

Achenbach兒童行為測驗

兒童多動症核查測驗

精神症狀自我診斷量表

嬰幼兒孤獨症判定量表

康奈爾醫學指數

漢密頓焦慮量表

漢密頓抑鬱量表

婚姻關係適合度評定

戀愛方式測驗

生活滿意度評定量表老年版(它評)

生活滿意度指數A老年版(自評)

兒童孤獨量表

兒童社交焦慮量表

中學生網路成癮量表

自我和諧問卷

交往焦慮量表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

人際關係綜合診斷測驗

社交迴避及苦惱量表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

簡易精神狀態量表

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

OLSON婚姻質量問卷

第四部分:學習素質測評

學生與教師相處的行為困擾的診斷量表

學習方式(信息加工方式)測驗

學習方法與技能測驗

學習動機測驗

學業成就與人際關係歸因測驗

學習風格測驗

第五部分:親職教育測評

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量表

親職教育方式綜合測評

4-7歲兒童社會化量表

家庭功能評定量表

第六部分:職業指導測評

馬氏倦怠通用量表(MBI—GS)

升學就業指導(職業傾向)

專業職業(信息加工)類型測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