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在2011年下發《普通高等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對在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高校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已經相當普遍,這對於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基本信息

圖書章節

第一章緒論

[案例導讀]

[心理知識講壇]

第一節 健康與心理健康

一、現代人的健康觀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三、心理健康的測定

第二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大學生的身心特點

二、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與對策

第三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和內容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趨勢

[心理訓練遊戲]

[心理測試]

[思考題]

第二章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

[案例導讀]

[心理知識講壇]

第一節 自我意識概述

一、自我意識的含義

二、自我意識的結構

三、自我意識的作用

第二節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一、歷史變遷中的大學生自我意識

二、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過程

三、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

四、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中的缺陷

第三節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養成

一、影響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因素

二、大學生自我意識的養成

[心理訓練遊戲]

[心理測試]

[思考題]

第三章 大學生的情緒與情感

[案例導讀]

[心理知識講壇]

第一節 情緒與情感

一、情緒與情感的概述

二、情緒的基本狀態

三、情感的種類

四、情商

第二節 大學生常見的情緒困擾

一、大學生情緒和情感發展的特點

二、情緒和情感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三、大學生常見的情緒困擾

第三節 情緒控制與良好情緒的保持

一、健康情緒的標誌

二、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

三、學會應激的調適

四、培養高級情感

[心理訓練遊戲]

[心理測試]

[思考題]

第四章 大學生的學習心理

[案例導讀]

[心理知識講壇]

第一節 學習與心理健康

一、學習概述

二、大學生學習的基本特點

三、大學生學習的任務

四、學習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

第五章 大學生的人際關係問題

第六章 大學生的戀愛心理

第七章 大學生的性心理和性健康教育

第八章 大學生的擇業心理

第九章 大學生挫折的承受與應對

第十章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

第十一章 大學生與心理諮詢

附錄:學校團體心理諮詢套用舉例

內容簡介

前言

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與重視。教育部在2011年下發《普通高等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教思政廳【2011】5號),對在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據了解,高校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已經相當普遍,這對於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誠然,我們也不難發現,當今大多數高校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還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講授內容的選擇均是從大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的角度來安排,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理念,如何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強化心理健康方法與技能的訓練還顯得不夠。其次,課程的時間安排往往都是一個學期。而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是包羅萬象的,欲面面俱到的講授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的確是相當困難的。再次,我們發現,當今有關的教材繁多,大多數教材包含的內容偏多,致使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取捨相當困難、學生反映不佳。鑒於此,我們想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標準,從大學生自己認識、體驗和干預的角度,重新編寫一本適合教師教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讀本。

本書最重要的特點在於“簡”。我們精心設計了與大學生身心健康有密切關係的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內容;扼要汲取了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新近研究成果;提綱挈領地交代了心理健康的保健要點;特別體現了“學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的指導思想。本書共分導論、結語和八章內容,按照每學期18周計算,兩周一個單元,容量適中,便於任課教師做適當安排。建議教師可以結合自己學校實際以及諮詢實踐,有選擇地調整(增加或者刪減)相關內容。只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地成長有利,什麼措施都是可以嘗試的。

參加本書編寫的作者,長期在高校從事心理科學的教學、研究和套用任務,強化心理科學的套用性質,積極參與大學生心理諮詢工作。這為他們編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書由我擬定編寫大綱,安徽工業大學王軍教授負責編寫的具體工作。具體參與撰寫人員有安徽師範大學葛明貴、陶金花、何元慶,安徽工業大學王軍、趙玲燕,安徽大學蔣善,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羅佳,安徽醫科大學葉建國等。初稿形成之後,由王軍教授統稿,葛明貴教授審定稿。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需要我們根據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的實際,從現實出發,不斷完善。

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查閱和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借鑑了很多優秀的研究成果。我們向各位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謝。限於水平與能力,本書存在的缺點與不足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輯推薦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本集科學性、實用性、新穎性和可讀性為一體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在內容安排上,精選出與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成長息息相關的十個主題,既涉及大學生中普遍存在且亟待解決的人際關係、挫折應對、網路成癮、職業選擇、學習適應、婚戀與性等現實心理問題,也涉及影響大學生自身發展、幸福(如生命意義)、創新素質和閒暇娛樂等發展性心理問題的解決。

後記

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力求融科學性、趣味性、實用性、針對性為一體,更兼顧較強的可操作性。本書力求通過科學的理論概述、饒有趣味的心理輔導、深層次的心理探索與思考,維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開發大學生的潛能,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參閱和引用了大量文獻資料,並在最後參考文獻中列出了主要參考書目,在此向這些作者表示由衷的謝意。有些文獻我們也做了參考或少量引用,但由於篇幅原因,在參考文獻中沒有一一列出,在此我們也向那些未被列出的引用文的作者表示感謝!最後要感謝的是我們那些最可愛的學生們,是他們使我們成長、進步,沒有學生們的鼓勵、支持和參與,我們不可能有這么多感受、經驗和收穫,更不可能在專業上有更大提高。由於水平有限,雖經潛心研究,但不足之處在所難免,請專家、同行、學生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序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經濟的迅猛發展,競爭不斷加劇,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大大加快,各種心理和社會的緊張刺激越來越多,這些對人們心身健康造成的威脅和危害也越來越大。在迅速變化的時代,所有青年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充滿矛盾的人生,每個人都注定會產生許多心理的困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教給大學生心理調適的方法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針對學生共同的成長課題給予指導,例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自我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情緒管理能力、時間支配能力、人際關係協調能力等,同時兼顧心理問題的識別、預防和治療。本書具有新穎性和內在的邏輯關係,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心理健康基礎知識。按照心理學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的結構框架,結合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內容,闡述人生成才與心理健康、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挫折應對與心理健康、人格培養與心理健康等問題。第二,心理健康表現領域。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研究的發現,將常見心理問題表現的領域歸納為適應、人際、性、感情、生涯規劃,並結合大學生特有心理階段的特點,講述在大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何增進心理健康。第三,心理問題預防與干預。從預防心理疾病的角度出發,闡述心理問題的識別、預防和矯治的方法,尤其強調珍愛生命的意義,以及遇到困擾和壓力時有效的解決途徑。本書的編寫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講授與學習的聯結、認知與技能的培養,注重具體性、可操作性及實用價值。作者在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驗和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實踐積累的基礎上,通過多年的教學、諮詢、個人體驗的多方面的訓練養成,滿懷對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期盼,本著心理學工作者的社會責任,用心、用理、用情、用愛完成了這本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編寫工作。

文摘

第一章緒論經過自己的努力拚搏,經過多少次自我的迷茫和超越,承載著心中的理想、父母的囑託和親人的期盼,我們走進了為之苦苦奮鬥、充滿美好憧憬的大學。進入大學前,勾勒過絢麗的人生圖景,想像著象牙塔靜心讀書的美妙,但是,進入以後很快發現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挑戰等待著我們去迎接;有更多的衝突、困擾需要我們去面對和解決。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經歷著心靈的洗禮和生命的歷練。我們需要堅實的人格去處理各種複雜的心理與行為問題,這個過程就是成長。我們成長的力量在於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造就健全人格的核心力量之源,是引導個人行動的方式,人在自己的智慧以及對生活尊重的指引下行動,從而使自身的需要得到滿足,使人在覺悟力,勝任力,以及熱愛自我、他人和自然的能力得到發展。我們大學四年生命質量怎樣,是用健康的人格譜寫的,換言之,心理健康是提升大學生生命質量的保證。

作者信息

葛明貴,男,1964年12月出生,安徽,定遠人。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安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安徽省第八屆科協委員安徽省心理學會理事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