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墅鎮

大墅鎮

浙江省淳安縣大墅鎮地處淳安縣西南部,南依千里崗山脈與衢縣接壤,北瀕風光秀麗的千島湖,距縣城36.5公里。全鎮轄38個行政村,102個自然村,常住人口1.5萬人,地域面積163平方公里,有耕地8806畝。200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567元,工農業總產值6.51億元,其中工業產值5.9168億元,農業產值0.5936億元。先後取得了小康鎮、市級文明鎮、生態鎮和浙江省教育強鄉鎮等稱號,綜合經濟實力位列淳安縣第三。

基本信息

浙江省淳安縣大墅鎮

大墅鎮大墅鎮
大墅鎮位於淳安縣西南部,東接安陽鄉,南依千里崗山脈與衢縣接壤,西鄰楓樹嶺鎮和白馬鄉,北瀕風光秀麗的千島湖。環湖公路淳(千島湖)楊(楊旗坦)線由東向西穿境而過。鎮政府駐大墅麥塢村,距縣城千島湖鎮36.5公里。全鎮轄38個行政村,102個自然村,157個村民小組,4596戶,14679人,其中非農人口561人。

大墅鎮地域面積163平方公里,山林面積18.5萬畝,耕地面積8966畝,水域面積3000畝。境內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起伏較大,南部千里崗山脈海拔900至1400米之間;北部低山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境內有洞溪、桃林、長命、花石四源,其中洞溪、花石兩源匯聚於風林溪由南向北注入千島湖;桃林、長命兩源匯入儒洪溪,自南往北流入千島湖。水力資源豐富,建有水電站7座,總裝機容量5515千瓦,所發電量1500萬千瓦時。另有下坑、花石源、上坊水電站正在建設之中。境內富藏錫鐵礦、瑩石礦、花崗岩、大理石等,正在開採的有大市高鑫瑩石礦。

大墅境內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如:儲量可觀的錫鐵、瑩石、大理石等礦產資源;充沛的降水和地勢落差形成的豐富的水力資源;17.8萬畝山林資源,其中:毛竹面積達4萬畝,立竹量1000萬支,以松、杉、雜木為主的木材蓄材量達14萬立方米,水域面積3000畝;乾水果、筍、茶葉等農副產品豐富。200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567元,工農業總產值6.51億元,其中工業產值5.9168億元,農業產值0.5936億元。

農業

大墅鎮立足傳統產業優勢,因勢利導,重點發展茶葉、毛竹、蔬菜、蠶桑四大產業。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產業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大墅鎮生態農業蓬勃發展,已形成較有特色的竹園、茶園、菜園為主的“三園經濟”。茶葉產業穩步發展,平均每年新發展早生良種茶500畝,2006年全鎮共有茶葉6400餘畝,產值達到1800萬元,畝產達3000元;毛竹產業快速壯大,通過實施“低改墾撫、培育龍頭、基地帶動、內擴外移”四大戰略,引進大豐、萊克等龍頭企業,帶動全鎮毛竹發展,全鎮擁有毛竹4.2萬畝,居全縣前列;蔬菜產業日趨成熟穩定,已實現由政府引導轉到農民自願發展的目標,規模不斷擴大,2006發展到2000餘畝高山蔬菜,平均畝產2500元。先後創建了以西園為中心的杭州市高山蔬菜示範園區和杭州市毛竹示範園區,以宅角嶺為中心的杭州市千島玉葉茶示範園區,依託園區示範優勢,增強輻射帶動效益,推進全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6年完成蠶桑種植800餘畝,實現蠶桑零突破,正在形成一個新型“四園經濟”。

大墅鎮千島玉葉茶
工業

大墅鎮是淳安縣的工業重鎮,緊緊圍繞“環境立鎮、工業強鎮、農業富鎮、科教興鎮”的發展戰略,不斷開拓創新,謀求發展。大墅鎮工業基礎較好,有輕紡、竹木加工、小水電和錫箔 、服裝等來料加工四大產業。2006年,工業完成投入3000萬元,工業總產值6.86億元,實現入庫稅金360萬。現全鎮擁有企業200餘家,工業基礎雄厚,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大墅圍繞打造“四大基地”的目標,狠抓投入,加快發展。一是全縣最大紡織基地。現有輕紡企業3家,織機527台,其中:噴水織機144台,年產值3.5億元,是淳安縣最大的輕紡基地;二是全縣最大竹木加工基地。大墅鎮毛竹資源豐富,黨委政府全力打造“竹業大墅”品牌,先後引進大豐竹業、中美合資杭州萊克竹業等上規模的竹木精深加工企業,形成年加工150萬支毛竹的生產能力,年產值可望突破1億元,成為淳安縣最大的竹木加工集散中心;三是全縣最大小水電基地。大墅鎮水力開發潛力巨大,現有水電站7家,總裝機容量達5515千瓦時,上坊電站、下坑電站、花石源電站等一批項目也陸續上馬,成為淳安縣擁有小水電裝機容量最大的鄉鎮;四是全縣最大錫製品加工基地。初步形成產業鏈,擁有錫箔加工設備31套,從業人員達730人,年產值150萬元,是淳安縣的錫製品加工集散中心。

科教文衛

該鎮建有中學和中心國小各1所,可容納2000名學生就學;衛生院一所,能容納100名病人;變電所1個;自來水廠1家,日供水量500噸;電信、郵政等設施齊全,集鎮功能日臻完善。

大墅鎮在立足工農業發展的同時,不斷強化文教衛、城建等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先後取得了小康鎮、市級文明鎮、生態鎮和浙江省教育強鄉鎮等稱號,全鎮的綜合經濟實力位列淳安縣第三。

安徽省全椒縣大墅鎮

大墅鎮大墅鎮
大墅鎮面積87.75平方公里,人口23900人,地處全椒縣中西部,東鄰南京,西靠合肥,是省級中心建制鎮和綜合改革試點鎮。合寧高速312國道橫穿全境11.5公里,並在鎮區設有出入口,距鎮區不足10公里滁河水旱碼頭,日吞吐量達2萬多噸。正在興建的寧西鐵路也將穿境而過,並在鎮區設客貨兩用站,交通更為便捷。是周邊地區通往大中城市的交通樞紐。鎮內地貌多為丘陵和平原地形,海拔在30-100米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水充足,物產豐富,是全椒縣糧油大鎮和皖東蠶桑生產基地。民眾安居樂業,民風淳樸,社會穩定。

2007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4.95億元,財政收入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88元。大墅鎮綜合實力迅速提升,2005年、2006年被評為全市經濟強鎮,2007年榮獲市綜合考評二等獎。

改革開放以來,大墅鎮緊抓機遇,與時俱進,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都得到長足發展,從原來一個偏僻小鄉逐步形成了一個集企業、商貿、交通為一體的皖東大鎮。現鎮區建成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達9000多人。200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2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綜合實力位居全縣第6位。農業上,糧油生產是大墅鎮一大優勢,每年雙底油菜種植面積達3萬畝,優質水稻達2萬畝。蠶桑生產通過十年發展,面積達到3千畝,已成為農民增收的致富路。工業上,湧現出合寧水泥有限公司,墅光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塑膠包裝廠等鄉鎮企業,樹立了合寧(水泥),墅光(農機),林泉(糧油)等知名品牌,特別是合寧水泥有限公司是大墅鎮的龍頭企業,擁有固定資產2600萬元,年產15萬噸水泥,利稅400萬元,已走了大中型企業發展之路,被省、市授予“明星鄉鎮企業”稱號,第三產業得到持續發展,建立了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一些專業市場。個體私營經濟得到長足發展,現全鎮個體工商戶180多家,私營企業4家,2000年以來,大墅鎮先後榮獲滁州市“六個好鄉鎮黨委”,“發展‘雙基’教育先進鄉鎮”全椒縣“十強鄉鎮”等稱號。

農業

大墅鎮先後推廣雜交稻、秦油系列甘藍型油菜品種,同時普及了雜交稻兩段育秧、旱育秧、軟碟育秧技術,推廣普及大油菜(甘藍型)的育苗移栽技術。水稻畝產達到650公斤,單產翻了一番;油菜在單產翻了一番的同時(600斤),出油率每百斤提高4-5斤。在種植業結構上呈現多樣化,蔬菜種植面積由不足百畝發展到2007年的3000畝,其中大棚蔬菜350畝;果木、林木栽植面積增加8000畝。

養殖業先後推廣了小尾寒羊、二元雜交豬等優質品種,達到156萬公斤;禽蛋肉、水產等逐年遞增,禽蛋年產325萬公斤。在正大集團和溫氏集團的帶動下,大墅鎮養殖業呈現迅猛發展的勢頭。

大墅鎮蠶桑基地
工業

大墅鎮在農業結構不斷最佳化調整的同時,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基礎不斷夯實,大墅鎮正從一個農業大鄉向工業大鎮轉變。鎮鄉辦企業進行全面改制,走招商引資和民營工業發展之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大重點項目的建設力度,增強了發展後勁和競爭力,形成了農副產品深加工、建材、化工和非金屬礦等支柱企業。2007年全鎮28個工業企業年產值超千萬元的10家,其中合寧水泥有限公司年產值5000多萬元,年利稅1000萬元,多次被評為省明星企業、質量信得過企業;新入駐的安徽億超熱鍍鋅有限公司、安徽舒欣羊毛衫廠、安徽豪業通訊有限公司(縣工業園區)、滁州榮昌棉業工貿有限公司等引資企業,其技術裝備、產品質量、企業信譽等在全省同行業中都是佼佼者。

新農村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大墅鎮形成了蠶桑、蔬菜、甜葉菊等特色農業,注重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發展工貿機構的農業,提高了農副產品的優質率和轉化率。章輝的花生米享譽皖東,暢銷東南沿海,出口至韓、日、東南亞國家。

全鎮農機化率達80%,各項惠農政策得到落實,農村綜合改革全面展開。2006年以百村十鎮試點為示範,大墅兩個村為首批示範點,在村莊環境整潔、農村道路改造等方面取得了成就,同時也為實現大墅鎮“6箇中心村、4個社區”的新農村總體規劃提供了寶貴經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