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主劉文彩

大地主劉文彩

“水牢”和《收租院》雙峰映照,使大地主劉文彩成了舉國矚目並享有“世界聲望”的歷史名人。作為中國三千年地主階級的總代表,劉文彩不過是一個土老冒。但他不是一個普通的土老冒,而是一個深刻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深刻地影響亍中國當代政治的土老冒。因此,他嘶形象的任何一點變化,都必然引起廣泛關注。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塵世中的神是假的,其實,塵世中的鬼也是假的,作為劉文彩歷史主要內容的“水牢”、“地牢”、“行刑室”、“刑具室”,也都被證明為虛構。過去打造的劉文彩看來並不屬實,那,么真實的劉文彩究竟是什麼樣的?現在我們就走進歷史,去探索劉文彩的真實形象吧——這歷史已經被有意無意地攪成了一團亂麻,但願,還不致全無頭緒可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水牢”和《收租院》雙峰映照,使大地主劉文彩成了舉國矚目並享有“世界聲望”的歷史名人。

作為中國三千年地主階級的總代表,劉文彩不過是一個土老冒。但他不是一個普通的土老冒,而是一個深刻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深刻地影響亍中國當代政治的土老冒。因此,他嘶形象的任何一點變化,都必然引起廣泛關注。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塵世中的神是假的,其實,塵世中的鬼也是假的,作為劉文彩歷史主要內容的“水牢”、“地牢”、“行刑室”、“刑具室”,也都被證明為虛構。

過去打造的劉文彩看來並不屬實,那,么真實的劉文彩究竟是什麼樣的?現在我們就走進歷史,去探索劉文彩的真實形象吧——這歷史已經被有意無意地攪成了一團亂麻,但願,還不致全無頭緒可尋。

作者簡介

笑蜀,真名陳敏,四川省儀隴縣人,1984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曾在高校執教,現為媒體人。

目錄

序篇 “侏羅紀公園"的涎生

第一章 發現劉文彩

第二章 真人真事不必要

第三章 “水牢”傳奇

第四章 千古絕唱《收租院》?

第五章 聰明的代價

上篇 亂世春夢

第六章 家世淵源

第七章 權力學

第八章 為誰辛苦為誰忙

第九章 禍兮福兮

中篇 川西教父

第十章 重出江湖

第十一章 回首一嘯八面風

第十二章 生死搏鬥

第十三章 暮年興學及其是是非非

下篇 殘陽如血

第十四章 情劫

第十五章 死後並非萬事空

主要參考書目

編輯推薦

《大地主劉文彩》以現代人,平和的眼光,對大地主劉文彩的一生予以真實的面目展現在大家眼前。大地主劉文彩,是過去人人痛恨的地主惡霸。傳聞他每日喝人奶,五個剛產子的女人,拋下自己的孩子,來餵他!他家有水牢,把老百姓泡在裡面,直到下半身腐爛。這些都是真的么?

文摘

第二章 真人真事不必要

無論老少,無論死活,無論在朝在野。劉氏家族事實上成了恐龍家族,劉文彩只不過起一個牽頭作用;換句話說,需要以劉文彩為引子,把整個劉氏家族牽引出來。

一部莊園陳列館館史,就是劉文彩不斷“變臉”的歷史。

當時的大邑屬溫江專區轄縣。1960年,溫江專區指示大邑在地主莊園陳列館辦階級教育展覽點,負責展覽設計的美丁舒志斌連夜布置了十個展台,地委宣傳部馬力部長看了蹺起大拇指,決定把整個專區的階級教育點都轉移到這裡。隨即在全區範圍調集美工,由馬力部長親自指導,進行大規模改館。馬力部長最欣賞的是“吊打冷月英”、“坐老虎凳”、“槍殺農民”、“關水牢”等四台蠟鑄模型。這四台蠟鑄模型是1959年上半年,大邑方面為迎接國慶十周年,調派二十多名教師到莊園陳列館集體創作的。馬部長認為蠟鑄模型這種宣傳形式很好,是政治標準和藝術標準的有機統一。但只有四台,氣魄不夠,必須追加。便在地委宣傳部直接指導下,創作了“買飛田”、“高利盤剝”、“狗道場”、“吊打農民”、“氣槍殺人”、“背磨沉水”、“亂石砸人”、“割耳”、“無償勞役”、“謀害長工”、“坐老虎凳”、“強姦婦女”、“活埋”、“殘殺幼兒”、“冤殺”、“逼租殺人”、“審訊肖汝林”等十七台真人大小的蠟鑄模型。開館初以劉文彩的奢侈生活為主要展覽內容,展品大多為實物。1992年7月25日《成都晚報》曾披露:“當時,附近農民把凡能證明劉文彩罪惡的實物都交出來了。

序言

讀者看到“新史學”三字,也許會聯想到20世紀初梁啓超發動的那場史學革命。其實我們並沒有梁啓超那樣的雄心,我們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也和他那時大不相同了。昔日梁啓超們痛感舊史等同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因專供特殊階級誦讀,故目的偏重政治,而政治叉偏重中樞,遂致吾儕所認為極重要之史跡有時反闕而不載”,所以他主張要寫“新史學”。今天,大概已經很少有人以為歷史只與帝王將相有關了吧?這也是梁啓超們努力的結果。

我非史學界中人,但雅好讀史,對史學研究的現狀,覺得有這樣幾個毛病:一是對待史料,常憑個人好惡和口味而取捨。為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每置大量“不利”的史料於不顧,卻把孤證當寶貝津津樂道;二是迴避真問題。1949年以來,連篇累犢討論的關於奴隸制和封建制分期、關於中國資本主義萌芽、關於農民起義性質等等問題。幾乎都戍了毫無意義的廢話。反之,對日本侵華戰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罪行,卻很少寫成歷史。到了和日本右翼較量時,歷史學給我們準備的證詞卻是令人沮喪的單薄,拿不出紮實的具有專業水準的實證研究。三是忽略了宏大背景中小人物真實的生活和真切的情感。就像前輩史學家所說,哪一年發生了什麼戰爭,哪一年哪個大臣受到了什麼賞賜,史籍上都清清楚楚,而當時老百姓用什麼餐具吃飯,婚娶的風俗是什麼樣的,尋繹卻十分困難。在近現代史研究中,這個毛病更為凸顯,小人物的史跡越來越被一個個宏大的浪潮所淹沒。至於為時風所侵襲,或躲躲閃閃,不敢直面歷史,或譁眾取寵,製造“史學泡沫”,或急功近利,專以“戲說”為事,就更是等而下之的通病了。

我們希望這套叢書不同於象牙塔里的高頭講章,要讓普通讀者有閱讀的興味;要討論一些真問題,雖不必讓所有讀者部同意你的看法和說法,但至少要引發他們的思考;當然。更不能打著史學的旗號,兜售私貨。要做到這些,我得承認,我的學養是不夠的,但心是虔誠的,算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吧。由於個人的興趣,我更喜歡那些以史料說話的書,因為任何理論都是灰色的,都可能過時,而以紮實史料說話的書,即便“結論”過時了。但史料也許還會活著——儘管它也必然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而且不能不受記錄人思想感情、方法手段的影響。還有,我是本叢書的策劃人,它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我個人喜好的影響,這些都是要向讀者說明的。

錢潮洶湧,書齋寂寞。當下,有真學問的史家也許不少,可要在現有條件下,推出一套適合普通讀者閱讀、對當下一些真問題有所回應的史學書卻並不容易。組來的書稿,本來有十餘部,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有的只能暫且擱置。恰好手頭另有一套文史叢書,和這個選題互有交叉,於是將二者合而為一,這套書也就成了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史學叢書,而是一套比較開放的叢書——無論何種寫法,無論何種體栽,只要有新的材料,或是有新的見識,都拿了進來。魯濱孫說:“就廣義說起來,所有人類自出世以來所想的,或所做的成績同痕跡,都包括在歷史裡面。大則可以追述古代民族的興亡,小則可以描寫個人的性情同動作。”據此,說這套“新史學文叢”所反映的是廣義的歷史,也應該是可以的吧?

幾年前編“文史年選”,我在那篇短序里說過;“絕對真實的歷史是永遠無法獲得的。《聯共(布)黨史》曾被我們奉為聖典,當史達林走下神壇之後,才知道那並非歷史的真實。有人說‘那是用血寫成的謊言’,這話確否暫且不論,但它確實只能算是布爾什維克‘史達林派’的歷史。要是站在托洛茨基的立場上看,那當然全是顛倒黑白的。”也許可以這樣說,任何歷史都是片面的。關鍵是:我們要學會從片面中感知全面,對歷史保持一種溫情和敬意,並且要有個基本的底線,即使不能全說真話,但決不說沒有根據的假話。

向繼東

2008年10月於長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