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道:船艦與海權

美國的海權理論 中國近代海軍的“自強” 新的海洋權益之爭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叢書名: 輕鬆閱讀·外國史叢書
平裝: 30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81546
條形碼: 9787301181546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8 x 14.8 x 2 cm ; 358 g
ASIN: B004K6LBXK

內容簡介

大國之道:船艦與海權》內容簡介:國家為著自身經濟、政治利益的實現而運用海上力量(主要是海軍)去控制海洋,稱之謂海權。古希臘、古羅馬曾率先創造了以海權為核心的藍色文明,它們的木槳風帆曾馳騁於地中海的水域,促進了歐、亞、非三大洲的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與傳播;而15世紀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剛剛從中世紀的沉沉暗夜中醒來的歐洲國家更是憑藉著風帆火炮對海洋的探索與征服迅速地走上了近現代化的道路;而隨著工業革命所帶動起的動力革命,西歐諸國更用大艦巨炮開啟了一個輝煌的藍色文明時代,把資本主義的體系輸送到了全球,海運與海權成為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最關鍵因素,尤其以二次大戰各海權國家的主力戰鬥艦更達到巔峰,但隨著空權時代的來臨,超大鋼鐵巨艦慢慢地彈出了歷史的舞台,對海權的爭奪進入了一個信息化時代。《大國之道:船艦與海權》以生動的筆法,精彩的圖片資料,演繹了一段圍繞著制海權的船艦演進與發展的宏大歷史。某種意義上,它就是一部大國崛起的歷史,海權與文明演進、歷史發展、國運興衰的內在關係引人深思。張煒,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圖書目錄

章節目錄: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木槳風帆時代·海權之初
一、 大河文明中的船文化
1. 黃河長江上的“一葉扁舟”
2. 尼羅河上的瑰麗方帆
3. 兩河流域的造船航海天才
4. 印度河畔的神奇船塢
二、 地中海文明中的船文化
1. 克里特的商船與戰艦
2. 古希臘的三層槳帆戰艦
3. 從牛拉槳葉輪到羅馬艦隊
三、 海權意識與海上戰爭
1. 海權的誕生
2. 以劍代筆的歷史
3. 缺失海權的大河文明
第二章 風帆火炮時代·海權爭鬥
一、 拉開海洋爭奪大幕
1.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2. “教皇子午線”
3. 無敵艦隊的命運
二、 你死我活的興衰更替
1. 海上馬車夫
2. 英、荷逐鹿大洋
3. 大英帝國“日不落”
三、 東方大國的敗落
1. 鄭和下西洋
2. 禁海400年間
3. “堅船利炮”的困惑
第三章 蒸汽鐵甲時代·海權理論
一、 彼得大帝的“兩隻手”
1. 俄國需要出海口
2. 俄羅斯走向世界
3. 海軍使俄國振興
二、 美國的海權理論
1. 兩代馬漢
2. 海權理論真諦
3. 美國的崛起
三、 日本天皇的“明”與“治”
1. “黑船”事件
2. “向明而治”
3. 拓萬里之波濤
四、 中國近代海軍的“自強”
1. 再次面臨機遇
2. 甲午年大悲劇
3. “傷心問東亞海權”
第四章 機械化時代·海權對抗
一、 大艦巨炮的對決
1. 德國的後發優勢
2. 英德造艦競賽
3. 日德蘭海戰
二、 嶄露頭角的潛艇
1. 潛艇的誕生
2. “無限制潛艇戰”
3. 德意志“狼群”
三、 航空母艦的雄風
1. 第三維作戰空間問世
2. 太平洋世紀戰
3. 海權“是”與“非”
第五章 飛彈核時代·現代海權
一、 海上冷戰
1. 海上核威懾
2. 古巴飛彈危機
3. 戈爾什科夫海權新論
二、 美國全球海上戰略
1. 重申海洋控制權
2. 600艘艦艇計畫
3. 全球海上部署
三、 悄然變化的海權
1. 從海上對抗到“海上協定”
2. 低強度海上局部戰爭
3. 新的海洋權益之爭
結語
後記
參考書目
出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