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村

大仁村,地處中國廣西貴港市港北區大圩鎮,下轄5個自然屯,面積4.5平方公里,人口6691人,農產品以甘蔗為主要經濟支柱。

基本信息

1、廣西貴港市港北區大圩鎮大仁村

(一)基本概貌。大仁村位於貴港市港北區大圩鎮往南5公里處,東至桂平必祝交界,南至武樂鄉交界,西至港城旺華及西江農場七隊交界,北至本鎮永龍村交界,占地面積4.5平方公里,全村有潘村、溫屋、窩塘、下寨、大屋5個自然屯,31個村民小組,1392戶農戶,總人口6691人,均為漢族,勞動力3000人,村民經濟收入一般,收入水平以2006年統計,年純收入1940元。
(二)農林牧生產情況。全村有耕地面積6759畝(其中水田2900畝,旱地3859畝),甘蔗種植面積2550畝,甘蔗為主要經濟支柱;山嶺林地面積3000多畝,分布在第1-15村民小組管理,其中部分承包給農戶管理。有小二型水庫1座,集雨面積0.41平方公里,總庫容31萬㎡,山塘水庫2座,電動抽水站9個。
(三)農村政策落實情況。全村有五保戶27戶,孤兒戶3戶,特困戶30戶,按政策落實到位60戶,農村合作醫療應投保1392戶,已投保900戶,還有492戶未落實投保。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情況:應適齡入學950人,已入學930人。計畫生育狀況:2007年春季應結紮任務25人,已扎23人,應放環20人,已放環8人,應做人流10人,已做人流3人。
(四)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全村有中共正式黨員122人,預備黨員5人,黨總支1個,黨支部3個,村委1個,兩委班子成員8人,(其中男7人,女1人),高中文化3人,國中文化5有,平均年齡43歲。基層民主建設方面:有村務公開,有民主監督、村民參與的積極性較高,鄉風民俗方面:村民道德規範與和睦相處較好。
(五)村使用能源情況:全村靠上級扶貧支持建有沼氣池10戶,其餘使用煤氣和柴草。
(六)村集體資產情況:村集體有辦公樓一幢,二層結構,建築面積250㎡,(尚欠工程款3萬元);五保樓一幢,建築面積160㎡,旱地40畝,水田13畝,已承包給村民耕種。

2、河北省滄州市黃驊市黃驊鎮大仁村

大仁村位於鎮政府南1.2公里,205國道東2公里處,北與後店子相臨,南與張仁村毗鄰,交通通訊方便;總面積7.8平方公里,總耕地235.82公頃,總戶數231戶,人口910人,黨員40人;農業生產以小麥、玉米、黃豆為主,鄉鎮企業起步早,發展快,產業以小五金、汽車燈具為主導,盛產工藝夾、汽車燈具等,上年人均純收入2280元。

3.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吳坑鄉大仁村

1949年建吳坑鄉,1958年改管理區,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建鄉。位於縣境東部。面積36.3平方公里,人口1萬。交通極為不便。轄吳坑、石洞、平岩、泉城、大舟山、章山、上陳、東溪、下垟、塘坑、平頭山、傍岸山12個村委會。農業以種水稻、番薯為主。
大仁村是吳坑鄉舊村改造的重點村。去年以來,大仁村把新農村建設作為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抓手,以“打造新環境,建設新農村”為目標,花大力氣推進舊村改造工作,並制定出台新農村建設規劃,落實拆遷、新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規劃方案,大仁村需拆除106戶危舊房、95個豬牛欄、32座茅廁。
如今,在全村村民共同努力下,大仁村如期完成101戶223間危舊房拆除工作,建築面積達21500平方米,無償拆除95個豬牛欄、32座茅廁,並投資200多萬元建設一處休閒廣場、兩個停車場、自來水改造工程及污水處理池等設施,大大地推進了大仁村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