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裂葉荊芥

多裂葉荊芥

多裂葉荊芥,多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根狀莖木質化,從其上發出多數萌枝。莖直立,被白色多節長柔毛。花冠多脫落,宿萼鍾狀,黃綠色;小堅果棕黑色。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以色淡黃綠,穗密而長,香氣濃者為佳。

基本信息

簡介

多裂葉荊芥多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根狀莖木質化,從其上發出多數萌枝。莖直立,被白色多節長柔毛,側枝甚短,不發育,似數枚葉片叢生,有時上部側枝發育,並有花序。葉有柄,長2厘米,葉片羽狀深裂或淺裂,有時具不規則的淺裂或近全緣,長2.8-6厘米,寬1.5-3.8厘米,裂片長圓形或卵形,全緣或具疏齒,表面被多節長柔毛或短柔毛,背面及邊緣皆具多節長柔毛,有樹脂狀腺點。多數輪傘花序組成頂生穗狀花序,長3-15厘米,連續,有時基部間斷;苞片葉狀,深裂或全緣,下部者較大,長約1-1.5厘米,上部者漸小,廣卵形,先端驟尖,綠色或變紫色,具樹脂狀腺點,被白色多節長柔毛,其邊緣者更長,小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帶紫色,被柔毛,花萼帶紫色,長約4毫米,具15條脈,脈間具樹脂狀腺點,外被短柔毛,裡面無毛,萼齒5,三角形,先端尖,花冠藍紫色,乾後變黃色,長6-8毫米,外被柔毛,冠筒向喉部漸寬,冠檐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大,雄蕊4,前雄蕊較上唇短,後雄蕊稍超出上唇,花葯紫藍色,花柱先端2裂,裂片近相等。小堅果扁長圓形,腹部略具棱,黃褐色,平滑,基部漸狹。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於林下、山坡、路旁、乾草原或濕草甸子邊。分布於我國黑龍江、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蒙古及俄羅斯也有分布。

價值

多裂葉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和多裂葉荊芥的地上部分或全草。荊芥為一年生草本,生於海拔540至2700米的山谷、林緣或山坡、路旁,多有栽培;多裂葉荊芥為多年生草本,生於海拔1300至2000米的松林邊緣、山坡草叢或濕潤的草原上。秋播者次年5月下旬至6朋上鏡收穫;春番者當年8至9月收穫;夏番者當年10月收穫 。當果穗上部種子變褐色,頂端的花尚未落盡時,于晴天露水乾後,割下全株,攤曬,曬至7至8成乾時,放通風處,莖基著地,相互搭架,陰乾;如遇陰雨可烘乾,溫度控制在40℃以下。荊芥莖呈方柱形,長50至80厘米,直徑0.2至0.4厘米。表面淡黃綠色或淡紫紅色,被短柔毛。體輕,質脆,斷面纖維狀,類白色,中心有白色疏鬆的髓。葉對生,多脫落,葉片3至5羽狀分裂,裂片細長。穗狀輪傘花序頂生,長3至13厘米,直徑約7毫米。花冠多脫落,宿萼鍾狀,黃綠色;小堅果棕黑色。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以色淡黃綠,穗密而長,香氣濃者為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