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子宮肌瘤

多發性子宮肌瘤

多發性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生於35~50歲。子宮肌瘤(uterus myoma of),常為多發性,並且以上不同類型肌瘤可同時發生在同一子宮上,稱為多發性子宮肌瘤。據資料統計,35歲以上婦女約20%發生多發性子宮肌瘤,但多數患者因肌瘤小、無症狀,而未能發現,臨床上報告肌瘤發生率僅在4~11%之間。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多發性子宮肌瘤多發性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主要由不成熟的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所致,故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子宮肌瘤,均自子宮肌層長出,當肌瘤為肌層包圍時稱為肌壁間肌瘤。若向子宮漿膜面發展,突出於子宮表面,即稱為漿膜下子宮肌瘤。多數子宮肌瘤可無症狀,僅於體檢時被發現。但黏膜下肌瘤或較大的肌壁間肌瘤,可出現月經過多或淋漓不淨,增大的子宮肌瘤亦可出現白帶增多或鄰近器官的壓迫症狀,肌瘤紅色變性或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時,可發生劇烈腹痛。此外尚有1/3病人可伴發不孕症。診斷子宮肌瘤可根據增大的子宮月經過多,或淋漓不淨等臨床表現,子宮肌瘤一般不難診斷。中醫認為子宮肌瘤一般屬於氣滯、血瘀、濕熱瘀結、痰積所致。


病因

多發性子宮肌瘤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有關。

(一)偶見於初潮後婦女,多見於中年婦女,絕經後肌瘤多停止生長並逐漸萎縮;

(二)肌瘤多並發子宮內膜增生

(三)卵巢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可分泌雌激素)患者常合併子宮肌瘤;

(四)妊娠時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多迅速增大;

(五)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長。

表現

子宮肌瘤示意圖子宮肌瘤示意圖
常見的表現有子宮出血、疼痛、腹部包塊、鄰近器官的壓迫症狀、白帶增多、貧血和心臟功能障礙等。一部分患者並無症狀,常在婦科普查時才發現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為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多見於30-50歲,根據肌瘤所在子宮肌壁的部位不同可分為壁間、漿膜下、黏膜下及闊韌帶內肌瘤。如果肌瘤較小,無症狀,也無併發症及變性者,一般不需要治療。尤其是接近絕經年齡者,因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即自然萎縮或消失,只需定期(3~6個月)複查即可。如複查發現肌瘤增大或症狀明顯時,再考慮進一步治療。子宮切除術,適用於子宮>3個月妊娠子宮大小、肌瘤雖不大但症狀明顯,或肌瘤增長快不能排除惡性者;藥物治療:用於肌瘤較小、症狀不著,近絕經期或全身情況不能耐受手術者。患有子宮肌瘤者,應定期檢查,如3~6個月作一次B超或婦科檢查。如果年齡較大的婦女,肌瘤在短期內迅速增大或絕經後又有陰道流血應警惕是否發生肉瘤變性。月經過多者應積極糾正貧血,預防貧血性心臟病、心肌退行性病變的發生。

分類

肌瘤原發於子宮肌層,當繼續增大時可向不同方向發展,根據肌瘤所在子宮的不同部位,而分為以下幾類:

肌壁間肌瘤

肌瘤位於肌壁內,周圍均為肌層所包圍,初發病時多為此類肌瘤,故最常見,約占60~70%。

漿膜下肌瘤

肌壁間肌瘤向漿膜而發展,並突出於子宮表面,與漿膜層直接接觸,約占20%。如突入闊韌帶兩葉之間生長,即為闊韌帶內肌瘤。

黏膜下肌瘤

肌壁間肌瘤向宮腔內生長,突出於子宮腔內,與黏膜層直接接觸,約占10%。此瘤可使子宮腔逐漸增大變形,並常有蒂與子宮相連,如蒂長可堵住子宮頸口或脫出於陰道內。

子宮頸肌瘤

較少見,肌瘤在子宮頸部位生長,因生長部位低,可嵌頓於盆腔內,產生壓迫症狀,手術切除困難,易損傷輸尿管、膀胱。

子宮肌瘤常為多發性,並且以上不同類型肌瘤可同時發生在同一子宮上,稱為多發性子宮肌瘤。

影響危害

子宮肌瘤的發生率大約占育齡婦女的20%~25%,多數發生在年齡30~50歲之間。肌瘤是否影響受孕,與肌瘤的部位、大小、數目有關。例如宮頸肌瘤可影響精子進入宮腔,黏膜下肌瘤易使子宮內膜感染而不利於孕卵著床,巨型多發性子宮肌瘤易使輸卵管間質部被擠壓而妨礙精子通過。有些學者認為,子宮肌瘤可以使肌壁或內膜靜脈充血擴張,導致子宮內環境改變而不利於孕卵著床;或使胚胎發育供血不足而致流產,流產的發生率是非肌瘤孕婦的2~3倍,且常為不完全流產。大的肌層內肌瘤或黏膜下肌瘤可妨礙胎兒在宮內活動,造成胎位不正,如橫位、臀位等,使剖宮產增加。在分娩過程中,由於肌瘤影響子宮的正常收縮,可使產程延長;嵌頓在盆腔內的肌瘤可以阻塞產道,造成難產。肌瘤還可影響產後子宮收縮,引起產後出血或子宮復舊不良。若影響宮腔引流或肌瘤表面發生潰瘍,還易發生感染。妊娠對肌瘤也有一定影響。妊娠後子宮肌瘤組織水腫,平滑肌細胞肥大,故肌瘤常伴隨子宮增大而增大;由於肌瘤在妊娠期增大較快而供血不足,以致出現退行性變,其中以紅色樣變最常見,患者可出現發熱、頭痛、嘔吐、局部壓痛及白細胞升高等急腹症症狀。
病變
1、感染及化膿:子宮肌瘤會引起盆腔充血和感染,其感染多是瘤蒂扭轉所釀成的惡果,而血源性感染則極為罕見。感染之後,少數患者在腫瘤組織中形成膿腫,其餘則表現為化膿性。
2、粘連或炎症:漿膜下子宮肌瘤蒂扭轉後會發生腸粘連,進而受到腸道細菌感染,發炎的肌瘤會與子宮附屬檔案相粘連,引發化膿性炎症。另一方面,肌瘤也會因出血而促使致病菌侵犯其它宮腔器官,引發附屬檔案炎、盆腔炎等婦科炎症。
3、肌瘤游離:漿膜下子宮肌瘤可在蒂部發生扭轉,引起急性腹痛,嚴重時不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可能由於瘤蒂扭斷而形成游離肌瘤。當然,扭轉的肌瘤也可帶動整個子宮,引起子宮軸性扭轉(發生部位多在子宮頸管內口附近)。
4、繼發性貧血:子宮肌瘤會導致月經出血過多,時間一長,便會引起繼發性貧血,甚至促發貧血性心臟病。嚴重之時,患者會有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心慌氣短等不良症狀。
5、不孕或流產:子宮肌瘤患者因子宮角部的肌瘤組織壓迫輸卵管入口,使子宮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著床,最終導致不孕症。此外,據統計表明,肌瘤患者的自然流產率也較常人為高,其比例是4:1。
6、惡性病變:子宮肌瘤本是良性腫瘤,但少數婦女仍然難逃惡變之虞(惡變率約為1%),這在大齡女性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肌瘤生長迅速者或絕經後肌瘤患者應提高警惕。
導致女性不孕
1、較大的子宮肌瘤:可使宮腔變形,不利於精子通過,以及受精卵著床和胎兒發育。
2、生長在子宮角附近的肌瘤:可壓迫輸卵管開口處,造成阻塞。
3、生長在闊韌帶內的肌瘤:可使獲益於其表面的輸卵管拉長扭曲,管腔擠壓,影響其通暢,或使卵巢變位,卵巢與輸卵管間距離增寬,妨礙輸卵管傘端的拾卵功能。
4、生長在子宮頸部的子宮肌瘤:可壓迫宮頸管,阻礙通道或改變子宮頸口的朝向,使之遠離後穹窿部的精液池,不利於精子進入子宮頸口
5、生長在子宮腔內的黏膜下子宮肌瘤:猶如宮腔內放置了一隻球形的宮內節育器,妨礙生育。宮腔表面的內膜缺血,壞死,萎縮,也不利於受精卵著床。
6、子宮肌瘤伴發子宮骨膜增殖症:子宮肌瘤可使子宮收縮的頻率、幅度及持續的時間高於正常基線,干擾受精卵著床或者著床後發生流產。當子宮肌瘤伴發子宮骨膜增殖症時,表示卵巢排卵障礙,子宮肌瘤引起子宮出血,招致感染,使輸卵管發生阻塞,此時子宮肌瘤會造成女性不孕。

易發人群

未育女性提前進入更年期

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數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約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於激素作用,卵巢暫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個月才恢復,卵巢由此推遲了一定數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較晚進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時有效保護,易發生激素依賴性疾病,多發性子宮肌瘤就是其中之一。權威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過程,能夠增加10年的免疫力,而這10年的免疫力,主要針對的是婦科腫瘤。

性生活失調影響子宮健康

傳統中醫學講,多發性子宮肌瘤歸屬於"症瘕"(肚子裡結塊的病)範疇。而"症瘕"的形成多與正氣虛弱、氣血失調有關。中醫講解"症瘕":婦人為性情中人,夫妻不和,勢必傷及七情,七情內傷,氣機不暢,氣血失調,氣滯血淤,淤積日久,則可為"症瘕"。可見,夫妻間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進神經內分泌正常進行,使人體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長期性生活失調,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亂,導致盆腔慢性充血,誘發子多發性宮肌瘤。

抑鬱女性多發子宮肌瘤

中年女性面臨著工作和家庭的雙重精神壓力,易產生抑鬱情緒。而伴隨著絕經期的到來,女性開始出現"雌激素控制期"。在這個時期中,女性自身的抑鬱情緒,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強,有時可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這同樣是多發性子宮肌瘤產生的重要原因。中醫講情緒對多發性子宮肌瘤的影響時提到:"氣滯,七情內傷,肝失條達,血行不暢滯於胞宮而致,表現為下腹痞塊,按之可移,痛無定處時聚時散,精神抑鬱,胸脅脹滿。"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自我檢查

子宮肌瘤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四步法來進行自查:
1、觀察經血:月經增多、絕經後出血或接觸性出血等,常常由於宮頸或宮體發生腫瘤所致,所以,除正常月經以外的出血,都要究其原因,以對症診治。
2、觀察白帶:正常白帶是少量略顯黏稠的無色透明分泌物,隨著月經周期會有輕微變化,但膿性、血性、水樣白帶等都是不正常的。
3、自摸腫塊:清晨,空腹平臥於床,略彎雙膝,放鬆腹部,用雙手在下腹部按觸,由輕淺到重深,較大的腫物是可以發現的。
4、感覺疼痛:下腹部、腰背部或骶尾部等疼痛,都要引起注意

自我治療

1、通周輔助法
體態、呼吸、意念:採用高位撐的體態,在沙發扶手、桌子、床頭等兩尺高以上的地方均可以習練,開始只做簡單的機械運動,不管呼吸,不加意念,待兩臂感到微酸,累的時候,開始加意念並配合呼吸。身體向下時吸氣,用全身的毛孔往裡吸,要吸滿。起身時,雙手支住身體,全身放鬆,不要急於做連續動作。在支起的過程中休息一會兒,起身時呼氣,意想體內的真氣順尾閭往上走,經督脈,百會降入下丹田、會陰。一呼呼一圈,連續撐一陣後放鬆站立一會,便可收功。
功效:1、增強內氣,經常練這一式,會感到內氣沿著後背一片片地往上運行。平時坐站的時候,也經常出現尾閭處有氣往上升,且面積很大,這都是真氣充足的表現。2、治療督脈上的疾病,因氣足時要衝擊兩側俞穴,故又是對上半身的全面調理。

2、睡覺鍛鍊
體態、呼吸、意念:開始是仰臥,全身放鬆,兩手置於身體兩側,進行體呼吸,吸氣時,意想宇宙間真氣通過全身毛細孔吸進來,呼氣時,意想全身的病氣、濁氣通過全身的毛細孔射出去射透天邊。
做一陣以後,放棄吸射的意念,一切順其自然,只知道自己還在練就可以了,也可用側臥方式習練,身體向右側臥,右手心向上,置於頭側,左手放在左胯上,兩腿自然彎曲,進行體呼吸,意念同上,。可在練習態中入睡,睡醒時不要急於起床,可在床上閉目習練體呼吸,待全身有了氣感後,再起床,這種在練習態中睡著,又在練習後起床的功法,等於一宿都在練,凡各此類情況均為好現象,不必驚慌害怕,也不必欣喜,要注意保持平靜,一切順其自然。
功效:對神衰、失眠、多夢的病症有特殊療效,長期習練易入定。

3、行走鍛鍊:體態、呼吸、意念:行走時腳跟先落地,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呼吸時採用體呼吸,即吸氣時,意想宇宙中真氣通過全身的毛細孔吸入體內,呼氣時,意想全身的病氣,濁氣,疲勞之氣通過全身的毛細血管射出去,射透天邊,呼吸要與走路的速度相結合,不宜快行。
功效:練出自然換氣的功能,腳跟先落地,可以調動腎經,故有強腎固本的作用。

4、跑步鍛鍊:體態:慢跑,呼吸、意念:體呼吸,即吸氣時,意想宇宙中真氣通過全身的毛細孔吸入體內,呼氣時,意想全身的病氣,濁氣,疲勞之氣通過全身的毛細血管射出去,射透天邊,呼吸要與跑步的速度相結合,不宜太快。
注意事項:練跑時,舌尖始終抵住上齒齦,口中出現口水時,標誌內分泌系統已經活躍,可將口水分幾口咽入肚內。慢跑時,身體上下起伏不要太大,注意平緩。
功效:主治乾燥綜合症,加強內分泌系統功能;全身性調理。

5、顫抖法:
體態、動作、意念:兩腳踏地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兩腿微曲,全身松立,眉心舒展,面帶微笑,全身做有規律的上下顫抖。顫抖一陣以後,身體松立,意想全身的病氣、濁氣、疲勞之氣順著已經通暢的經絡排入地下,排一陣病氣之後,放棄排病氣的意念,意守下丹田靜養一會兒,內視真氣再體內運行的情況,最後深呼吸三次,將氣沉入下丹田做為收功,此功可以隨時隨地練,不受場地限制。
呼吸:自然呼吸。
功效:排病氣;主治神經衰弱、頭暈、頭脹,習練之後有一種形象高大的感覺,頭腦清醒。尤其適合腦力勞動者習練;是一種全身性的調理,練後周身輕鬆。

6、以音助氣立掌法:體態、呼吸“兩臂向下伸直,指尖向上抬起,掌根下按,呼氣時發出鼻音,同時放鬆兩臂、兩手,以音催氣,沿兩臂下行,體會手心感覺。也可將兩手立掌向前推出,兩臂平舉。
功效:疏通兩臂經絡,幫助發放外氣,用勞宮發出的氣為熱氣,對治療寒症效果較好;可治療兩臂上及與手三陰手三陽有關的臟腑疾病。

手術治療

臨床上對於子宮肌瘤的治療一般採用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兩種,藥物治療性子宮肌瘤,一般見效慢,沒有很明顯的治療標準,並且容易復發,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還得採用手術治療,但是現在一般手術治療多發性子宮肌瘤方法良莠不齊,大部分對機體傷害很大,引進目前歐美已開發國家廣泛採用的無創微創LEEP術系統,手術不損傷附近組織,組織邊緣無碳化、無粘連,安全可靠,手術時間短,效果明顯,對患者傷害降到最小、術後無需住院可照常生活和工作,同時手術可有效地保護女性生殖器官的完整性不影響女性的生育功能。

術後注意事項

1、術後注意清潔
女性在實施了手術出院以後,應該保持切口乾燥、一周以後再沐浴,因為剛出院的時候縫線還沒有拆除,在碰到水以後就會發生感染
2、注意術後的疼痛處理
女性在實施了手術治療以後,腹部仍然會出現切口疼痛,不時的還會有針刺狀的瘙癢感,因此患者需要檢查有無紅腫、感染的現象。如果有這些症狀出現的話,需要儘快的去醫院複診。
腰部酸痛。輕微的酸痛感在休息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慢慢得到恢復,但如果長時間酸痛感還沒有消失的話就應該立即去醫院檢查,必要的時候可以採用藥物治療。
3、術後注意生活起居
患者在術後需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並做一些微量的運動,這樣才能有主了身體的康復,儘量避免疲勞。

4、預防復發
多發性子宮肌瘤的病因是由於內分泌失調導致的,所以患者術後應減少激素的攝入,少食哪些富含激素的食品及營養品。
合理的避孕措施,堅持避孕,減少人工流產的次數,使子宮少受傷害和機械性刺激,但儘量少服用口服避孕藥。
患者應保持健康穩定樂觀的心態,有利於性激素(雌、孕、雄激素)維持平衡,激素分泌受高級神經中樞調節。
適度鍛鍊,強健身體,增強免疫能力和機體抗病能力。
合理飲食,不挑食偏食,避免因微量元素的攝取不足和利用障礙而導致肌瘤的復發。

預防保健

1、不要縱慾亂性:不良的性交之後就會導致女性婦科疾病。縱慾亂性子宮就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如不潔的性交,病原體可經陰道進入子宮腔內,引起子宮內膜感染。
2、嚴防產後宮脫:預防子宮肌瘤的發生要注意如果女性在產之後不注意休息,常有下蹲勞動或者是乾重活,會使腹壓增加,子宮就會從正常位置沿著陰道向下移位。這樣很有可能導致子宮肌瘤的產生。
3、定期檢查:若是經診斷後,確認為子宮肌瘤,需要每月按時到醫院進行一次檢查。若是肌瘤增長較慢亦或沒有增大,可每半年進行一次複查。如果肌瘤呈明顯的增大,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以免出現嚴重流血或使得腹腔臟器受到壓迫。
4、勞逸結合:防止過度勞累及壓力過大,經期一定要多加休息。另外,要保持外陰清潔和乾燥。如果白帶較多者,則需要常常對外陰進行沖洗。還有,如果月經量過多,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適當治療,多補充含鐵較多的食物,避免造成缺血性貧血。
5、注意飲食:對於該病的預防,可在飲食上加以注意。應當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不可多食辣椒、生蔥、白酒等含刺激性的食物;生冷、酸澀及味重的食物也不可食用;另外,熱性、凝血性及含激素成分的食物,如桂圓、紅棗、阿膠、蜂王漿等也不應當進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