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交響樂團

多倫多交響樂團

多倫多交響樂團(加拿大)創建於1908年。1923年,克尼茲擔任該團的首席指揮。1931年,馬克米蘭就任該團的音樂監督後,樂團有了長足的進展。馬克米蘭功勞卓著,曾被英國皇室封為爵士。1936年,著名指揮家朱斯金特接棒,使這個樂團產生了輝煌的演奏效果。此外,多倫多交響樂團2007至2008年度新樂季音樂會系列套票,現接受預訂,套票訂戶可享多項優惠,包括以高達八折優惠購票丶優先選擇喜愛的音樂會和最佳座位,及獲贈精美樂團音樂光碟。來季將有馬友友丶郎朗丶李雲迪等著名音樂家蒞臨演出。

概述

多倫多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
多倫多交響樂團(加拿大)創建於1908年。1923年,克尼茲擔任該團的首席指揮。1931年,馬克米蘭就任該團的音樂監督後,樂團有了長足的進展。馬克米蘭功勞卓著,曾被英國皇室封為爵士。1936年,著名指揮家朱斯金特接棒,使這個樂團產生了輝煌的演奏效果。1965年,小澤征爾擔任該團的音樂監督,使該團終於確立了世界第一流的地位,在這段時間內,該團曾灌錄了不少唱片。

簡介

多倫多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
這個加拿大的樂團,是1908年以多倫多音樂管弦樂團團員為中心,在魏斯曼指揮下舉行演奏會後才組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斷活動,1923年重新編組,由克尼茲擔任首任指揮,1931年克尼茲死後,由馬克米蘭就任音樂監督,自此,樂團有了長足進步。由於功勞彰著,1935年被英國皇室冊封為爵士。次年引退後,由朱斯金特接棒,他也使這個樂團,產生輝煌的演奏成果。

1965年,迎聘原任紐約愛樂副指揮的小澤征爾為音樂監督,終於確立世界一流的地位。這段時間內,曾為CBS灌錄不少唱片,但1969年把這個職位交給從捷克逃亡出來的安傑爾。1973年因安傑爾的去世,次年秋天改由英國的青年指揮家安德烈.戴維斯接任,自此又開始在CBS錄音。

這是個加拿大的樂團,是1908年以多倫多音樂管弦樂團團員為中心,在威斯曼指揮下舉行演奏會後才組成的。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斷活動,1923年重新編組,由克尼茲擔任首任指揮,1931年克尼茲死後,由馬克米蘭就任音樂監督,自此,樂團有了長足進步。由於功勞彰著,1935年馬克米蘭被英國皇室冊封為爵士。次年引退後,由朱斯金特接棒,他也使這個樂團,產生輝煌的演奏成果。
1965年,聘用原紐約愛樂副指揮的小澤征爾為音樂監督,終於確立世界一流樂團的地位。這段時間內,曾為加拿大廣播電台灌錄不少唱片,但1969年把這個職位交給從捷克逃亡出來的安傑爾後,就停止了為電台灌錄唱片。1973年因安傑爾的去世,次年秋天改由英國的青年指揮家安德烈·戴維斯接任,自此又開始在電台錄音。
團員共95名。由安德烈·戴維斯接任音樂監督後,多倫多交響樂團似乎返老還童,變得格外精神抖擻了,演奏更富朝氣,明亮,而且華麗。

詳細介紹

多倫多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
1968年,卡列爾·安塞爾受到多倫多交響樂團的邀請繼任原先由小澤征爾擔任的音樂總監職務,並在1969年至1970年音樂季開始演出。當安塞爾接受了這一邀請,他希望能夠將在加拿大的工作同他已擔任的捷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的職責結合起來,然而當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使安塞爾不得不修改他的計畫。當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時,安塞爾正在美國,在那兒他寫信給捷克愛樂樂團決定辭去自己的職務。以後他再也沒有回過自己的祖國。

多倫多交響樂團當時顯然面臨著一個重要的轉變——從年僅33歲的伯恩斯坦的得意門生、自1964年就開始領導這一樂團的小澤征爾到這位比他年長27歲的不事張揚的捷克指揮家安塞爾。這一強烈對比被《多倫多星報》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份報紙評述道:“他(安塞爾)不會成為另一個小澤,可以這么說,他走上指揮台時身上未帶有任何他前任的那種巨幅動作。也許安塞爾正是現在所需要的,在4年的動感十足的刺激過後,該是時候尋求一些溫存、一些歐洲色彩、一些經典的風韻了。”這一評價包含在這套CD十分豐富多彩的說明書文字中。而且當聽過了這裡所收錄的演奏之後,證明這位加拿大記者的確是具有先見之明。

這一Tahra套裝唱片包括了安塞爾與多倫多交響樂團合作的全部錄音,與Tahra出版的安塞爾選集中的其他專輯一樣,由於包含了一些安塞爾從未做過商業錄音的曲目,使這套唱片充滿了趣味性。懷疑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這個錄音與CBC公司曾發行的過的一個錄音(PSCD 2021,唱片中還包括馬蒂努的第五交響曲,顯得有些不協調)是同一個。除此之外,相信這套唱片中的其他錄音均是首次以CD形式發行。雖然說明書沒有明確指出錄音地點,但認為可能除了斯美塔納的作品外均是在多倫多的梅西音樂廳錄製的(至少可以肯定貝多芬第八和莫扎特的作品是這樣)。所有的原始錄音均由加拿大廣播公司製作。

實際上,雖然安塞爾預定要到1969年秋才接任多倫多的工作,但捷克斯洛伐克政局的發展使他在一年前即可到任。莫扎特弦樂小夜曲的廣播介紹(CD1音軌1)很清晰地指出1968年11月10日的首場音樂會在極短期的準備後便告登場,這是一場十足的“音樂歡迎會”。演出曲目中除了莫扎特的弦樂小夜曲和貝多芬第八交響曲外,安塞爾還十分恰當的加上了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曲。

顯然安塞爾與多倫多交響樂團的合作從一開始就是相當愉快且卓有成效的。這裡所能聽到的莫扎特採用的是大編制弦樂隊的形式。個人更喜歡用小樂隊演奏此類作品,因為覺得大樂團的演奏使樂曲同聽眾間的親密性有所喪失。雖然如此,這裡的這個錄音依然十分精彩。肯定正是因為用大樂團演奏才使小步舞曲樂章聽上略顯厚重,但三聲中段部分卻是極其優雅動人。認為整個樂章的處理有些過於強勁,但聽過其它的Tahra的專輯後發現安塞爾在處理海頓交響曲的類似樂章時也採用相同的方法。終曲樂章輕快活潑,但低音弦樂來說有些太突出了。

多倫多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
收錄於CD2中的貝多芬第八交響曲實際上是在這場音樂會中緊接著莫扎特弦樂小夜曲演奏的,這無疑是一個相當成功的演繹。整首作品的演奏充滿活力,同時又體現出極佳的控制力。其中有一些非常宜人的木管演奏片斷,弦樂部分也相當敏銳,使整個演奏以完美的節奏感取勝。在第一樂章中,展開部十分適當地體現出一種激情,貝多芬所要求的重音的效果都被很好地展示出來,使音樂充滿了向前的動勢。第二樂章滴答作響的音響充滿了雅致的情趣,第三樂章則又是熱情奔放,整個演奏在一個興高采烈的末樂章中畫上句號。總之,這是一個十分令人滿意的演繹,且就對貝多芬作品的詮釋來說,認為它比這套CD中“田園”交響曲的錄音更好一些。

這套唱片中的其他錄音都是在安塞爾正式成為多倫多交響樂團領導者之後錄製的。孟德爾頌第五交響曲的錄音時間正好在1969年聖誕節前夕,對這個錄音持有一些保留意見。第一樂章的引子部分缺乏一種必要的期待感,懷疑這究竟是由於音樂廳的音響、加拿大廣播公司的錄音師比較靠近樂隊的錄音距離,還是演奏員們本身的因素造成的呢?樂隊的音響過於明晰、靠前,缺乏一種必要的柔和。這個樂章主要的快板部分在安塞爾的棒下表達得強勁而直率,而演奏員對他的回饋同樣是精神煥發。整體演奏並非完美無瑕,但可以明顯感覺到整個樂隊在努力配合他們的新領導。

音樂會

多倫多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
樂團於5月2日及3日舉行“德沃夏克及巴伯古典音樂會”中,國際知名的小提琴家林昭亮,將以精湛技藝,演奏美國兩位感性作曲家的作品,包括巴伯抒情的小提琴協奏曲丶史塔基經常被表演之作Son et lumi賣re,及德沃夏克第七交響曲

台灣出生的小提琴家林昭亮,以才氣橫溢的技巧及溫暖優美的樂音,贏得世界各地樂界人士及樂迷的讀者喜愛,是國際聞名的華裔演奏家,演出遍及全球。於2000年被美國音樂雜誌《Muscial America》稱為年度器樂演奏家

1997 年林昭亮舉辦了“97台北國際巨星音樂節”,並擔任音樂總監,獲得空前成功。是次音樂節是台灣第一次舉辦這樣大型的音樂活動,林昭亮還邀請到多位樂壇頂尖音樂家共同盛舉。開幕音樂會當天,國家音樂廳外廣場聚集了超過3萬名聽眾,欣賞大熒幕現場轉播,盛況至今令人難忘。

林昭亮5歲起學習小提琴 ,少年時期留學澳洲,15歲時前往紐約,在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跟隨Dorothy DeLay,即名小提琴家Itzhak Pelman的老師學習。在兩年學習期間,他贏了在馬德里舉行的First Queen Sofia小提琴比賽。自此,便展開了他的音樂表演事業。

此外,多倫多交響樂團2007至2008年度新樂季音樂會系列套票,現接受預訂,套票訂戶可享多項優惠,包括以高達八折優惠購票丶優先選擇喜愛的音樂會和最佳座位,及獲贈精美樂團音樂光碟。來季將有馬友友丶郎朗丶李雲迪等著名音樂家蒞臨演出。

特點

多倫多交響樂團共有團員95名,近年來由戴維斯接任音樂監督後,該團似乎返老還童,變得格外精神抖擻,演奏富有朝氣,音色明亮、華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