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惠特尼

外骨骼惠特尼

動力外骨骼惠特尼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機工程實驗室負責人哈梅奧恩•凱茲羅尼教授帶頭研製,其設計完全基於簡單廉價的理念:不僅動力馬達和感應裝置的數量都遠遠少於其他同類型產品,而且還大量使用了足球護腿板這種在體育用品商店就可以買到的成品。

簡介

外骨骼惠特尼外骨骼惠特尼

外骨骼“惠特尼”沿用了凱茲羅尼實驗室2000年時開發的“伯克利下肢外骨骼技術”,其設計完全基於簡單廉價的理念:不僅動力馬達和感應裝置的數量都遠遠少於其他同類型產品,而且還大量使用了足球護腿板這種在體育用品商店就可以買到的成品。

設計背景

美國大學生奧斯汀·惠特尼半身癱瘓,但在同學們的熱心幫助下,他藉助一種新型的外骨骼自己走上了畢業典禮的舞台。對於健全人來說,走上畢業典禮的舞台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不過,對於下肢癱瘓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生惠特尼而言,能走上台親手接過校長手中的畢業證書卻是來之不易的巨大成就,而幫助他實現這一夢想的正是伯克利分校人機工程實驗室的老師和同學們。
2007年,剛剛高中畢業的惠特尼因為酒後駕車,在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中脊柱受損,從此喪失了行走能力。生性堅強的惠特尼不願在輪椅上度過此生,在2010年8月,他接到了伯克利分校人機工程實驗室負責人哈梅奧恩·凱茲羅尼的電話。過去幾年中,凱茲羅尼教授的實驗室一直在美國軍方的資助下進行人造外骨骼的研究,而他聯繫惠特尼的目的則是希望後者參與實驗室一項全新的實驗項目:開發一種廉價輕便、能幫助截癱人士恢復行走能力的外骨骼。
早在1965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就開發了世界上第一款動力外骨骼“哈迪曼”。雖然這隻重達1500磅(約合680公斤)的龐然大物並不實用,但是它的基本原理仍為如今的類似產品所沿用。凱茲羅尼實驗室此前開發的外骨骼都價格高昂,而凱茲羅尼教授給學生們的新課題是製作出造價不高於1.5萬美元(約合9.6萬元人民幣)的新型外骨骼,因為只有這樣的價位才能為大多數截癱患者所接受。事實證明,學生們出色地完成了凱茲羅尼教授交給他們的任務。雖然在畢業典禮僅剩幾天時間的時候,新款外骨骼仍然問題不斷,但在惠特尼與實驗室同學的共同努力下,全新的動力外骨骼“惠特尼”終於如期問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