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村

外表村,地名,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經濟產業有茶葉、美國黑李、翠冠梨等,其中以茶葉為主要經濟產業。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
轄外表、加厚、渡頭、加厚坪4個自然村,設13個村民小組,575戶2235人
地理位置:外表村位於蕉城區霍童鎮北部,系革命老區村,與周寧縣鹹村鎮相接壤,是寧德和周寧縣分界區域,政和、周寧、鹹村溪流在此匯合,東經119°22'、北緯26°53'距離福建省寧德市市區約50公里。
經濟產業有茶葉、美國黑李、翠冠梨等,其中以茶葉為主要經濟產業。
編輯本段

自然風光

閩東的母親河霍童溪流經此地,山青水碧四季常綠,有“小桂林”之美譽.
外表“小桂林”
霍童溪生態旅遊“小桂林”景區
外表村內的霍童溪沿岸,清風碧水,秀麗山景,盡收眼底。瞧,一朵朵桃花在陽光下爭先怒放,一株株茶樹在微風中散發幽香。
這裡擁有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豐富的自然風光資源,四季如春的怡人氣候,日益完善的交通條件以及巨大的旅遊潛在市場。可以說,開發霍童溪外表‘小桂林’景區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條件。”陪同採訪的鎮村幹部如數家珍。據介紹,外表至霍童段的漂流,是霍童溪最佳的漂流段,遠山近林,視野寬闊。其水純,如陽朔之於桂林。其山活,錯落有序,層層遞進,彎延曲折,老君岩、雙鯉朝天、獅子峰、睡美人等景點林立霍童溪兩岸,栩栩如生,讓遊客目不暇接。其林幽,可與九寨溝媲美,柏步知青林、邑坂生態植物園、雙仙谷的扁滕老樹,樹形怪異,且樹種繁多,谷中的幽靜更讓遊客流連忘返。你會不由的感嘆外表村絕對夠得上“小桂林”的美譽。
盛夏時節,霍童鎮外表村絕對是值得一去的消暑勝地。
編輯本段

古建築

林姓大厝
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的“林姓百間大厝”占面積達九百二十平方米,林姓大厝主要特點是高大,主樓為六木扇走馬弄,高三層,四層還可設倉間,前後廊廡各為一座小四木扇,加以辟榭,結構嚴謹,實用,採光度好,坐北朝南,歇山頂,穿斗式梁架,平面為長方形,共3層,每層40間共120間。上下對稱,高約11米,門樓是人字形,門樓大額枋多石構,雕刻有人物花卉,保存完好,氣勢與建築質量遠遠超過這座龍遊民居的標誌性建築物。
街尾亭
街尾亭
街尾亭也稱為風雨亭,建於乾隆年間的亭。它矗立的地點正好是這個村街道一端,故一直以來被村里人稱為街尾亭。
風雨亭。顧名思義,遮風躲雨。大多村裡的亭,都有這個稱呼。鄉村沒有城市高大的騎樓,亭,自然成為村民棲息的地方。街尾亭,占地面積23平方米,面闊三間,木結構,穿斗式梁架,重檐,高約6米。
編輯本段

民間文化

在2008年05月07日列入寧德市歷史文化名村。
林鶴樁拳
少林鶴樁拳在外表村的發展已經有250多年的歷史了
它是如何流入霍童外表的呢?林志浪的伯父,現年逾7旬的林大華老先生告訴記者,據族譜記載,其五世祖林雲溪(出生於康熙年間)自
少林鶴樁拳
幼好動,極喜拳腳之類以經商自衛之用。在經商寧波途中,一日晨起練功時,被一雇用的挑夫看見並嘲笑。林雲溪先不予理會,繼續練功,其人又笑,因而動怒與之比試,不到二個回合,即被挑夫擊敗。林雲溪這才知道挑夫乃武林高手,當即拜其為師,並將他請回外表老家,教授武術。原來挑夫系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士(釋)源,因少林被抄,流落民間,為求果腹充為挑夫。林雲溪非常敬重士源師傅,自己虛心求教外,還請士源師傅到武館任教習,傳授林家子弟武功,前後達二年之久。因士源師傅生性飄逸,不甘久居外表,難耐寂寞,三番五次請辭,迫不得已,林雲溪以重金相酬,親送至寧德惜別。不想士源因賭輸款甚多,窮途潦倒,流落街頭。林雲溪聽到這個訊息後,又親自將他請回外表,尊敬如初,士源見林雲溪如此心誠,倍受感動說:“平生走遍江湖,未見如此德高者。”此後士源師傅視雲溪如同嫡親,更將少林武術中盡其所能,傾囊相授,還有醫術草藥,傷科秘方等等全部授給林雲溪,傳藝始終強調武德,並再三叮囑,學武之人不可滋事生非。大約一年後,士源師傅又不告而別,林雲溪派人四處尋覓未果。自此少林鶴樁拳傳人了外表林氏,此後族內辦武館,置兵器、養馬匹,大興武功,名震鄉里,族內子弟以習武蔚然成風,世代相襲,至今二百多年歷史了。在清朝從乾隆45年至道光2年,前後42年間練武子弟中出了一個武舉人,後欽賜進士出身,六個武庠生,個個身懷絕技,武藝超群,可見當年外表武術的輝煌。
日前,記者在外表村氏大廳發現了一對造型獨特的石鐺,輕的一個有240斤,重的一個有320斤,輕的一個尚有人能夠挪動外,320斤的這個石鐺村中已經無人能提起。村中長者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林氏先人練武的最好見證。在大廳記者還發現了一把重達百斤的月偃大刀,只可惜是仿製品。聽長者
少林鶴樁拳
說,上個世紀60年代的確存在過這樣的大刀,只可惜在大斂鋼鐵的年代被毀於一旦。林大華老先生說,其十世祖在此之前,少林鶴樁拳只在族人中習傳,沒有流向社會。到了清道光年間,也是十世祖後才逐漸流向社會,被世人所共識,其中武功成就較高的有林家驥等人。林家驥臂力過人,武藝高強,其時在福安、霞浦一帶設武館授徒,當時山區常有猛虎為患,鄉民聞之變色。一夜,林家驥持燈籠獨行於山路上,一虎在後跟隨,家驥發現後,將燈籠轉了三圈,繼續前行,待猛虎近身後,猛地回頭,持隨身所帶鐵杖往虎背上猛力一擊,頭也不回回到了武館中,為了印證剛才一擊之力,家驥取來一條壯實的板凳,用鐵杖以擊虎之勢一樣打將下去,木凳斷為二截,因此,認定猛虎必死無疑。第二天凌晨叫徒弟們上山抬回死虎,鄉民額手稱慶,外表林氏武術聲譽更隆。往後的十一世林克陶、林朝濟,十二世的林承連、林承養等人或外出設館授徒,或懸壺濟世,醫治傷骨科在閩東大地上留下美名。
而如今拳師林志浪就是外表村林氏後輩中最突出的一位,他從30歲開始就授徒弟,20餘年間徒弟已經有近500人,遍及霞浦、福安、羅源、晉江等地。自己也學得一手祖創的草藥技術,為人醫治骨傷。他希望,外表的骨傷草藥治療技術能同少林鶴樁拳一樣傳遍閩東大地。
尹三公真人
“尹公祠”
現村里每年正月十五至十七有舞龍、彩旗、龍傘、鑼鼓、迎尹三公等,以求得今年風調雨順。
出生於明朝洪武年間
相傳明成化年間,百日不雨,田禾不植,草木皆枯,外表,柏步等村村民,求救於真人,頃刻天降甘霖,民始得蘇。
據說凡河運行船者,必備尹公香火,遇險但呼“尹三公救命”,能顯應。云:舊時霍童船亦可行寧波等海岸,時船行半江中,風濤大作,小船幾近顛覆,船人齊跪船頭,大號“尹三公救命”,須臾,見一神人駕一小舟引航,小舟行處風平浪靜,船依其行,始得脫險。
現今,霍童鎮政府發現,開闢的雙鯉朝天“雙仙谷”旅遊點,正是見湯真人,尹真人修真之所。谷幽、山雄、水秀、林深,是個未發的處女地,親歷其境,人人具有返樸歸真,個個享有回歸自然的韻味,在當今囂囂塵世之中,極其少見的旅遊聖地
通天聖母陳靖姑夫人
通天聖母陳夫人的第二殿外表“轉水殿”。據民間傳說鎮豬姆精。梅溪殿占地近二畝,殿宇宏偉壯麗。陳、林、李三夫人,黃楊二將、三十六宮、七十二婆神塑像都塑得逼真。殿旁建有房舍,供香客食宿。有水泥路通村前省道。每年正月,遠近村落都來此攀迎大奶香火,此去彼來,舞龍,彩旗、龍傘、神銃、鑼鼓,終日不絕於途。平時保生、求子、祈福信眾絡繹不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