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吐作用

外吐作用

外吐作用(exocytosis)又稱出胞作用,是一種與內吞作用相反的過程。

概念

外吐作用外吐作用
外吐作用(exocytosis)又稱出胞作用,是一種與內吞作用相反的過程。細胞內物質的分泌,細胞中的病毒、未消化的殘渣等分子釋放到細胞外都是細胞外吐的過程。

細胞內物質外吐方式

1、固有分泌(constitutive pathway of secretion) 是新合成的分子在高爾基複合體裝入轉運小泡,隨即很快被帶到質膜,並持續不斷地被細胞分泌出去,它普遍存在於所有細胞內。"SNARE假說"認為在固有分泌中,V-SNARE與t-SNARE相互識別並結合形成7S複合物,這是分泌顆粒與靶膜的特異性結合,接著NSF在SNAP的介導下與7S複合物結合形成20S複合物,此複合物中的SNAP可激活NSF的ATP酶活性,NSF水解ATP提供能量使20S複合物解聚,隨後膜融合自動發生,顆粒內物質分泌到細胞外。
2、受調分泌 (regulated pathway of secretion) 是細胞內大分子合成後被貯存在特殊的小泡如分泌顆粒中,只有當細胞接受細胞外信號物質的作用後,引起細胞內一系列生化改變,分泌顆粒才與質膜融合,發生外吐。受調分泌主要存在於特化的分泌細胞,如內、外分泌細胞,神經細胞等。它們能特異性地按需要快速地分泌其產物,如激素消化酶神經遞質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