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碧蓮

夏碧蓮

夏碧蓮,女,1943年9月出生,重慶人。國小高級教師,重慶市教育學會會員。中共黨員,任該校支部黨小組長。曾被有的報刊雜誌聘為特約通訊員、記者、編委。榮獲過重慶市中區優秀共青團員、優秀輔導員、先進班主任和市委屬學校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及四川省優秀教師等光榮稱號,1993年在市科委軟科學課題“單校教育活動系統整體最佳化的理論與實踐”的實驗活動中,被市教科所和教育學會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1999年評為全國語文“四結合”教改實驗研究先進個人(現退休留校繼續搞“四結合”試驗)。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夏碧蓮,女,1943年9月出生,重慶人。

人物經歷

1962年起在重慶市巴蜀國小任教,曾擔任過多年教研組長,1975年——1978年在教育組工作,1989年——1994年任教導副主任,1994——1999年任教導主任,主管教務和語文等學科的教學工作。

主要事跡

國小高級教師,重慶市教育學會會員。中共黨員,任該校支部黨小組長。曾被有的報刊雜誌聘為特約通訊員、記者、編委。榮獲過重慶市中區優秀共青團員、優秀輔導員、先進班主任和市委屬學校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及四川省優秀教師等光榮稱號,1993年在市科委軟科學課題“單校教育活動系統整體最佳化的理論與實踐”的實驗活動中,被市教科所和教育學會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1999年評為全國語文“四結合”教改實驗研究先進個人(現退休留校繼續搞“四結合”試驗)。

她針對兒童特點,開展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活動,組織的《六個“一”節約記在心》、《情暖殘人心》等中隊主題隊會在全市輔導員中觀摩,所任班級曾獲市、區先進集體獎,組織的“愉快小隊活動”榮獲全國先進集體獎。撰寫的《教會預習方法,提高自學能力》的兩篇文章分別獲區教育局第二屆(87年)和第三屆(91年)教育科研教改實驗成果評比三等獎和二等獎,其中一篇收入《教育科研論文選集》和《中師閱讀和寫作訓練指導》兩本書中。

《最佳化“主渠道”,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和《落實素質教育的重大舉措》兩篇文章均獲區1998年XJQ整體改革論文評選一等獎,並收入論文集中。在參加全國小語“四結合”教改試驗研究課題中,她是校課題組的主要負責人,與幾位教師合寫的《創設動畫情景,改革閱讀教學》、《“四結合”閱讀教學認知結構的初步探索》兩篇文章分別在97年和99年獲人全國語“四結合”教改試驗優秀論文評比二等獎,均收入《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改革》論文集中;與一位語文試驗教師合作,為製作《小池》、《看圖讀拼音識字》的多煤體教學課件寫腳靈機一動,此課件獲第四屆全國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監製的《回聲》一課的多煤體教學課件獲重慶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項目經驗交流會優秀成果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