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狂熱

夏/狂熱

《夏/狂熱》是蘇打綠“韋瓦第計畫”中的第二張專輯,由林暐哲擔任製作人,共收錄了《掌聲落下》、《他夏了夏天》、《狂熱》等14首歌曲,於2009年9月11日發行。2010年1月27日,該專輯獲得至尊流行榜至尊金曲獎項。

基本信息

創作背景

夏/狂熱夏/狂熱
《夏/狂熱》屬於“韋瓦第計畫”之一,是“韋瓦第計畫”的第二張專輯,該計畫的名字來源於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TheFourSeasons》。蘇打綠認為音樂跟人存在的環境緊緊相系,天地萬物皆依循著四季變化而生存,音樂也因循四季而產生微妙變化,因此開始著手落實“韋瓦第計畫”,《夏/狂熱》以倫敦為主打城市,代表著熱情的搖滾。

“狂熱”是專輯的終極精神,十一首歌詞都在表達某一種狂熱,專輯定調為搖滾風格,所有的想法皆以搖滾的概念為基礎。

《夏/狂熱》由林暐哲製作,這張從音樂製作到母帶後期處理全部在英國倫敦完成的,林偉哲更請來曾為JamesMorrison、RollingStones拍攝平面攝影的DonaldChristie為專輯平面影像掌鏡,製作專輯的工作人員都是與英國當地的工作人員合作。
專輯的歌曲《狂熱》由蘇打綠的鼓手史俊威與吳青峰共同創作,歌曲在製作中融入了搖滾的元素,歌詞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年輕人的狂熱和憤怒,純真與直接。

該張專輯的封面造型是以復古搖滾,全員齊劉海的復古髮型,黑色調的最基本搖滾元素等構成的,目的是為了打造屬於蘇打綠的搖滾味。並且專輯封面延續了《春·日光》的概念式封面,以鮮花組成FEVER的字樣圖案作為封面。

專輯曲目

序號 歌曲名 作曲 作詞 備註

01

掌聲落下

吳青峰

吳青峰

02

他夏了夏天

吳青峰

吳青峰

第二波主打歌曲

03

《英文詩1(口白)》

 /

/

由林暐哲翻譯成英文

04

蟬想

吳青峰

吳青峰

05

《包圍》

蘇打綠

吳青峰

06

《御花園》

吳青峰

吳青峰

07

《英文詩2(口白)》

 /

/

由林暐哲翻譯成英文

08

《彼得與狼》

吳青峰

吳青峰

09

《共舞》

吳青峰

吳青峰

10

《無眠》

史俊威

吳青峰、林暐哲

台語歌曲

11

《英文詩3(口白)》

 /

/

由林暐哲翻譯成英文

12

《狂熱》

史俊威

吳青峰

第一波主打歌曲

13

《煽動》

史俊威

吳青峰

14

《近未來》

吳青峰

吳青峰

專輯鑑賞

夏/狂熱夏/狂熱
相較於《春·日光》的自如灑脫,蘇打綠在《夏/狂熱》中對英式搖滾的駕馭顯得有心無力。

《夏/狂熱》不再刻意如《春·日光》那般用穿插的場景音樂讓聽眾通過採集的聲音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關於春日的畫面,而是採用了三段口白-英文詩朗誦把整張作品串在一起。專輯從第一首作品到最後一首作品是在用音樂在表現出夏日的起始過程。開篇的《掌聲落下》、《他夏了夏天》並非是熱浪來襲,反而有一種清爽,舒暢的感覺,像是春夏的交替;而隨後的《蟬想》、《御花園》正式拉開了夏日的序幕;《共舞》、《狂熱》、《煽動》則用起伏的節奏,鼓,電吉他,貝司、鍵盤等各種樂器的猛烈撞擊,將沸點燃起;而來到了尾聲的《近未來》又來了一個緩衝,燥熱在四散,似乎有點微涼,卻正是與下一張的“秋”有了一個很好的銜接。《夏/狂熱》中的“夏”表現得很完整,但是另一部分“狂熱”相對起來就有欠力度。“狂熱”就是這張專輯的終極精神,十一首歌詞都在表達某一種狂熱,並皆以直接的字彙呈現。

《夏·狂熱》中營造了蟬鳴般的夏日午後,陽光刺眼,倒影濃密,抬頭仰望藍天,汗水無聲滑落,剎那間有諸多聲響划過,宛如置身偌大的舞台,不知何去何從,卻又瞬間燈光熄滅,孑然一人的世界。像《掌聲落下》,有“比夜還深的黑里/眾星都陣亡”的精彩詞句,寥寥幾筆就形象刻畫了巨大的落寞;而《他夏了夏天》是專輯中極為出色的一曲,不說讓人神傷的開篇唏噓,當是歌詞講述的真實故事,不由叫許多人看看鏡子裡的自己,熟悉又陌生的自己。《狂熱》比字面上的有所收斂,蘇打綠終學會了收放自如,也懂得通過壓抑進而更大的釋放。

《掌聲落下》的歌詞寥寥幾筆就形象刻畫出了巨大的落寞;《狂熱》表現得比字面上的有所收斂,蘇打綠學會了收放自如,也懂得通過壓抑進而更大的釋放。而歌曲間隙的獨白,恍惚,不那么真切,則是很好的調劑。

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獲獎歌曲 結果
2010年1月27日 至尊流行榜至尊金曲 《狂熱》 獲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