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巴烏

丘北縣的旦古、板江、石別等壯族村寨,至今還保留著一些古樸的傳統巴烏曲調。 這些巴烏曲調內容豐富,既可用巴烏演奏,也可填詞演唱,具有較強的敘述性和抒情性。 路旁、水邊、樹下,優美的巴烏曲調摻和著月色,迴蕩在曠野,流進人們的心田。

巴烏以油竹為管、蟲殼為哨,在壯語中叫“布唄”,多以單管為主,亦有雙管合併而成者,稱雙眼巴烏。
壯族巴烏雖然音域不寬,音量也較小,但其音色淳美柔和,無論是用作獨奏、伴奏、或樂隊色彩性樂器,都能產生感人的藝術魅力。壯族用巴烏傾吐愛情,用巴烏描繪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嚮往。
丘北縣的旦古、板江、石別等壯族村寨,至今還保留著一些古樸的傳統巴烏曲調。這些巴烏曲調內容豐富,既可用巴烏演奏,也可填詞演唱,具有較強的敘述性和抒情性。有的巴烏曲調節奏自由、旋律優美,如《引情調》、《玩耍在街心》等;有的曲調委婉細膩,如《心裡樂悠悠》、《相見笑顏開》等;也有的巴烏曲調如泣如訴,如《哭母調》、《孩子沒有公雞高》等。
當月光如流水般靜靜地傾瀉在壯鄉的山野,多情的壯族巴烏把夜色點染得詩意朦朦。路旁、水邊、樹下,優美的巴烏曲調摻和著月色,迴蕩在曠野,流進人們的心田。“情妹呀,你吃過飯沒有?你洗了碗沒有?你洗了腳沒有?趕快出來看星星,趕快出來瞧月亮,今晚的星星實在明,今晚的月亮實在亮……”聽到這撩撥人心的巴烏聲,姑娘們就會精心打扮一番後相約走出家門,順著巴烏聲來與自己的心上人約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