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汁粉條

墨汁粉條

2011年4月21日上午,中山市質監局在港口鎮鋪錦村偏僻魚塘處查封一家粉條工廠,當場查獲約1萬斤假粉條成品。令人驚訝的是,這家工廠證照齊全。其粉條,竟然添加墨汁和工業用料石蠟。

簡介

染色 用墨汁、果綠等配料給粉條染色。染色 用墨汁、果綠等配料給粉條染色。

2011年4月21日上午,中山市質監局在港口鎮鋪錦村偏僻魚塘處查封一家粉條工廠,該廠房極為隱蔽,附近亦有一片樹林做掩護。執法人員來到這家作坊時,機器正轟鳴作響,作坊內一片狼藉。一位工人正將調兌好的黑色液體大勺地加入澱粉攪拌機內。盛裝黑色液體的水桶邊蚊蠅亂飛。

檢查發現,該作坊的紅薯粉是用普通玉米澱粉做原料。現場還發現大量墨汁檸檬黃60、果綠等添加劑,黑色液體也正是由這些添加劑兌成。

執法人員當場查獲1萬多斤已包裝好的“純紅薯粉條”成品,還有大量半成品在晾曬或浸泡。執法人員說,前兩天接到市民投訴電話,稱吃了從市場上買的紅薯粉後上吐下瀉。

檢查發現

浸泡 染色的粉條浸泡在水池裡。浸泡 染色的粉條浸泡在水池裡。

造假作坊三證齊全
這家作坊並非三無廠家,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一應俱全。該作坊名為“中山市詳明食品有限公司”,於2010年年底在工商局註冊。老闆羅某此前半年一直在東莞經營同樣作坊,因“東莞這個行業生意太火爆,競爭很殘酷”,而轉到中山。他稱,東莞類似的假粉條廠家有二三十家,也都是用墨汁染粉條。羅某說,“按照我的方法製作1噸‘紅薯粉’成本是3000元出頭,而用真正的紅薯粉成本則高達5000多元。”
中山市質監局提醒,市民在購買番薯粉條時,憑藉肉眼就能判定真假,“合格的番薯粉條顏色會略有褐色,如果粉條顏色純度很高、過於艷麗則需謹慎。”

其製造過程

用過的墨汁瓶丟棄在粉條中。用過的墨汁瓶丟棄在粉條中。

“紅薯粉條”這樣造:墨汁+檸檬黃+石蠟+果綠或增白粉
執法人員介紹,假紅薯粉條的製作過程主要包括調製添加劑、攪拌、粉條成型、浸泡以及晾曬5個環節,造假主要集中在第一個環節。按照老闆羅某給出的“秘方”———半升自來水中需倒入1瓶蓋墨汁,加1勺檸檬黃。如果製作墨綠色紅番薯粉條,還要加1勺果綠;若是製作白色薯粉條,則要加增白粉
攪拌均勻後,將其倒入正在攪拌的玉米澱粉中即可。為讓粉條更加筋道、有光澤,還要在攪拌機中加入少量石蠟。

現狀

流入市場

廠房外的空地上搭有上百根竹槓,竹槓上曬滿了粉條。十幾個水池內則泡滿了半成品,呈烏綠色,池內液體則發出陣陣惡臭。
原料倉庫記憶體放的食用玉米澱粉原料堆積如山,倉庫牆角有十多袋半精煉石蠟,包裝袋上印有“僅用於工業用途”字樣。在另一側倉庫內,則堆放著與人齊高的假粉條成品,包裝袋上印有“純紅番薯、綠色食品、湘南特產”等字樣。
據該公司法人羅某交代,該作坊從今年2月開始生產,兩個月已賣出45噸假粉條,主要銷往位於中山沙朗金葉廣場的批發市場。

目前,該作坊已被就地封存。執法人員表示,對已流入市場的假粉條將儘快查明並沒收。

如何鑑別

真正用紅薯澱粉製作的冬粉,顏色不會呈現金黃色或黑色,而且真正的“紅薯冬粉”在斷裂切口處還可以看到白色粉質。

業內專家指出,市民在購買番薯粉條時,憑藉肉眼就能判定真假:合格的番薯粉條顏色會略有褐色,如果粉條顏色純度很高、過於艷麗則需謹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