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文

墓文
拼音: mù wén
解釋:
1.猶墓誌。
2.是指刻在豎石上的文字。這種文字是專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雖刻在碑上,但不是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碑文這種體裁有文,有銘,又有序。立題時,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題為某某碑,或題為某某碑銘,或題為碑並序、銘並序之類,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題碑銘等字,直書文章題目了。
墓碑,是碑文的一種。這類碑文是讚頌死者的,贊其人,不涉及成神顯靈等怪事。寫這類文章,往往溢美過譽。中國文學史上有兩個寫墓碑的大師,一個是漢朝的蔡邕,一個是唐朝的韓愈。蔡邕曾對盧子乾、馬日碑說:"吾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慚容,唯郭有道無愧於色矣!"因為只有《郭泰碑》是頌當其人的,其它的碑文則都頌非其人,可見他作墓碑大多是對人溢美過譽的。韓愈撰《柳子厚墓志銘》,轉彎抹角地批評柳宗元參加王叔文改革集團一事。這批評雖然全是出於韓愈保守的個人偏見,很不持平,但是,作為碑文,他採用褒貶兼用的方法,打破只稱人之善、不稱人缺點的傳統做法,卻是值得提倡的。總之,不管褒也罷,貶也罷,以不失實為貴,以公允持平為美。
古人的墓碑、墓誌都有定製。碑多是長方形,螭首龜趺。碑頭用篆體書寫某朝某官某人墓碑,叫做"篆額"。墓誌較小,多為方形,刻石加蓋,上寫某官某人墓誌,叫做"書蓋"。有了"篆額"和"書蓋",碑文、志文的前面就不必再刻題目了。
墓碑文的題目。稱墓碑銘並序的,是先序,次碑,後銘;稱墓志銘並序的,先序,次志,後銘;稱墓誌或墓碑的,有志或有碑而無銘;稱墓銘的,有銘而無志;也有雖只名志或碑,卻各項都具備的。
墓碑文的體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文章著作、逝世時間,然後是某年某月葬於某地,最後是銘文。墓誌的內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貫、行為事跡、年壽、逝世年月、子孫大略、葬時、葬地,最後是銘文。銘文是總括性的贊語,多為韻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騷體都行。墓碑、墓誌所包括內容大體相同,只是志求簡明而碑尚豐麗
碑文自古以來,在形式上可以說不拘一格,下面僅就格式相對穩定的幾種常用碑文的寫作作一簡單介紹。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
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
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
(二)墓志銘
墓志銘常常由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種名組成。如《柳子厚墓志銘》。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銘正文內容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要簡單介紹死者的主要生平經歷;二是要評價死者主要的成就業績及其社會價值;三是要寫出立碑的意義,同時對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註明立碑的單位名稱、撰文者姓名,同時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銘立碑單位名稱或撰文者個人姓名已寫在標題下,所以落款只註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頌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絕跡,但今天為了表彰一些先進的個人,比如捐資建校等也會立碑以紀念,這可以稱作當代功德碑。這類功德碑通常也有標題、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稱謂和文種名稱構成。如《某某先生捐資建校紀念碑》。
2.正文
正文敘述在何時、何地、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麼好人好事,同時正文也要闡明立碑單位或個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稱或姓名,並署明立碑日期。
墓志銘乃文體名。包括志和銘兩個部分。志多用散文記,敘死者姓氏、籍貫、生平等。銘則用韻文來寫作全篇,是對死者的讚揚、悼念或安慰之詞。當然,也有只用碑誌或碑名的。眾多名人的墓志銘都寓意雋永,妙趣橫生,可以說“碑如其人”了。
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的紀念碑近年落成,碑的外形為阿拉伯數字“1”與“2”疊加在一起,象徵著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所取得的(1+2)的重大突破;在底座的黑色臥碑上鐫刻著被國際數學界命名的“陳氏定理”。
中國著名書法家、北京師範大學著名教授啟功,在66歲時自撰的墓志銘詼諧生動,讓人過目難忘:“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臉微圓,皮欠厚。妻子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墓碑上刻的是他自己撰的碑文:“睡在這裡的是一個愛自然和真理的人。”
英國當代文豪蕭伯納,視死亡如同葉落歸根一樣自然。他一直活到94歲,墓碑上風趣地寫道:“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一定會發生的。”
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銘十分簡單、寓哀於諧:“恕我不起來了!”
1873年,英國人欣克斯利用無窮級數的方法,將π值計算到小數點後707位數字。這一工作幾乎耗費了他畢生的時間和精力,後人敬仰他追求科學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在他的墓碑上鐫刻著π的小數點後707位數字,以紀念他的功勞。
英國大數學家麥克勞林的墓碑上鐫刻著“承蒙牛頓推薦”幾個字,深表他對發現和培養他的“伯樂”——牛頓的無限敬仰和衷心愛戴之情。
美國電影明星瑪麗蓮·夢露的墓志銘是:“37、22、35,RI.P”,看來似乎簡明,卻留下了一個謎,該謎底最終被夢露研究會解開:3個數字分別是夢露的胸腰臀三圍的英寸數,表明死者生前的愛美之心。
中外古今,很多人臨終前都希望聘請到一位文筆流暢的文學家給自己寫墓誌;希望能寫些漂亮的詞藻為自己歌功頌德,以為這樣就能死而無“憾”。但世界上也有一些偉大的人物,儘管他們對人類的貢獻是那樣的大,臨終前卻要求人們把墓誌寫得愈平凡、愈簡單愈好。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臨終前告訴給他寫墓誌的人,只在墓碑上寫:“艾薩克·牛頓,一個海邊拾貝殼的孩童”。美國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臨終前囑咐,在他的墓碑上只寫:“印刷工人班傑明·富蘭克林”。我國唐代的武則天,臨終前對宮臣們說:“不要為我寫墓誌,我的墓誌留待後人去寫。”英國偉大作家狄更斯臨終時,英國人民要把他一生的功績刻在墓碑上,而他卻說:“我要求我的墓誌寫得非常簡單,墓碑上只寫查爾斯·狄更斯,除此以外,不要再寫什麼。”據說,創造“相對論”學說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臨終前有一大筆財產,他沒有把這筆財產留給兒子,而是吩咐律師在他死後埋在他的公墓里,墓碑上這樣寫:艾伯特·愛因斯坦名字下面是一道有關相對論的問題。並註明,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誰就可以獲得這筆財產。另外,不妨看一下19世紀蘇格蘭偉大作家史迪文森給他的一位朋友所寫的一段富有哲理的墓誌。他這樣寫道:“你的儀表使我的朋友心悅,也使我欣慰。我曾經仔細注意過你在不平凡遭遇中的行為,也曾研究過你是如何承受了損失而視之為兒戲。當請你去赴湯蹈火的時候,你卻像赴宴似的欣然應命。”最後,抄錄一段別有味道的“墓誌”,它是為軍隊里一頭驢子寫的。由於這頭驢子的“馴養無素”和它那種“目無長官”的脾氣,在它遇難後,軍官們特意給它題了墓誌:“下面安睡著我們的麥吉(驢名),在她的一生中,曾踢了一位將軍,兩位上校,4位少校,10名上尉,24名中尉,40名上士,220名士兵,最後,她踢上了一顆炸彈,不幸以身殉職。”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墓志銘,是莎士比亞《暴風雪》中的詩句:他並沒有消失什麼不過感受了一次海水的變幻化成了富麗珍奇的瑰寶英國詩人濟慈,生前為自己撰寫了墓志銘:這裡躺著一個人他的名字是寫在水上的義大利畫家拉菲爾的墓上刻著這樣的話:活著,大自然害怕他會勝過自己的工作;死了,她又害怕自己也會死亡。美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富蘭克林的墓志銘有二,其一是:從蒼天處取得閃電從暴君處取得民權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的墓志銘中刻有這樣的話:他幾乎神一般的思維力,最先說明了行星的運動和圖象、彗星和軌道和大海的潮汐。歡樂吧,人們!在你們中間存在著點綴人類得的珍品。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墓碑上,刻著本人生前寫的銘:活著,愛過,寫過碑文,是指刻在豎石上的文字。這種文字是專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雖刻在碑上,但不是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碑文這種體裁有文,有銘,又有序。立題時,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題為某某碑,或題為某某碑銘,或題為碑並序、銘並序之類,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題碑銘等字,直書文章題目了。
墓碑,是碑文的一種。這類碑文是讚頌死者的,贊其人,不涉及成神顯靈等怪事。寫這類文章,往往溢美過譽。中國文學史上有兩個寫墓碑的大師,一個是漢朝的蔡邕,一個是唐朝的韓愈。蔡邕曾對盧子乾、馬日碑說:"吾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慚容,唯郭有道無愧於色矣!"因為只有《郭泰碑》是頌當其人的,其它的碑文則都頌非其人,可見他作墓碑大多是對人溢美過譽的。韓愈撰《柳子厚墓志銘》,轉彎抹角地批評柳宗元參加王叔文改革集團一事。這批評雖然全是出於韓愈保守的個人偏見,很不持平,但是,作為碑文,他採用褒貶兼用的方法,打破只稱人之善、不稱人缺點的傳統做法,卻是值得提倡的。總之,不管褒也罷,貶也罷,以不失實為貴,以公允持平為美。
古人的墓碑、墓誌都有定製。碑多是長方形,螭首龜趺。碑頭用篆體書寫某朝某官某人墓碑,叫做"篆額"。墓誌較小,多為方形,刻石加蓋,上寫某官某人墓誌,叫做"書蓋"。有了"篆額"和"書蓋",碑文、志文的前面就不必再刻題目了。
墓碑文的題目。稱墓碑銘並序的,是先序,次碑,後銘;稱墓志銘並序的,先序,次志,後銘;稱墓誌或墓碑的,有志或有碑而無銘;稱墓銘的,有銘而無志;也有雖只名志或碑,卻各項都具備的。
墓碑文的體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文章著作、逝世時間,然後是某年某月葬於某地,最後是銘文。墓誌的內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貫、行為事跡、年壽、逝世年月、子孫大略、葬時、葬地,最後是銘文。銘文是總括性的贊語,多為韻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騷體都行。墓碑、墓誌所包括內容大體相同,只是志求簡明而碑尚豐麗。
碑文自古以來,在形式上可以說不拘一格,下面僅就格式相對穩定的幾種常用碑文的寫作作一簡單介紹。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
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
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
(二)墓志銘
墓志銘常常由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種名組成。如《柳子厚墓志銘》。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銘正文內容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要簡單介紹死者的主要生平經歷;二是要評價死者主要的成就業績及其社會價值;三是要寫出立碑的意義,同時對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註明立碑的單位名稱、撰文者姓名,同時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銘立碑單位名稱或撰文者個人姓名已寫在標題下,所以落款只註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頌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絕跡,但今天為了表彰一些先進的個人,比如捐資建校等也會立碑以紀念,這可以稱作當代功德碑。這類功德碑通常也有標題、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稱謂和文種名稱構成。如《某某先生捐資建校紀念碑》。
2.正文
正文敘述在何時、何地、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麼好人好事,同時正文也要闡明立碑單位或個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稱或姓名,並署明立碑日期。
墓志銘乃文體名。包括志和銘兩個部分。志多用散文記,敘死者姓氏、籍貫、生平等。銘則用韻文來寫作全篇,是對死者的讚揚、悼念或安慰之詞。當然,也有只用碑誌或碑名的。眾多名人的墓志銘都寓意雋永,妙趣橫生,可以說“碑如其人”了。
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的紀念碑近年落成,碑的外形為阿拉伯數字“1”與“2”疊加在一起,象徵著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所取得的(1+2)的重大突破;在底座的黑色臥碑上鐫刻著被國際數學界命名的“陳氏定理”。
中國著名書法家、北京師範大學著名教授啟功,在66歲時自撰的墓志銘詼諧生動,讓人過目難忘:“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臉微圓,皮欠厚。妻子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墓碑上刻的是他自己撰的碑文:“睡在這裡的是一個愛自然和真理的人。”
英國當代文豪蕭伯納,視死亡如同葉落歸根一樣自然。他一直活到94歲,墓碑上風趣地寫道:“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一定會發生的。”
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銘十分簡單、寓哀於諧:“恕我不起來了!”
1873年,英國人欣克斯利用無窮級數的方法,將π值計算到小數點後707位數字。這一工作幾乎耗費了他畢生的時間和精力,後人敬仰他追求科學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在他的墓碑上鐫刻著π的小數點後707位數字,以紀念他的功勞。
英國大數學家麥克勞林的墓碑上鐫刻著“承蒙牛頓推薦”幾個字,深表他對發現和培養他的“伯樂”——牛頓的無限敬仰和衷心愛戴之情。
美國電影明星瑪麗蓮·夢露的墓志銘是:“37、22、35,RI.P”,看來似乎簡明,卻留下了一個謎,該謎底最終被夢露研究會解開:3個數字分別是夢露的胸腰臀三圍的英寸數,表明死者生前的愛美之心。
中外古今,很多人臨終前都希望聘請到一位文筆流暢的文學家給自己寫墓誌;希望能寫些漂亮的詞藻為自己歌功頌德,以為這樣就能死而無“憾”。但世界上也有一些偉大的人物,儘管他們對人類的貢獻是那樣的大,臨終前卻要求人們把墓誌寫得愈平凡、愈簡單愈好。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臨終前告訴給他寫墓誌的人,只在墓碑上寫:“艾薩克·牛頓,一個海邊拾貝殼的孩童”。美國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臨終前囑咐,在他的墓碑上只寫:“印刷工人班傑明·富蘭克林”。我國唐代的武則天,臨終前對宮臣們說:“不要為我寫墓誌,我的墓誌留待後人去寫。”英國偉大作家狄更斯臨終時,英國人民要把他一生的功績刻在墓碑上,而他卻說:“我要求我的墓誌寫得非常簡單,墓碑上只寫查爾斯·狄更斯,除此以外,不要再寫什麼。”據說,創造“相對論”學說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臨終前有一大筆財產,他沒有把這筆財產留給兒子,而是吩咐律師在他死後埋在他的公墓里,墓碑上這樣寫:艾伯特·愛因斯坦名字下面是一道有關相對論的問題。並註明,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誰就可以獲得這筆財產。另外,不妨看一下19世紀蘇格蘭偉大作家史迪文森給他的一位朋友所寫的一段富有哲理的墓誌。他這樣寫道:“你的儀表使我的朋友心悅,也使我欣慰。我曾經仔細注意過你在不平凡遭遇中的行為,也曾研究過你是如何承受了損失而視之為兒戲。當請你去赴湯蹈火的時候,你卻像赴宴似的欣然應命。”最後,抄錄一段別有味道的“墓誌”,它是為軍隊里一頭驢子寫的。由於這頭驢子的“馴養無素”和它那種“目無長官”的脾氣,在它遇難後,軍官們特意給它題了墓誌:“下面安睡著我們的麥吉(驢名),在她的一生中,曾踢了一位將軍,兩位上校,4位少校,10名上尉,24名中尉,40名上士,220名士兵,最後,她踢上了一顆炸彈,不幸以身殉職。”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墓志銘,是莎士比亞《暴風雪》中的詩句:他並沒有消失什麼不過感受了一次海水的變幻化成了富麗珍奇的瑰寶英國詩人濟慈,生前為自己撰寫了墓志銘:這裡躺著一個人他的名字是寫在水上的義大利畫家拉菲爾的墓上刻著這樣的話:活著,大自然害怕他會勝過自己的工作;死了,她又害怕自己也會死亡。美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富蘭克林的墓志銘有二,其一是:從蒼天處取得閃電從暴君處取得民權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的墓志銘中刻有這樣的話:他幾乎神一般的思維力,最先說明了行星的運動和圖象、彗星和軌道和大海的潮汐。歡樂吧,人們!在你們中間存在著點綴人類得的珍品。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墓碑上,刻著本人生前寫的銘:活著,愛過,寫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