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鴻秋·功名萬里忙如燕

塞鴻秋·功名萬里忙如燕是元代作者薛昂夫的散曲,該曲之意,即在諷刺這種口是心非、表面斯文的假象。開頭以四個比喻,生動地勾畫出官迷、政客們的可鄙形象,這些痴迷於仕宦之途的可憐蟲們,投機鑽營,蠅營狗苟,人格喪盡,知識分子所應有的氣度和尊嚴,在他們那裡已經蕩然無存。但正當他們為富貴功名而奔波勞碌的時候,青春已“流如電”般悄然逝去,兩鬢已經斑白。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塞鴻秋·功名萬里忙如燕

創作年代:元代

作者:薛昂夫

作品體裁:散曲

作品原文

功名萬里忙如燕①,

斯文一脈微如線②。

光陰寸隙流如電③,

風霜兩鬢白如練④。

盡道便休官⑤,

林下何曾見?

至今寂寞彭澤縣⑥。

作品注釋

①“功名”句:為了功名,整天像銜泥築巢的燕子一樣忙碌。

②“斯文”句:士子品格清高,文雅脫俗的傳統,已微弱如線。比喻那些苟苟營營於功名利祿的人已把人格喪盡。

③“光陰”句:時間像白駒過隙,又如電光石火,轉瞬即逝。

④“風霜”句:飽經風霜的兩鬢白得如素練一樣。練:潔白的絲絹。

⑤“盡道”二句:都說就要辭官歸隱,可在林下哪裡見到了?此是化用唐代靈沏和尚的詩句:“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⑥“至今”句:直到現在也只有彭澤縣令陶淵明孤獨地辭官退隱而已。寂寞:此處指孤獨、孤單。

作品賞析

志在廟廊,以濟世為己任與心在山林,以隱逸為高志,是人格“互補”的兩個側面,所謂“出儒入道”,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即指此。但從根本上說,“兼濟”則是其主導方面,“獨善”則是“兼濟”不成後痛苦的自慰和解脫。對不少等而下之的文人來說,“兼濟”又成了追官逐利的藉口,“歸隱”則又成“終南捷徑”或故作風雅的表面文章。該曲之意,即在諷刺這種口是心非、表面斯文的假象。開頭以四個比喻,生動地勾畫出官迷、政客們的可鄙形象,這些痴迷於仕宦之途的可憐蟲們,投機鑽營,蠅營狗苟,人格喪盡,知識分子所應有的氣度和尊嚴,在他們那裡已經蕩然無存。但正當他們為富貴功名而奔波勞碌的時候,青春已“流如電”般悄然逝去,兩鬢已經斑白。但恰恰是這些卑鄙猥瑣的小人,裝扮出一副清高脫俗的樣子,“盡道便休官!”這只是他們故作高致、以退為進的“終南捷徑”。“盡道”二字極為冷峻,說盡了世道人心,帶有強烈的嘲諷之意。結句“至今寂寞彭澤縣”為全曲點睛之筆,一語揭出曲之命意所在,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們的口是心非,撕去了他們的偽裝,“寂寞”二字下得極巧,與開篇“忙如燕”遙相呼應,兩相對比,活畫出官場競逐,如蠅嗜血者的真面目,使高唱歸隱者原形畢露。

作者簡介

薛昂夫(1267—1359),元代散曲家。回鶻(即今維吾爾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為姓。先世內遷,居懷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陽)。祖、父皆封覃國公。漢姓為馬,又字九皋,故亦稱馬昂夫、馬九皋。據趙孟頫《薛昂夫詩集序》(《松雪齋文集》),他曾執弟子禮於劉辰翁(1234~1297)門下。歷官江西省令史,僉典瑞院事、太平路總管、衢州路總管等職。薛昂夫善篆書,有詩名,詩集已佚。詩作存於《皇元風雅後集》、《元詩選》等集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