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文體

《報章文體》是指比較通俗淺白的文體,發明人是王韜。後來梁啓超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確立了”報章文“

形成

維新派的辦報活動對我國近代新聞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其中之一是創造了報章新文體,影響了一代文風。所謂“報章文體”,時指出現在報刊之上,不同於桐城派古文的一種比較通俗淺近的文體。這種文體首先是王韜在《循環日報》上運用,但沒有形成氣候。甲午戰爭後,中國社會醞釀著大變革。這種束縛人們思想的舊文體,已經無法表達維新派要求變革的激情;同時西方的新思想、新知識、新名詞大量湧進,舊文體文言文已經不能適應介紹新知、新學的需要。於是一種新的報章文體應運而生。

特點

這種文體的特點表現為:半文半白,平易暢達,筆鋒常帶感是指出現在報刊上,不同於當時流行文壇的桐城派古文的,比較通俗淺白的文體。有時還加以口語和外來語。這種文體以梁啓超在《時務報》上運用的最有影響,因此又稱為“時務文體”,後因他在《新民叢報》上運用的更加嫻熟,又稱“新民文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