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曉峰

報曉峰

報曉峰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它是雞公山的主景之一,因為酷似一隻引頸啼鳴的雄雞而得名,海拔約765米,峰上氣候涼爽,風景優美。

基本信息

簡介

報曉峰報曉峰
報曉峰,亦名雞公頭、雞頭石。海撥744.4米,位於河南省境內,在群峰間突兀撥起,唯一的一條登山路從峰北側繞向西面盤鏇而上,十分險陡。該峰從谷底聳起,周圍群山環抱,鋪青疊翠,奇花異草點綴其間,風景秀麗如畫。

由來

報曉峰是燕山期花崗岩體在地殼上升過程中出露地面,經長期風化剝蝕而成。相對高度120米,頂端岩石後部似搖動下垂的雄雞巨冠,巨冠之下利嘴前伸,脖頸高昂向東,中部岩石風化嚴重,岩體斑駁嶙峋,其上有松樹花草點綴似金雞華狀的羽毛,整個峰石,宛如一隻引頸報曉的金雞,栩栩如生,形態奇美。故名報曉峰。

頂峰景色

天下第一雞天下第一雞
登上峰頂,全山風貌一覽無餘,而且涼風陣陣,特別清爽,所以報曉峰的山腳下題有一首詩為“慢上雞公山,快登報曉峰,這邊風景好,暑夏有秋風”,可以說是它的寫照了,雞公山就是因為這座山峰而得名的,而報曉峰就是雞公山的象徵,所以人們常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樣,若到了雞公山而不登報曉峰,那可就是一大遺憾了。半山腰有一石刻為“天下第一雞”,是雲南江川著名中醫李金碧所題。

傳說

傳說,天宮有一司晨神雞,專管天明報曉,時值雞公山鬧蝗蟲災害,玉皇大帝派司晨金雞下界捉蟲,神雞一夜辛勞吃盡蝗蟲,但卻忘了歸天司晨,當其引頸凱歌時,天已大亮,不能返回,遂化作一巨峰永留人間。

歷史遺蹟

還有一塊英文石刻“LONGLIVECHINA”意為“中華萬歲”,刻於1935年,刻字人於繩武是當年東北中學的學生,正值日軍侵略東北,隨部分學生流亡到雞公山,因不滿外國人瓜分中國的土地的侵略行為,在一個雨夜,手執鐵釺和鐵錘,一下一下鑿成了這行字,只所以刻成英文,就要讓雞公山所有的外國人都看得懂,都能感受到中國人不甘心作亡國奴、奮力抗爭的鬥志和氣概,於老解放後曾多次來山談起當時情景,仍老淚縱橫、感慨萬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