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日觀峰

泰山日觀峰

泰山日觀峰,山東省泰安市泰山遊覽名勝之一。位於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岩,因觀日出而聞名。相傳在峰巔西可望秦,南可望越,故又稱秦觀峰、越觀峰。觀日長廊全長30米,亭廊銜接,似仙閣矗立,鮮艷奪目。拱北石又名觀海石。石長 6.5米,北西8度,與地面夾角30度。登臨其上可盡賞旭日東升場面。李興祖詩:才聽天雞報曉聲,扶桑旭日以初明。蒼茫海氣連雲動,石上遊人別有情。

基本信息

名字由來

日觀峰位於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岩,因可觀日出而名。相傳在峰巔西可望秦,南可望越,故又稱秦觀峰、越觀峰。峰西側為唐宋封禪故址。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曾在此設壇祭天。《岱史》載,明洪武初,居民于山中得玉匣,內有玉簡16片,刻宋真宗祀泰山后土之文。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峰側被雨水衝出玉簡。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有人於峰側鑿石,得玉匣2個,閉封玉檢金繩,有宋真宗登封玉冊,共17簡,尺寸與《封禪儀》所載相同,巡撫阿里袞將其獻於朝廷。

觀日長廊全長30米,亭廊銜接,似仙閣矗立,鮮艷奪目。拱北石又名觀海石。石長6.5米,北西8度,與地面夾角30度。登臨其上可盡賞旭日東升場面。李興祖詩:才聽天雞報曉聲,扶桑旭日以初明。蒼茫海氣連雲動,石上遊人別有情。

歷史記載

明代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日觀峰下曾因大雨而衝出玉簡;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石匠在日觀峰側鑿石時,得到兩個玉匣,各緘以檢金繩,其一是宋真宗登封玉冊。日觀峰東北面有條似圓又扁的巨石長長地橫出,斜刺青天,顯示了巍巍泰山的堅強力度與陽剛之氣。

觀峰石刻遍布,如“俯察萬類”、“目盡長空”等。峰東側有觀日長廊,全長30餘米。亭廊相接,似仙閣矗立,鮮艷奪目。峰北有巨石長長橫出,斜刺青天,俗稱探海石。登石可朝觀日出,暮賞彩雲。此石今已成為泰山的重要標誌。

景點介紹

日觀峰景點 日觀峰景點

日觀峰位於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岩,因可觀日出而名。相傳在峰巔西可望秦,南可望越,故又稱秦觀峰、越觀峰。

峰西側為唐宋封禪故址。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曾在此設壇祭天。《岱史》載,明洪武初,居民于山中得玉匣,內有玉簡16片,刻宋真宗祀泰山后土之文。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峰側被雨水衝出玉簡。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有人於峰側鑿石,得玉匣2個,閉封玉檢金繩,有宋真宗登封玉冊,共17簡,尺寸與《封禪儀》所載相同,巡撫阿里袞將其獻於朝廷。

峰頂舊有迎旭亭,民國年間建泰山氣象站。1984年在東側依崖而築觀日長廊,全長30米,亭廊銜接,似仙閣矗立,鮮艷奪目。

峰北有巨石橫出,名拱北石,又名探海石。石長6.5米,北西8度,與地面夾角為30度。上有“絕妙”、“船石岩”、“醉石”及明人題名等刻。登臨其上可盡賞旭日東升的壯麗場面,亦可晴覽山色、陰觀雲海。李興祖詩:“才聽天雞報曉聲,扶桑旭日已初明。蒼茫海氣連雲動,石上遊人別有情。”

峰周圍有臧克家“與天地永大”、方毅“雄峙東海”、劉海粟“雲海”、陳毅“泰岳高聳萬山叢”等新刻。

峰東為東天門,雙石如門。又東為伏虎門,峽口陡險。下為鷹愁澗,水東北流,入洗鶴灣。澗東岸北崖古洞深敞,名清靜石屋,元初女道冠孫清靜曾在此修真。此處川林僻曠,塵跡罕至,俗呼仙人場。其北為空明山,中穴通明,午時日光穿照。

相關作品

登泰山日觀峰

(宋)梅堯臣

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金熔。

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

正視刺我目,攢集如劍鋒。

照曜萬物興,磨滅萬物凶。

草木既無命,必聞石間松。

當時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苟不遇,抱簡誦六龍。

【注釋】 1、日觀峰:山東遊覽名勝。位於玉皇頂東南,古稱介丘岩,因觀日出而聞名。觀日長廊全長30米,亭廊銜接,似仙閣矗立,鮮艷奪目。拱北石又名觀海石。石長 6.5米,北西8度,與地面夾角30度。登臨其上可盡賞旭日東升場面。(詳見百科”日觀峰“)

2、隨:隨著

3、苟:如果

4、六龍 :

1.謂《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孔穎達 疏:“乾元乃統天之義,言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六龍即六位之龍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謂之六位也。”

2.指太陽。神話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 為御者。 漢 劉向 《九嘆·遠遊》:“貫澒濛以東朅兮,維六龍於扶桑。” 晉 郭璞 《遊仙詩》:“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謝。時變感人思,已秋復願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詩:“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詠懷》:“六龍匿西山,濛汜揚頹波。”

3.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龍,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漢 劉歆 《述初賦》:“揔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金鰲山》:“少焉,千乘萬騎畢集,始知為六龍臨幸。” 吳梅 《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詩:“六龍曾此駐雲車,何處重尋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後賢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號曰六龍。”《晉書·溫羨傳》:“父 恭 , 濟南 太守,兄弟六人並知名於世,號曰六龍。”《晉書·卞壼傳》:“父 粹 ,以清辯鑑察稱。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 卞氏 六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