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寨鎮

埔寨鎮

埔寨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地處縣境南端,距縣城 13 千米 ,東南面與揭東縣的龍尾鎮、玉湖鎮相鄰,西與揭西縣五經富鎮、五經富大洋鄉及豐順縣八鄉山鎮接壤,北與豐順縣湯南鎮、湯西鎮交界。總面積 95.38 平方公里。轄埔南、埔北、塔下、茅園、萬安、橫坑、學楓、采芝、埔西9 個村委會和1 個居委會,46 個村民小組。2002年以來,在埔寨鎮北部規劃建設了“黃埔產業園”,是豐順縣第二個工業園。 轄9個村和1個社區,2007年全鎮共有44415人。

基本信息

位置面積

埔寨鎮位於豐順縣南端,距縣城13千米,東南面與揭東縣的龍尾鎮、玉湖鎮相鄰,西與揭西縣的五經富鎮、五經富大洋鄉及本縣的八鄉鎮接壤,北與本縣的湯南鎮、湯西鎮交界。總面積95.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175畝,其中:水田13695畝,旱地6840畝,人均耕地0.496畝,山地面積74120畝,人均山地1.824畝。鎮政府設在埔北村新街。

自然環境

鎮內溪流縱橫交錯,四周群山環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暖和,光照充足。礦藏資源豐富,主要有鐵礦、錫礦、稀土礦、高嶺土、花崗石、石墨等,都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

政區人口

埔寨火龍 埔寨火龍

鎮行政區轄埔南、埔北、塔下、茅園、萬安、橫坑、學楓、采芝、埔西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46個村民小組,全鎮共有有7284戶,41858人,其中農業人口40337人,非農業人口1521人。 2006年全鎮共有44267人,2007年全鎮共有44415人。

2013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埔寨鎮下轄: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
代碼城鄉分類名稱
441423106199121埔龍社區居委會
441423106200122埔南村委會
441423106201121埔北村委會
441423106202220塔下村委會
441423106203220茅園村委會
441423106204220萬安村委會
441423106205220橫坑村委會
441423106206220學楓村委會
441423106207220采芝村委會
441423106208220埔西村委會

經濟狀況

2001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按當年價)20469萬元,其中工農業總產值17044萬元,占社會總產值83.3%;鄉鎮企業總收入5784萬元。2001年,鎮被省評為“水產養殖百強鎮”,鎮統計組被市評為連續五年工作先進集體。

埔寨火龍果 埔寨火龍果

農業:埔寨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蔗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木茨、魚藤、菸草等,主要水果有 龍眼 荔枝 青欖 青棗 火龍果等。全鎮糧食種植面積30895畝,總產12617噸;“三高”農業面積13181畝,其中魚塘3556畝,建立5-10畝小莊園275個,百頭養豬大戶102戶;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木茨、魚藤、菸草、甜竹筍等;水果面積9130畝,主要有龍眼、荔枝、青欖、青棗、柑等;全年總量養豬37000頭,出欄20500頭;2001年農村人均收入3393元。

鄉鎮企業:積極鼓勵具有一定規模技術力量和生產設備的泰豐鋼廠、鎖頭廠、豆奶廠、醫藥橡膠廠等企業加大投入,提高效益,2001年實現鄉鎮企業總收入5784萬元,稅利204萬元。

2006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29623萬元,比上年增長19%;其中工農業總產值達23439萬元,比增9.2%;鄉鎮企業總產值達9913萬元,比增28.7%,農村人均純收入達3655元,比增0.7%。2007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34355萬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工農業總產值28559萬元,比增22%,鄉鎮企業總產值12125萬元,比增22%,農村人均純收入3733.7元,比增2.2%。

農業:該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主要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養雞、甜竹筍、甜玉米、青蒿等農業產業,到2007年,全鎮有養雞場150多家,年出產肉雞約360多萬隻,產值7800多萬元;甜玉米全年種植1000多畝,畝產值2500多元;全年種植青蒿1145畝,畝產值1000多元;甜竹筍400多畝,產值40多萬元。同時繼續抓好淡水養魚、青欖、龍眼、荔枝等傳統產業,全鎮有漁塘4500多畝。

工業: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貫徹落實“工業梅州”和縣域經濟建設的重大決策,以縣建設我鎮工業走廊和工業園二期開發為契機,總體規劃開發8000畝,積極招商引資,2007年共引入佳豐木製品廠、寶豐球團礦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投資總額達3.5億多元。已建成投產的有佳豐木製品廠,年產值1200多萬元,解決勞動就業500多人。

基礎設施

鎮黨委緊緊圍繞“加快‘三化’進程,構建和諧農村”的工作思路,認真抓好基礎設施和辦公條件的建設。我鎮積極配合上級部門做好S224線縣工業園至埔寨路段的水泥路面擴寬改造工程,埔寨塔下至埔農段(9.52公里)改造已基本完成征地拆遷並進入路基擴寬,極大地改善我鎮的交通狀況和投資環境。同時改造采芝村至萬安村的公路建設。

交通通信

埔寨鎮位於“兩市三縣”的交界處,距206國道線13千米,省道S224線縱貫全鎮,全鎮9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公路”。全鎮已建成25個電話村,最邊遠(距鎮28千米)的湖仔村也開通了電話。一年來,共投入200多萬元,完成省線S224線的改造工程4千米及部分村道及經濟線路的改造16千米,實現該鎮村村通公路,公路鋪上水泥硬底化,四通八達,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最佳化了投資環境,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有較大發展。電信支局安裝容量為5000門的光纖線路程控通訊系統,全鎮日前擁有程控電話3350部,建有4個行動電話發射塔。

財政金融

2001年,鎮級財政收入148萬元,年末儲蓄存款餘額860萬元,戶平1181元。

文教衛生

橫經國小 橫經國小

全鎮有文化室10間,老人活動室4間,文化大樓一座,有線電視站和衛星地面接收站各2個。全鎮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國小15所;在校中學生1960人,小學生4040人;幼稚園6間,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埔寨鎮深入貫徹“優先發展教育”方針,加快教育事業的發展步伐,鞏固和發展“普九”成果;新建三友聯中科學樓、采芝、萬安國小教學樓共2720平方米,中心國小、埔南國小、龍泉中學分別配置了電腦室,使教學條件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積極開展民眾性的“燒龍”等文藝體育活動,2000年埔寨鎮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光榮稱號。醫療網點遍布全鎮,有衛生院1間,各村均設有衛生站;鎮衛生院不斷完善醫療設施,技術水平和護理質量不斷提高。

計畫生育工作有了新的進展,2007年鎮黨委、政府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和落實“一票否決”制度,落實鎮村幹部包戶責任制。堅持開展經常性工作和集中服務活動相結合的措施,狠抓“四術”落實。全年落實“四術”510例,結紮147例(其中純二女結紮45例),放環356例(其中一孩放環355例)。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43‰,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23‰,基本達到上級計生考核要求。

黨建工作

鎮委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把黨建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把它當作做好各項工作中的關鍵來抓,圍繞“六好黨委”標準,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始終堅持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全年共發展黨員20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5名,黨費收繳11122元。2000年,埔寨鎮黨委被縣委評為“六好黨委”。

文明建設

在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加大精神文明建設力度,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各項事業中堅持兩個文明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著力提高全民素質,深入開展文明系列競賽活動。全鎮創建文明村41個,文明單位47個,安全文明小區6個。埔寨鎮積極開展“四五”普法活動,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和決策法制化、規範化,加強政法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政法隊伍業務素質和執法能力,以確保社會穩定,2001年被市評為連續5年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2001年,鎮被市評為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單位。埔寨鎮興建了計生綜合大樓,並完善了配套設施,對九個行政村的計生服務室等設施進行完善,使得每個村委有“三欄”、“二室”、“一校”,使“三為主”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全年共完成“四術”838例,其中結紮322例,人口出生率為12.52%0,自然增長率8.28%0,2001年經市考核達標。

華僑台胞

埔寨鎮是著名僑鄉,全鎮約有32%的居民是僑屬。旅居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和外籍華人約2萬人,他們在教育、衛生、交通等公益事業上共捐資130萬元,為埔寨鎮的建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領導機構

黨政領導及分工

謝定雄(黨委副書記、鎮長)負責鎮政府全面工作,主管鎮經濟建設工作、計畫生育工作;朱耀輝(黨委書記、人大主席)負責鎮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張振華(黨委副書記)兼任社會維穩辦主任,分管政法、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維穩辦公室、關工委、工會、交通、公路等工作;

謝志偉(人大專職副主席)分管人大辦、生豬等工作;

鄒耀山(黨委委員、副鎮長)兼任財政結算服務中心主任,分管財政、安全生產、勞保等工作;

馮豐足(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分管武裝、人防、民兵、消防安全、統計、經管等工作;

吳洪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兼任社會事務辦主任,分管紀檢、監察、政務公開、民政、合作醫療等工作;

陳鵬峰(黨委委員)分管計畫生育、衛生、食品藥品監督等工作;

盧錦山(黨委委員)兼任經濟發展辦主任,分管宣傳、科技、教育、文廣、體育、僑務、統戰、婦聯等工作;

張偉錚(黨委委員)兼任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分管農業服務中心、電站等工作;

陳志國(黨委委員)分管組織、黨政辦、應急、信訪、檔案、保密等工作

杜卓賢(副鎮長)分管國土資源、園區建設、規劃建設、環保、旅遊等工作;

張錫林(副鎮長)分管質監、企業、共青團、物價、環境衛生、扶貧等工作。

機構設定

內設機構(五大辦、六大中心)

(一)、綜合性辦公室

1、黨政辦公室(加掛鎮人大辦公室牌子)

負責鎮黨委(含紀檢監察)、人大、政府以及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團組織的各項日常工作,負責黨團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組織、機構編制、宣傳工作;做好統計、資料、保密、文檔、收發工作;負責抓好國防教育、兵役、民兵、統戰僑務和民族宗教工作;負責協調各綜合性辦公室之間的工作關係和各項中心工作;完成鎮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2、經濟事務辦公室(加掛農業事務辦公室牌子)

負責鎮經濟建設的發展規劃,具體承擔工業、農業、林業、水利、扶貧開發和第三產業發展規劃、經濟結構調整、項目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基本農田保護區和農業經濟發展的管理;負責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減輕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實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含水產養殖技術)推廣和動物防疫、檢疫、疫情監測工作;負責林業管理,做好護林防火和山林撫育綠化工作;負責做好水利設施規劃建設和防旱、防澇、防風、防低溫雨雪冰凍管理工作;負責做好現代農業機械的推廣和運用管理工作;負責協調財稅、物價、交通、糧食、供銷等部門的管理工作;負責招商引資工作;負責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工作;協調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其他工作;完成鎮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3、社會事務辦公室(加掛社會保障事務辦公室、公共事務辦公室牌子)

負責鎮村規劃建設、環境衛生治理和環境保護,負責鎮、村基礎設施和鎮公共事業的建設維護管理工作;負責民政事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負責協調做好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廣播等工作;協助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相關工作,協調與社會事務相關的其他工作;完成鎮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4、衛生和人口計畫生育辦公室

負責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負責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負責做好各項衛生預防工作;負責宣傳黨和國家人口和計畫生育的方針、政策和有關規定,制定鎮人口和計畫生育宣傳教育計畫;負責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落實計畫生育的任務;完成鎮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5、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維穩辦公室(加掛安全生產監督辦公室牌子)

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信訪維穩工作,負責處理民眾來信和接待來訪,調解民事糾紛和處理相關涉農侵權工作;協調政法工作;負責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各項工作,協助土地、礦山、山林權屬糾紛調處和治理整頓工作;完成鎮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公益類事業單位

1、鎮發展服務中心

整合鎮企業辦公室、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及村鎮規劃建設等職責。

2、鎮農業服務中心

整合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水產技術推廣站、水利水電管理所、林業站、林業科技推廣站、農機站、畜牧獸醫站等職責。

3、鎮財政結算服務中心

整合鎮財政所除行政管理職責以外的職責。

4、鎮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整合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所、勞動保障事務所、勞動保障服務所等職責。

5、鎮文體服務中心

整合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等職責。

6、鎮衛生和人口計畫生育服務中心(掛鎮衛生院牌子,保留鎮衛生院原運作形式)

整合縣人口和計畫生育局下屬的鎮計畫生育辦公室、計畫生育服務所等職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