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農貿市場

一、項目簡介

1.項目名稱

雙峰縣城西農貿市場

2.項目性質特點

該項目由湖南億美投資有限公司負責開發,項目嚴格按照省、市2013年農貿場標準化市建設改造要求開展,符合縣城總體規劃和縣經開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開發內容包括服裝、文化花卉、百貨區、農機機電、五金交電區和水產區、蔬菜及製品區和畜產品區及其配套服務設施。
目前,我縣城西現有的農貿市場是一個不規範和占道經營的馬路市場,發展明顯滯後於城市規模的擴容和市民的生活需要,現在市場周圍人口密集,僅經開區就有常住人口近3.2萬人,市場每天的交易額約4000萬元。但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人口的集聚,現有農貿市場受場地限制,設施陳舊簡陋,缺乏現代化市場應有的質量檢測設備,已遠遠不能滿足周邊市民的需要,尤其是隨著西城雅園、藝芳小區二期、永豐新村等的建成,周圍的常住人口劇增,預計將輻射近10萬人的生活需求。為保證市民的食品安全,方便人民的日常生活,提升城市的市容市貌,因此雙峰縣城西農貿市場服務中心擬投資6250萬元建設布局科學、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管理規範化的城西農貿市場,為城西民眾營造安全、方便、公平、放心的消費環境。

二、項目位置

城西農貿市場地處雙峰縣經濟開發區320國道側,東面為迎賓路,南面為城中路(城市主幹道),西面為雙峰最大的工業園區,距西城雅園和雙峰汽車西站700m,北靠雙源安置區,可輻射的區域十分的廣。
綜合交通便捷性、輻射範圍廣闊、土地取得可能性、無疑新建市場的地理位置最優。

三、項目布局和規模

城西農貿市場項目將把農貿市場、各種建築用地、道路用地、綠化用地和公共設施等市場區、商業區和居住區的組合要素,有機的組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城西農貿市場的總占地面積7444.38m,總建築面積19427.23m,其中整體建築的負一層和第一層6500m為農產品交易市場,其他為配套的辦公用房和住宅用房,預計總投資額為6250萬。建成後的城西農貿市場分六層建築,第一層為市場功能區,二、三層為商戶門店,四、五、六層為部分門店倉庫、辦公管理區域和員工宿舍。改造升級後的市場主要經營蔬菜、水產、肉禽、水果、乾貨及日用百貨,據預測,市場改造後,基本能滿足周邊人口的市場需求,成交額在原市場來的基礎上可以翻一番。
市場主體建築為全框架、全現澆結構,可抗高等級地震;住宅建築南北朝向,樓房間距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日照滿足大寒日三小時以上要求,戶戶採光,日照充足,南北通風,冬暖夏涼;戶型設計方正實用、動靜分區、廚衛分離、客臥互不干擾。綠化率高,生活購物便捷,東西南北主次幹道四通八達,交通極其便利,商業發展潛力巨大。

四、興建背景分析

(一)、政府政策要求

1、根據國務院商務部和財務部《標準化菜市場設定與管理規範》(商商貿發〔2009〕29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1〕59號)等有關檔案精神的要求,從2009年起在各省市開展標準化菜市場示範工程,加大對城市老社區市場(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和新社區菜市場(農貿市場)的建設力度,著力培育一批環境整潔化、布局合理化、價格大眾化、商品品牌化、量器具統一化、設施人性化、消費安全化的標準化菜市場,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滿足消費者放心購菜和便利購菜的基本需求。
2、根據湖南省商務廳、湖南省財務廳《關於開展2012年度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的通知》(湘商建設〔2012〕134號)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湘政發〔2013〕11號)檔案精神,為搞活農村流通,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網路,打造促消費擴內需的新平台,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渠道,湖南省決定啟動為期三年的“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計畫”,在部分縣市區支持建設一批示範性農貿市場,逐步消除馬路市場。
3、《婁底市商務局、婁底市財政局檔案》和《婁底市加快推進流通產業發展四年(2012-2015)行動計畫》(婁辦〔2012〕70號)精神,要求漣源市、雙峰縣和新化縣的商務局和財務局將現代農產品流通試點項目、示範性農貿市場項目申報資料及時報送省商務廳參加項目評審,啟動農貿市場三年行動計畫,實施農產品市場提質升級。
4、根據《雙峰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完善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實施農產品市場提質升級工程,到2015年末,全面完成現場1個農產品批發市場、7個標準化菜市場和鄉鎮5個次批發市場、10個集貿市場的新建改造,逐步消除馬路市場,搭建農產品安全監管平台。打造特色商業專業市場,培育壯大現有的建材大市場、農機寄點大市場,建設物資市場、農資市場、木材市場、家電家私市場和汽車商貿服務城等一批專業市場。

(二)、現有市場問題諸多

城西現有的菜市場存在著以下問題:
1、現有的市場布局雜亂、狹窄
現有的菜市場原先並不是作為菜市場規劃的,因為城西區沒有菜市場,可購買新鮮蔬果肉食的超市規模太小,無法滿足城西居民的日常生活購菜需求才搭建的臨時市場。市場的布局都是一個個攤販們自己搭攤位,逐漸形成的,缺乏科學合理的布局,現在市場內部的過道十分的狹窄僅容兩人並肩走過,下雨天的市場呈現的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中雨的景象,居民買菜時十分不便。
2、沒有專門的市場管理部門。
由於缺乏市場管理部門,城西菜市場的進入門檻十分的低,現有市場的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沒有任何的檢測,攤位的布置和陳設十分的雜亂。
3、占道經營,影響車輛通行
由於市場布局不合理、市場的容積太小,許多流動攤販乾脆在馬路上擺攤,而市場對面就是交通和人流集中的汽車西站,這嚴重的影響到了車輛和人的通行,尤其是在購菜的三個尖峰時段。此外,有些買魚的攤販直接在馬路上宰魚,不可食用的部分直接丟棄在馬路上,市場十分的髒,衛生條件嚴重不達標,也極大地影響了人們對城西的印象。

(三)、城西擴容的要求

雙峰縣城正在構築“一心、兩帶、三園、五區”的商貿流通格局,以縣城區為中心;打造以320國道和婁雙大道為主線的產業經濟帶。2012年,隨著縣委政府各行政部門和機構辦公地點的搬遷,城西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作為進入雙峰縣城的大門,城西區的發展情況和容貌影響人們對雙峰的印象。城西正作為雙峰縣城重點發展區域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開發項目正一個個在落實。
城西現有的市場正位於這一心兩帶的交界處,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商貿流通格局的布局和建設。

(四)、市場需求擴張的要求

隨著雙峰縣城的政治中心位置的轉移,城西和繞城線的開發和發展十分的迅速。現有的菜市場已經無法滿足現有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基本購菜需求了,緊隨著工業園區的進一步發展,藝芳園商業區的正式建成、永豐新村的新住戶的遷入、顧家集團•歐亞達國際商貿城、華劍•紫金城的建成等,現有的菜市場遠遠滿足不了這不斷擴大的居民生活需求,如果不興建統一規劃、科學布局的城西農貿市場,附近居民的生活將十分的不便。
因此,經開區和經開新區的領導一致同意對撤銷現有的市場,另外擇址新建一個環境整潔化、布局合理化、價格大眾化、商品品牌化、量器具統一化、設施人性化、消費安全化的標準化菜市場。
(五)、新建市場選址優勢
新城西農貿市場的位於農機市場對面、五人民醫院隔壁,與原馬路市場相距僅200米,區位優勢明顯。

1、交通便利,輻射區域廣

城西農貿市場地處雙峰縣經濟開發區320國道側,東面為迎賓路,南面為城中路(城市主幹道),西面為雙峰最大的工業園區,東北向距西城雅園和雙峰汽車西站不過250m,與洛湛鐵路、上瑞高速亦相隔不超過5公路,北靠雙源安置區,四周現已形成商業流通和飲食圈,日平均人流量達20萬人次,常住人口超過4萬,可輻射的區域十分的廣。

2、施工干擾少
新市場建設場地與居民用房有適當的間距,施工對居民干擾不多,且施工場地較寬敞,有政府和各部門的支持,施工秩序能夠得到保證。

3、面積廣,需調劑的面積不多
城西農貿市場的總占地面積7444.38m,總建築面積19427.23m,其中整體建築的一、二層6500m為農產品交易市場,其他為配套的辦公用房和住宅用房,其中開發公司湖南億美投資有限公司已擁有原棉麻土產倉庫國有土地使用權4785.38m,經濟開發區幫助開發上以掛牌出讓方式取得原棉麻倉庫周邊土地2169m,只剩490m由開發商與五人民醫院自行協商。

4、用地優勢:區域內地形、地貌單一,地質構造簡單,具備了城市建設的基本條件。

5、開發優勢:該項目的開發將帶動縣城經濟的發展,提升雙峰縣城的城市品位和對外開放形象。

綜合交通便捷性、輻射範圍廣闊、土地取得可能性、無疑新建市場的地理位置最優。

五、社會經濟評價

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湘中地區最重要的小商品和農產品集散中心,能主動對接長株潭城市群和邵東、婁底等商品批發行業的大發展,能滿足雙峰不斷增長的物質消費需要和整個婁底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它將成為整個湘中農村小城鎮首家理想的商品和農產品集散地。
1.該項目有其重要的經濟社會效應,是實現小城鎮超常規發展乃至帶動湘中發展的重要舉措。該項目至少可提供就業崗位350個,將成為小城鎮建設的一個顯著亮點,利於促進社會穩定。
2.該項目的建設,還能改善城區商貿環境、購物環境、商品流通對吸引投資者共同建設好雙峰和整個湘中地區具有重要意義。

六、項目進度

雙峰縣城西農貿市場從2013年8月1日正式動工,農貿市場主體部分今年年底完成,預計2014年2月1日,可正式投入使用,其他商業區部分預計2014年10月可交付使用。

七、整體規劃

1.城西農貿市場規劃
2.城西商業住宅區規劃
3.道路規劃
4.停車規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