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是一種文明素養和道德理想的綜合反映,是一種意志品格與文化特色的精確提煉,是一種生活信念與人生境界的高度升華,是城市市民認同的精神價值與共同追求。城市精神要 定位準確,就必須與城市的客觀環境相符合、與城市的外部 形象相協調、與城市的發展要求相適應,使城市精神與城市本身和諧統一、相輔相成,從而達到“形神合一”的境界,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城市精神綜合凝聚了一座城市的歷史傳統、精神積澱、社會風氣、價值觀念以及市民素質等諸多因素,對這些因素進行核心提煉與準確概括,並用恰當的表述語加以 定位,就能打造出 城市精神。

作用

一個國家需要擁有偉大的民族精神,一個城市同樣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對城市的生存與發展具有巨大的 靈魂 支柱作用、鮮明的 旗幟 導向作用與不竭的動力 源泉作用。 城市精神譬如一面 旗幟,凝聚著一座城市的思想 靈魂,代表著一座城市的整體 形象,彰顯著一座城市的特色風貌,引領著一座城市的未來發展。一座 城市沒有精神,就沒有 靈魂,就沒有準確的核心理念 定位,就沒有奮勇爭先的精神動力 源泉。只有打造出自己的 城市精神,才能對外樹立 形象、對內凝聚 人心,使全市上下團結一致、共謀發展。

基本原則

城市精神綜合凝聚了一座城市的歷史傳統、精神積澱、社會風氣、價值觀念以及市民素質等諸多因素,對這些因素進行核心提煉與準確概括,並用恰當的表述語加以 定位,就能打造出 城市精神。要科學打造 城市精神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打造 城市精神應遵循“植根歷史、基於現實、緊跟時代、引領未來”的原則。 城市精神是在城市的整個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一脈相承的連續性,貫穿於一座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城市精神只有植根歷史,才能內涵豐富、根基深厚;只有基於現實,才能 形象生動、煥發活力;只有緊跟時代,才能承前啟後、引領未來。

打造 城市精神應遵循“形神合一、相得益彰”的原則。城市精神要 定位準確,就必須與城市的客觀環境相符合、與城市的外部 形象相協調、與城市的發展要求相適應,使城市精神與城市本身和諧統一、相輔相成,從而達到“形神合一”的境界,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打造 城市精神應遵循“獨樹一幟、突出特色”的原則。由於歷史傳統、地域環境、思想文化、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每一種 城市精神都是與眾不同的,是其所屬城市本身特有的。打造 城市精神一定要注重挖掘並彰顯城市的個性,這種個性正是一種不可替代性,是城市精神的重要支撐。因此無論是 城市精神的內涵還是文字表述都要深刻反映出自身的特色,展現城市的獨特魅力。

打造 城市精神應遵循“內外兼顧、雙重 導向”的原則。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一面 旗幟,對內能夠凝聚 人心,對外可以樹立 形象,具有雙重 導向作用。打造出來的 城市精神一定要能夠引導市民團結奮進、引領城市不斷發展,同時要能夠引導外界全面準確地了解城市、加深對城市的印象,從而提高城市的對內凝聚力和對外影響力。

部分省市精神表述語

省份

吉林:同舟共濟、激流勇進

遼寧:天遼地寧、愛國奉獻、誠信務實、創新爭先

內蒙古:活力、人文、和諧

北京:愛國、創新、包容、厚德

天津:愛國誠信、務實創新、開放包容

河北:堅韌質樸、重信尚義、寬厚包容、求實創新

山東:忠誠守信、勤勞勇敢、務實苦幹、開放創新

江蘇:創新、創業、創優、爭先、領先、率先

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

浙江: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

福建: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拚會贏

廣東:敢為人先、務實進取、開放兼容、敬業奉獻

湖南:忠誠、擔當、求是、圖強

湖北:務實求真、崇德守信、開放包容、敢為人先

安徽:善安天下、敢為人先

重慶:登高涉遠、負重自強

廣西:團結和諧、愛國奉獻、開放包容、創新爭先

雲南:高原情懷、大山品質

貴州:不怕困難、艱苦奮鬥、攻堅克難、永不退縮

陝西:愛國守信、勤勞質樸、寬厚包容、尚德重禮、務實進取

青海:自信、開放、創新

甘肅: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

新疆: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

城市

哈爾濱:開放包容、時尚活力、誠信敬業、和諧奮進

鶴崗:創業發展、包容和諧、競爭圖強、捷徑敢超

林口:文明、開放、奉獻、超越

大慶:愛國、創業、求實、奉獻

吉林:同舟共濟、激流勇進

長春:興於闖、長於信、敏於思、立於善

松原:包容、大氣、自信、創新

通化:真誠包容、勇於擔當、重行務實、創業自強

四平:攻堅克難、求富圖強

遼源:勇於競爭、、務實創新、、永不言敗、、追求作為

敦化:團結奉獻、拼搏搶上、求實苦幹、勇創大業

大連:創造、創業、創世

撫順:不懈奮鬥、無私奉獻

丹東:務實、求美、自強、超越

錦州:勇於犧牲、敢為人先

營口:河清海晏、開放包容、務實創新、誠信和諧

遼陽:包容、開放、厚德、圖強

鐵嶺:自加壓力、攻堅克難、追求卓越、永不言敗

呼和浩特:駿馬精神草原氣質

呼倫貝爾:博大、至誠、和美、共贏

鄂爾多斯:團結奮鬥、共同發展

滿洲里: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構築和諧、追求卓越

寧城:包容開放、務實創新、尚德守信、奮進爭先

濱海:開放創新、引領未來

石家莊:負重奮進、敢想敢為、科學發展、眾志成城

唐山:感恩、博愛、開放、超越

廊坊:大氣、銳氣、和氣

承德:承傳文明、德行天下

遷安:厚德、自強、開放、創新

灤平:崇德重信、開放包容、堅韌不拔、眾志成城

霸州:崇文尚德、開放兼容、誠信和諧、超勝於人

濟南:誠信、創新、和諧

濟寧:厚德包容、厲行擔當、創新爭先

青島:誠信、博大、和諧、卓越

泰安:勇攀高峰、自強不息

東營:和諧、誠信、創新、卓越

日照:求新思進、文明開放、誠實守信、團結實幹

萊蕪:崇德尚實、重工厚商、千錘百鍊、共鑄輝煌

聊城:自強不息、務實創新、大氣開放、誠實守信

膠州:包容開放、創新和諧

煙臺:創新、拼搏、協作、包容

棗莊:兼愛尚義、求新致和

威海:自強不息、創新創業、海納百川、追求卓越

濱州:奮鬥、和諧、超越

德州:厚德、包容、創新、圖強

高密:崇賢好學、誠信和諧、開放包容、務實創新

齊河:厚德重義、開放包容、務實創新、拼搏爭先

諸城:忠誠厚德、務實團結、開放包容、創新拼搏

南京:開明開放、誠樸誠信、博愛博雅、創業創新

蘇州:崇文、融和、創新、致遠

金閶:精緻卓越、和合昌明

徐州:承兩漢雄風、集南北大成;展英雄氣概、鑄徐州輝煌

常州:勤學習、重誠信、敢拼博、勇創業

太倉:書承七錄船系五洲、毓秀鍾靈人爭上游

崑山:開放融合、創新卓越

張家港: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

連雲港:敢問路在何方

無錫:尚德務實、和諧奮進

南通:包容會通、敢為人先

鹽城:艱苦奮鬥、創新創業、團結拼搏、進位爭先

泰州:團結拼搏、艱苦創業、務實高效、自強爭先

宿州:生態為歸宿、創業求變遷

揚州:崇文尚德、開明開放、創新創造、仁愛愛人

淮安:團結、創新、實幹、自強

江陰: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

東海:水晶心、大禹魂、敢跨越、勇創新

新沂:崇信尚德、開放和諧、求實創新、跨越爭先

如皋:厚德篤學、文明誠信、拼搏創新、超越爭先

海門:海納百川、強毅力行

杭州:精緻和諧、大氣開放

蕭山:奔競不息、勇立潮頭

寧波:誠信、務實、開放、創新

溫州:自強不息、自主改革、自擔風險、自求發展(1993年)

敢為天下先、特別能創業(1998年)

敢為人先、民本和諧(2005年)

慈谿:慈惠三北、溪通四海

嘉興:崇文厚德、求實創新

紹興(市):堅韌不拔、奮發圖強、崇尚科學、務實創新

紹興(縣):勤勉創業、開放創新、和諧創優

金華:創業富民、創新強市

衢州:堅忍不拔、開放兼容、求真務實、自強爭先

舟山:勇立潮頭、海納百川、同舟共濟、求真務實

台州:硬氣、靈氣、大氣、和氣

麗水:勤勞質樸、堅韌不拔、負重拼搏、務實創新

湖州:開放、務實、創新、和諧

宜興:崇文厚德、和諧奮發

嵊泗:勤勞誠樸、自強不息、同舟共濟、勇立潮頭

義烏: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

上虞:團結拼搏、負重奮進、敢闖敢冒、奮勇爭先

海寧:敬業奉獻、猛進如潮;

樂清:同心、求是、自強、爭先

台州:硬氣、靈氣、大氣、和氣

福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石獅:團結、自強、務實、奉獻

三明:開明、清明、文明

泉州:求是、團結、務實、創新

漳州:所向無前、先行先試、東西文化包容包涵

壽寧:自信自強、苦幹創業

武夷山:和諧自然、開放創新

廣州:務實、求真、寬容、開放、創新

深圳:開拓創新、誠信守法、務實高效、團結奉獻

深圳南山:創新、務實、高效、和諧

汕頭:海納百川、負重圖強

東莞:海納百川、厚德務實

如東:堅韌拼搏、誠信務實、開放創新、和諧奮進

增城:敢想敢幹、善謀實幹

潮州:開放、務實、創新、奉獻

中山:博愛、創新、包容、和諧

惠州: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業樂群

佛山:敢為人先、崇文務實、通濟和諧

湛江:博採廣納、自強不息、崇德明理、誠信奉獻

江門:愛國愛鄉、崇文樂善、開放兼容、和諧文明、創業拼搏

河源:胸懷理想、艱苦奮鬥、務實創新、眾志成城

梅州:梅花香自苦寒來

茂名:寬厚、包容、務實、拼搏

揭陽:崇文、尙信、勤行、致遠

恩平:崇文尚德、包容和諧、務實創新、自強奮進

海口:文明、誠信、豁達、堅韌、求實、創新

三亞:極力爭取

長沙:心憂天下、敢為人先

株洲:火車頭精神

郴州:開放包容、求實創新

常德:德行天下、和諧奮進

邵陽:重信重義、敢闖敢拼、文明開放、求實圖強

岳陽:先憂後樂、團結求索

張家界:登高致遠、自強超越

雙峰:耕讀天下、富厚日新

益陽:崇文尚義、通達超越

湘西:尚義崇文、本色湘西

南昌:大氣、開放、誠信、圖強

九江:融匯九川、敢為人先、勇創實幹、追求卓越

贛州:厚德務實、開放敢為、只爭朝夕、創造一等

吉安:崇文尚德、開拓創新

萍鄉:開明開放、求實求新(2006年)

新余:開放、創新、爭優

宜春:堅韌不拔、不畏艱難、眾志成城、負重奮進、心齊勁足、敢創一流

武漢:敢為人先、追求卓越

荊州:篳路藍縷、和衷共濟、勵精圖治、發憤圖強

襄樊: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黃石: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創新爭先、追求卓越

當陽:誠信包容、積極進取、勇往直前、堅忍不拔、自強不息

合肥:開明開放、求是創新

馬鞍山:聚山納川、一馬當先

蕪湖:開放、誠信、務實、創新

蚌埠:禹風厚德、孕沙成珠、務實開放、創業爭先

銅陵:崇文厚德、和諧奮發

黃山:天地之美、美在黃山、人生有夢、夢圓徽州

淮北:燃燒自己、溫暖別人

亳州:厚德、務實、創新、奮進

滁州:山水滁州、和諧家園

宿遷:團結奮進、敢試敢闖、務實苦幹、自立自強

鄭州:博大、開放、創新、和諧

新鄉:厚善、崇文、敬業、圖強

新鄭:厚德自強、傳承創新

安陽:文明和諧、創新超越

許昌:解放思想、創業創新、開放和諧、務實爭先

洛陽:包容開放、創業創新、實幹爭先、負重奮進

漯河:精誠團結、攻堅克難、創新爭先、和諧奮進

太原:兼容、和諧、誠信、卓越

霍州:團結奉獻、實幹踐諾、敢於擔當、拼搏爭先

朔州:豪爽大氣、海納百川、百折不撓、奮力趕超

晉城:崇實守信、開放包容、爭先創新

長治:平和睿智、包容大度、勤奮敬業、長治久安

晉中:明禮誠信、開放包容、艱苦奮鬥、唯實唯先

西安:承古開新、開放包容、勤奮進取、文明誠信

西安閻良:包容大氣、精緻和諧、航空興業、志在超越

寶雞:崇德尚禮、和諧包容、聞雞起舞、開放創新

漢中:仁智、和諧、開放、圖強

成都:和諧包容、智慧誠信、務實創新

西充:充而思充、求新求美

廣安:崇先仰聖創業求新堅韌求是包容誠信

宜賓:誠信、包容、智慧、創新

南充:尙善若水、潤物不爭、大志致遠、服務篤信

攀枝花:艱苦創業、無私奉獻、開拓進取、團結協作、科學求實

瀘州:醉美、大氣、文明

綿陽:團結奮進、自強爭先、創新實幹、富民興綿

巴中:寧願苦幹、不願苦熬、在乾中爭、在爭中乾

大竹:堅韌奮進、務實創新、開放包容、智慧誠信、勇爭一流

南川:勤勞勇敢、開明開放、實幹圖強

南寧:能幫就幫、敢做善成

柳州:開明開放、敢為人先、創新創業、自強不息

欽州:自強實幹、融和共贏

來賓:心容天下、敢為人先

昆明:春融萬物、和諧發展、敢為人先、追求卓越

宣威:能吃苦、講團結、重誠信、敢幹事、爭一流

昭通:團結奮進、熱愛家園、無私奉獻、只爭朝夕

臨滄:堅韌拼搏、求實開放、團結和諧、創新超越

貴陽:知行合一、協力爭先

六盤水:奉獻、包容、創新、超越

安順:互幫互助、平安順意

惠水:樂觀進取、務實創新、向上爭先

銀川:賀蘭巋然、長河不息

石嘴山:五湖四海、自強不息

蘭州:河匯百流、九曲不回、創新創業、和諧共進

嘉峪關:艱苦奮鬥、開拓創新、開放包容、敢為人先

平涼:包容、和諧、務實、進取

西寧:包容誠信、務實創新

烏魯木齊:愛國奉獻、開放和諧、創新奮進、文明首善

昭蘇:包容創新、真抓實幹、不畏困苦、進位爭先

部分城市“城市精神”

南昌城市精神

南昌城市精神“大氣開放,誠信圖強”中的“大氣”解讀。

南昌城市精神“大氣開放,誠信圖強”中的“大氣”,是指盛大宏偉的氣勢,是城市和人的發展都需要的一種大度之氣,一種融和拓展的精神,是更寬的胸懷和視野、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更大的氣魄和手筆、更強的決心和力度。“大氣”,體現的是南昌襟江帶湖,四通八達的人文歷史環境和氣勢;體現的是八一南昌起義向國民黨打響第一槍的敢為人先的氣魄;體現的是南昌“大山不讓土壤,河海不擇細流”敢於爭強的時代風貌;體現的是南昌未來發展新跨越中的目標新追求。大氣,作為南昌城市精神的第一要義,既有南昌地域特色又有新時代特徵,既有歷史厚度又有現實張力,既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又是新時期我們需要大力提升和塑造的時代精神。

大氣,是一種登高望遠的博大。“天地乘龍臥,關山躍馬過”,站得高,看得遠,胸懷全局,大處著眼,不求一時一事的得失,而求長遠的成功。具有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氣質,奮發進取、天下為先的氣魄,開拓進取,一往無前的勇氣。

大氣,是一種海納百川的氣度。“宰相肚裡撐船”,容言容人容事;胸襟坦蕩,行為灑脫;心裡裝著大局,善於把握大局;善於積累,學會包容。大氣,是一種大氣謀事的理念。大氣魄、大手筆、大眼光;開明、開放、開通;幹大事,創大業,邁大步。廣納、善納一切財力、物力為我所用,一心一意謀求發展。

大氣,是一種追求高尚的品位。具有大刀闊斧、磅礴恢弘的士氣,頂天立地、愛憎分明的正氣。低級趣味令我不屑,淺薄的言論令我不顧。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不唯上,不唯書,不為權勢所誘,不為時尚所惑。

南寧城市精神

南寧城市精神“能幫就幫,敢做善成”的解讀。

2008年6月30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車榮福在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優秀黨員時發表重要講話:“能幫就幫”的望州南精神,體現了南寧市的城市品質,建設和諧南寧就是需要這種精神。2010年6月29日,朱傳波同志被市委授予“南寧市優秀共產黨員”、“敬業守責、敢做善成的模範基層帶頭人”的榮譽稱號,並號召全市向朱傳波同志學習。2010年11月,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車榮福在市委十屆十二次全會上正式提出,能幫就幫、敢做善成是南寧的城市精神。至此,南寧城市精神“能幫就幫,敢做善成”成型——做人能幫就幫,做事敢做善成。

能幫就幫,來源於南寧望州南社區,是望州南社區的“六種”精神之一——互助精神(能幫就幫、幫別人就是幫自己)。傳統美德潤物無聲,向每個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幫”字成為望州南社區和諧建設的切入點。“儘自己的能力,能幫就幫”是這個社區的一大特點。敢做善成,來源於南寧市峙村河水庫管理所主任朱傳波的乾一行愛一行的高尚品格——一座水庫的主任,一個普通的南寧市民,15年裡,三次臨危受命,讓三個經營不善、連年虧損的單位起死回生,並實現盈利,讓職工笑逐顏開。

“能幫就幫”精神,體現的是壯鄉人固有的團結協作、互助互愛、和諧共處的品質。“敢做善成”精神,體現了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爭優創先的“敢幹事、能幹事、乾成事”的胸襟氣魄。“能幫就幫,敢做善成”的南寧城市精神順應了南寧這座區域性國際城市走向世界的步伐。

蘇州城市精神

蘇州城市精神“崇文、融和、創新、致遠”的解讀。

崇文。蘇州從古代到現代都有崇文重教、尚智好學的傳統。這是蘇州城市精神的重要內容和特色。作為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蘇州是名副其實的人文薈萃之地。蘇州從歷史上看,是著名的狀元之地。歷史上曾經產生過50名狀元、1500多名進士。現存的狀元府第就有10座。清代的114名狀元,江蘇有49名,蘇州府就占了25名。流傳著“江蘇幾得一半,蘇州一府幾得一半之半”的說法,本土的或在吳地寫下輝煌業績的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政治家伍子胥、軍事家孫武;唐代詩人陸龜蒙、白居易;宋代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以及文學家范成大;明代畫家沈周、唐伯虎、文徵明、仇英,政治家況鍾,文學家馮夢龍,建築家、明代故宮設計者蒯祥;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造園大師計成,疊石專家戈裕良,清代皇帝的老師翁同龠禾,外交家洪鈞;近代民主人士柳亞子,經學大師章太炎等。當代蘇州,各類人才同樣燦若群星。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朱棣文,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著名物理學家、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華裔女性會長吳健雄,著名物理學家王淦昌、吳仲華,著名史學家顧頡剛,文學家、教育家葉聖陶,刺繡大師沈壽,等等,都是從蘇州走向全國,享譽世界的。另外,我國兩院院士中,蘇州籍院士有近百名。蘇州人才輩出、人文氛圍濃郁是崇文重教、尚智好學的結果。

融和。包容開放、和諧謙讓是蘇州城市精神的又一重要特徵。蘇州人具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開放包容的心態,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心胸豁達、謙恭溫和。融和的城市精神同樣體現了蘇州作為東方水都這一特色而總結提煉出來的文化特徵。蘇州瀕臨長江和太湖,浩瀚的長江和太湖水,碧波萬頃,浩浩蕩蕩。一切源於水,一切又復歸於水,可見水的強大力量。水具有偉大的心胸,海納百川,兼收並蓄。水每天都在流動,“千折百回東流去”,“奔騰到海不復回”。水是世界上最純潔透明的物質之一,既潔身自好,又恩澤於民。在水的滋潤下,萬物欣欣向榮,充滿了旺盛的生機。融和,將蘇州城市精神與中國傳統民族精神串聯了起來。《易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要求人們應具有博大的胸懷,剛柔相濟,自強不息。《史記》云:“故馳騖乎兼容並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兼容並包的精神要求人們應摒棄小生產者的狹隘心胸,以廣闊的胸襟、氣度容納各個方面和各種事物。

創新。艱苦創業、勇於創新、爭先創優,是蘇州城市精神的一個重要亮點。蘇州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蘇州人民觀念創新、體制和機制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行動創新的結果。蘇州人民從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中深刻地感受到,蘇州的發展成績都是創新引領的結果。實現“兩個率先”最需要激發全市人民鼓起勵精圖治創大業的勇氣、開拓創新闖新路的銳氣、敢於超越爭一流的志氣。創業,就是要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斷樹立創大業、創新業和創偉業的氣魄和膽識,敢於競爭,勇於開拓,不斷進取;創新,就是把加快發展的熱情和科學發展的精神緊密地結合起來,加深對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以科學發展觀為理論指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創出發展新思路、新特色和新優勢;創優,就是要把發展的質量和速度結合起來,堅持又好又快地發展,不斷創造出一流質量、一流效率、一流環境和一流業績。蘇州的創新精神突出地凝結在以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和工業園區經驗的“三大法寶”上。

致遠。即寧靜致遠,理想遠大。致力於現實,放眼於未來,將昨天、今天和明天連結在一起,滿懷信心地走向未來。蘇州人辦事低調踏實,具有拼搏奮進的膽識和遠大的奮鬥理想。“胸懷遠大理想,踐行奮鬥目標,成就事業抱負”。改革開放以來,蘇州人目標堅定,步伐踏實,行動敏捷,每每得風氣之先,幾次大的歷史機遇都被蘇州人抓住了:最初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大辦鄉鎮企業,形成了集體經濟的積累;八九十年代發展開放型經濟、實施經濟結構調整,發展科技型產業;現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市第十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富民優先、科教優先、環保優先、節約優先,著力實施“四大行動計畫”,力求在科技創新、改革開放、服務業發展、城市化建設、社會事業進步、提高人的素質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動經濟社會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在鞏固全面小康成果、提高建設水平的基礎上,加快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

青島城市精神

“誠信、博大、和諧、卓越”的青島精神,既準確地把握了青島的人文特色、思想胸懷,又充分反映了城市的天然特徵、固有性格;既體現了新世紀青島人的開放格局、發展模式和創業觀念,又表達了青島人的生存狀態、價值取向和不懈追求。

誠信

“誠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是人之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所謂誠信城市精神,包括政府誠信:公開公正,依法行政;市場誠信:公平競爭,承諾信用;公眾誠信:誠實文明,仗義守信。誠信的城市精神要求我們的政府、單位和每一位公民都要重信然諾,誠信為人,誠信建業,誠信立城,誠信興市,培育和弘揚質樸親和、誠實守信的人文精神,努力把我們的城市建設成為我們誠信靚麗、充滿幸福歡樂的家園。

博大

“博大”是指有“海納百川”的氣魄和胸襟。第一,“博大”體現在尊重包容上。第二,“博大”體現在全面開放上。第三,“博大”體現在公平競爭和民主管理上。第四,“博大”體現在聚集吸引上。第五,“博大”體現在學習借鑑上。第六,“海納百川”體現在團結協作上。

和諧

“和諧”就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和共同發展。青島的地域特色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我們建設的小康社會,應該是經濟、政治、文化均衡發展,人與自然相互和諧的小康社會。因此,把“和諧”作為青島城市精神的內容之一,與時代發展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卓越

“卓越”就是“追求卓越”。它表明了青島城市的精神境界、工作和生活態度及價值觀。第一,“卓越”體現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上。這是“追求卓越”的基本精神內涵。第二,“卓越”體現在更高標準、更高水平上。第三,“卓越”體現在永不滿足、永無止境上。第四,“卓越”體現在勤懇努力、愛崗敬業上。第五,“卓越”體現在敢為人先、勇於創新上。第六,“卓越”體現在講究質量、追求效率上。

株洲城市精神:

株洲是“被火車拉來的城市”走在大街小巷,城市景觀無疑不體現著這一歷史內涵,作為中南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火車頭精神體現了株洲的區位優勢和地域特色。火車頭具有“奮勇爭先、一往無前”的象徵意義,火車頭精神體現了株洲人敢為人先的精神風貌,是株洲無可比擬的城市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