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克萊曼

美國洛杉磯“美食”節目主播埃文·克萊曼可謂“多棲明星”。她是主持人,是廚師長,是餐廳老闆,還是作家……她是洛杉磯美食“風雲女王”。

人物介紹

埃文·克萊曼(Evan Kleiman),美國洛杉磯廣播電台“美食”節目主播。她出生於1953年,從小在美國洛杉磯錫爾弗萊克區長大,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她的父親來自俄羅斯,母親來自費城,父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費城搬到洛杉磯。
夏天的星願埃文·克萊曼

父親在克萊曼年幼時過世。母親沒有上過大學,是一名秘書。她教育女兒如何照料自己並且信任女兒。克萊曼16歲時曾和一個朋友在歐洲停留8個月。[1]

最愛烹飪

 
克萊曼自幼喜歡食物,小時候便站在母親身旁學習烹飪,9歲即開始“主廚”。她在家中自製美食作為“節日禮物”,在高中校園銷售自製曲奇,為大學宴會等社交活動提供食品。不過,克萊曼那時的夢想是投身電影業。
埃文·克萊曼埃文·克萊曼

克萊曼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義大利文學與電影專業,在義大利度過大段時光。同時,她又對傳統烹飪方法以及義大利烹飪文化有著濃厚興趣,於是她光顧意式餐廳並拜訪當地家庭。克萊曼20年來的“意式烹飪之旅”為她的烹飪理念奠定基礎。
獲得學士學位後,克萊曼開始攻讀藝術管理專業工商管理碩士,同時從事了幾份與電影相關的工作。 對於大部分學習電影的年輕畢業生來說,這些工作意味著可以改變一生的機會。但克萊曼意識到,那些花在烹飪上的時光才最令她快樂。於是,克萊曼辭掉工作,進入曼賈餐廳,成為餐廳晚間廚師兼廚房主管。 克萊曼在廚師生涯第一周工作了100小時以上,她知道自己終於找到最適合的工作。克萊曼很快聲名大噪,被韋爾迪餐廳召入,成為那裡的廚師長。

自作老闆

1984年12月,克萊曼的“安傑利咖啡”意式餐廳開業,克萊曼成為了一名老闆。“安傑利咖啡”以鄉村風格裝飾。它在剛開業時僅有24個座位,後擴大為64個。魯斯·賴希爾在英國《泰晤士報》上寫道,這家意式餐廳為餐飲舞台帶來“一個全新的角色”。
克萊曼認為,人們需要一種“現代家庭餐廳”。這種餐廳供應簡單食品,既有格調,價格又能令人接受。按照她的說法,這家時尚的意式餐廳“在現代環境中供應鄉村食品”。
克萊曼的靈感部分來源於她在義大利時的飲食,部分來源於她在姑媽家時的時光。克萊曼說,那段時光“如此簡單而美麗,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對食物的看法”。
埃文·克萊曼埃文·克萊曼

此後,克萊曼又開設了3家餐廳。但她不喜歡與陌生人談話,不喜歡在客人間周旋。相比較做一名管理者,她更喜歡親自下廚。“我喜歡待在廚房裡,我喜歡做飯,”克萊曼說,“我不喜歡當經理。”
克萊曼的生意在隨後一次經濟衰退中受到打擊,她幾乎將所有生意脫手,只留下一家餐廳。這對克萊曼來說是一次慘痛的失利。“過了很長時間才打消那種(建立)王朝的願望,”克萊曼說,“我總是偏愛意式小餐館而不是高檔餐廳,無論是好是壞,事情就是這樣。”

多棲忙人

克萊曼撰寫的一本食譜書
克萊曼撰寫的一本食譜書克萊曼撰寫的一本食譜書

在洛杉磯享有盛名的美食中心“農夫市場”,吉米·肖開了一家“洛特里亞燒烤店”,可是生意冷清。直到一個周六上午,肖在廣播節目“美食”中接受了克萊曼採訪。幾分鐘後,餐館內便擠滿飢腸轆轆的聽眾。 肖說,這就是“美食”節目和克萊曼的“魔力”,“就像人們坐在車裡,等著她告訴他們去哪裡(吃飯)一樣。”
自1998年開始,克萊曼的“美食”節目於每周六上午11時播出。這檔節目時長1小時,內容涵蓋“農夫市場”資訊、偏僻餐廳、食譜、烹飪原料、飲食趨勢、科技以及頂級廚師等。這檔節目每周大約有5萬名聽眾。
克萊曼在節目中始終向人們傳播快樂的情緒。她與嘉賓討論沾有蛋黃的蛋清是否會改變奶油的粘稠度;玉米澱粉與麵粉哪一種在製作餡餅過程中增厚效果好;製作糕餅套用黃油還是豬油……
除了當主持,克萊曼還是廚師長、餐廳老闆和作家,可謂多棲忙人。她稱自己是“烹飪多任務處理器”,有時還自嘲說自己有“烹飪多動症”。
克萊曼頻繁參與有關食品和烹飪的討論,為烹飪獎學金競賽擔任評審,還建立了美國慢食協會洛杉磯分會。在“農夫市場”30周年慶典上,克萊曼擔任司儀。 克萊曼還實現了長久以來的夢想,寫一本自己的食譜。她的第一本食譜《新鮮美食》於1983年出版。此後,克萊曼於1988年和1990年與他人合著了兩本美食暢銷書。 1993年,克萊曼第一本獨立撰寫的作品《海鮮美食》出版。這本書在1995年2月發行的《美食家》雜誌上獲得較高評價。1997年,克萊曼再出新作《安傑利:比薩、通心粉和三明治》。

簡樸生活

身為商人,克萊曼並不貪戀錢財。她居家簡樸,冰櫃門甚至需要用彈簧繩拴住才不會彈開。克萊曼的許多朋友說,她付出太多,至少在金錢上回報太少。而克萊曼有自己的看法:“我的成功不以金錢來衡量,這是件好事。” 克萊曼家中只有一台簡易烤箱。夏天時,她幾乎每天只烤一個餡餅吃。她總是身著T恤衫與牛仔褲,腳穿木屐或運動鞋。她帶著眼鏡,留著波浪式髮型,看上去不修邊幅。她的“座駕”是一輛黑色皮卡。這就是克萊曼的風格。
“美食”節目前任主播之一、同樣作餐廳老闆的瑪麗·休·米利肯說:“我認為克萊曼是一個有思想並且思想深刻的人,她很關心別人。”
“農夫市場”老商戶比爾·科爾曼說,當他的餐廳幾年前毀於一場大火時,克萊曼召集14名廚師烹飪了一頓“義餐”為他籌集資金、重建餐廳。
埃文·克萊曼埃文·克萊曼

克萊曼從義大利帶回香草種子,讓科爾曼種植並銷售。她還勸說當地“海岸農場”農民種植她在義大利時吃的番茄品種,這種番茄被農場命名為“埃文番茄”。
科爾曼說,當克萊曼決定做一件事時,“不要擋她的路”。
餐飲評論家喬納森·戈爾德說:“每個人都在克萊曼電話的快速撥號中,每個人都願意馬上去做她要求的事,包括我。” 詼諧、自嘲、性急、忙碌甚至有點強迫他人,在某種程度上,克萊曼稱得上洛杉磯食品界“精華”。坎帕尼萊餐廳老闆兼廚師長馬克·皮爾直言:“克萊曼找我,我就答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