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起降戰鬥機

垂直起降戰鬥機

垂直起降戰鬥機,故名思義:就是不需要跑道可垂直起降的戰鬥機,是利用垂直起降技術起降的戰鬥機。垂直起降戰機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飛和著陸,對跑道條件要求低,能在前沿和攻擊艦上跟隨地面部隊部署和攻擊,對前方支援回應速度快,使用非常靈活。典型代表有英國“鷂式”和美國F35戰鬥機。當然,英國“鷂式”戰鬥機也可以借用跑道起飛,最短距離435m。垂直起降技術是從50年代末期開始發展的一項航空技術。雖然起步相對較早,但是受制于飛控、發動機動力、材料等多種因素導致成功服役的戰機相對較少。目前性能比較好的垂直起降戰鬥機是美國的F-35當中的F-35B型號。但尚未裝備部隊。美國在垂直起降技術方面已經超越了創始國英國,擁有目 前世界最先進的垂直起降技術。

基本信息

概述

英國“鷂式”戰鬥機英國“鷂式”戰鬥機
指以英國鷂式戰鬥機等為代表的戰鬥機。該種戰鬥機不需要跑道可垂直起降。英國“鷂式”戰鬥機也可以借用跑道起飛,最短距離435m。性能比較好的垂直起降戰斗機是美國的F-35當中的F-35B型號。但尚未裝備部隊。美國在垂直起降技術方面已經超越了創始國英國,擁有世界最先進的垂直起降技術。

戰爭中它可以從任何一塊堅硬的地面上垂直起降,或是從受到轟炸破壞的機場跑道的彈坑之間進行短距進降,還可以在中、小型軍艦甲板和尾部小平台上垂直起降。這種飛機還特別適合渡海登入作戰,當部隊強行登入戰領灘頭陣地以後,垂直和短距起降攻擊機可以立即從軍艦甲板上起飛,對陸、海軍提供空中支持,摧毀敵方防禦工事。

發展歷史

概念提出

最早的垂直起降飛行器構想是幾位英國人在1875年提出的,構想是由一對裝有螺槳推進器的可鏇轉機翼組成的飛行器,在進行垂直起飛和降落時機翼與地面為垂直狀態,依靠螺槳產生的升力進行上升與下降,當飛行器上升到空中時,機翼鏇轉90度,變成與普通飛機一樣的方式前進(類似與美國的魚鷹)。按照該構想,飛行器的動力由一台蒸氣引擎提供。

制定計畫

1881年,在俄國有人提出了需要製造由鏇轉機翼和引擎組成的能進行垂直起降的飛機的計畫,並且,該計畫第一次提出來由噴氣式引擎做為垂直升降的輔助動力。同時,發明家C.I.Baranovski提出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設計圖,這是一架兩個螺槳引擎的單翼飛機,機頭裝有一個與地面水平的螺鏇槳,整個機身與地面接近垂直,該飛機在停機坪時,機翼還可以折起以便減少占地面積,而飛機所用引擎,該發明家並未明確說明。

製造條件限制

以鏇轉機翼做當時主流的垂直起降飛機計畫被各地提出,不過限於當時的製造工藝,缺乏強有力和輕的引擎,以及無法解決兩側機翼同步鏇轉的問題,這種構想並未成為可以進行試飛的實物,直到二十世紀這些想法作為參考用在了新型飛機的設計上。

最初模型出爐

AV-8B垂直起降戰鬥機美國AV-8B垂直起降戰鬥機
50年代中期,核大國的戰術核武器已對準了每一個已知的機場跑道,使研製垂直起降和短距離起降飛機成為當務之急。航空技術的發展,也為研製這種飛機提供了可靠的基礎。70年代,英國研製出一型成功的“鷂”式垂直起降飛機,並裝備部隊。

各國研發歷史進展

美國F-35B戰鬥機首次亮相美國F-35B戰鬥機首次亮相
二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禁止發展航空器。這條禁令直到1955年才被撤銷。禁令撤銷後,新的德國國防部討論了發展一種新的截擊機的必要性。

1956年,選中海因克爾和梅塞施密特公司開始研發工作。當時的觀點是:現代超音速戰鬥機儘管性能不斷提高,但是起降所需的跑道也變得長而脆弱。

1957年秋天,國防部給新截擊機加入了VTOL要求(垂直起降)。在這種情形下,海因克爾、梅塞施密特和波爾科(直升機公司,研製過BK-117直升機)三家公司宣布共同研發並製造5架VJ-101原型機。

1959年2月,3家公司共同組成ewr小組展開工作。

1964年7月的試飛中原型機速度達1.08馬赫時,跨越了音障。這使VJ-101C成為史上第一架超音速的垂直起降飛機。

1961年6月,北約技術委員會宣布開始研究能夠垂直起降的艦載機。

雅克-141垂直起降戰鬥機俄羅斯雅克-141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
20世紀60年代,前蘇聯軍方為了使戰機能在核戰時期進行空戰,戰機需要有能垂直和短距起降的能力。由米高揚,蘇霍伊,和雅可夫列夫進行了這方面的研製工作。之後,分別有米格設計局於1967年完成試飛的垂直起降的米格-21PD,由蘇霍伊設計局於1965年進行式飛的蘇15VD,和由雅克夫列夫設計的於1962年研製成功的雅克36。雅克-38是蘇聯追趕西方國家的結果,但為趕超西方國家,蘇聯於1974年開始設計其後續型雅克-41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1989年3月雅克-41的第一架原型機首次試飛,在當年夏天突破音障,速度達到1400千米/小時。1990年代初研製了全新的雅克-141飛機。

美國軍火企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10年宣布,由他們牽頭研發的F-35B型聯合攻擊戰鬥機成功實施垂直降落,F-35B可以在陸地或海上的小塊區域內實施垂直降落,這在超音速隱形戰機上是絕無僅有的能力。

除美國的F-35B戰鬥機具有垂直降落功能外,還有英國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俄羅斯雅克-141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美國AV-8B垂直起降戰鬥機、印度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等。

工作原理

鷂式飛機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垂直起降的噴氣式飛機。它的發動機與一般噴氣式飛機不同,它能夠產生2個方向的推力,即垂直向上的推力和水平向前的推力。發動機前後各有2個噴口,這4個噴口可以同時轉動。當飛機起飛時,4個噴口同時向下偏轉,直至完全垂直於地面,發動機產生的推力通過垂直噴口把飛機托起。飛機到了空中,飛行員便逐漸操縱噴口向後轉動,此時便產生了一個水平的推力,飛機的重量便由機翼產生的升力支撐,發動機產生的推力推動飛機前進。飛機著陸時,當噴口完全垂直於地面時,由於飛機懸停在空中,沒有前進動力,機翼上的升力隨之消失,飛機的重量又完全由發動機產生的垂直推力來支撐。而後,飛行員開始關小油門,減少發動機供油量,垂直推力漸漸變小,飛機開始緩慢下降,直至最後著陸。機上多個甲烷噴口共同控制和調整飛機的姿態,實現在垂直起落和懸停時對飛機的操縱。

優勢與缺點

優勢

一、隨時可以和地面部隊機動轉移,可以在狹小的地方起降,也可以在破損的機場起飛,必要時可以在公路,建築屋頂起降,在地面容易偽裝,不容易發現,所以戰場生存率大大提高。
二、由於可以垂直起降,所以在寸地為金的航母可以增大載機數量。
三、因為獨特,介於普通戰鬥機和直升機之間`可以在空中做快速巡航,空中懸停,倒飛原地轉彎等其他飛機做不到的高難度動作,必要時可以通過懸停躲避飛彈。
四、起飛時省去了跑道的準備,作戰反應速度大大提高。

缺點

一、費油,在垂直起飛的時候要耗掉總油料的3分之一,所以不具備遠航能力。
二、載彈量太小,鷂式戰機載彈量只有2271千克而同期美國的F-14有6577千克,對比一目了然在載彈量增加的時候,不能垂直起降了,必須要一段跑道`這樣還不如發展常規戰機。
三、操做太難,飛行員不好訓練,英國在馬島戰爭時就有5架因為操作失誤墜毀了,所以費勁,費財。
四、發動機在全負荷運轉的時候對環境要求高,一旦有因為起飛掀起的沙土被吸進運轉中的發動機就有可能發生不可估量的後果。
五、維護頻繁,需要的地勤維護時間普遍長於其他戰機。

殲-18戰鬥機

美國曝光的中國殲-18戰鬥機美國曝光的中國殲-18戰鬥機
殲-18戰鬥機是中國第一款垂直起降戰鬥機,主要用於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機動力強,雙矢量發動機,外加一台輔助升力發動機,雙垂尾,無鴨翼,無尾翼,在隱身和空氣動力又很好的結合。

殲-18武器的作戰半徑2200公里,擁有先進座艙系統,主動加油系統。該機最大M數達到2.5倍音速,因武器內藏,發動機推力大而阻力小,在考慮飛機重量因素後,其單位重量剩餘功率(其絕對值等於同等狀態下飛機的爬升率)相當驚人。

殲-18戰鬥機擁有出色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做戰性能面對飛行器有明顯的無法相比的優勢。其主要缺點是太過精密,維護性能較繁瑣,這也是高性能戰鬥機的通病。這是一款殺手級別的戰鬥機。根據任務不同可分為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模式,也可能是最後一款有人駕駛戰鬥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