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位心

垂位心

垂位心即體格瘦長(無力型),胸廓狹長,膈位置低,心影較小而狹長,呈垂位,心縱軸與水平面的夾角大於45°,心與膈接觸面小,心胸比率小於0.5,肺動脈段較長、稍突。右前斜位肺動脈段和右心室漏斗部可膨隆,吞鋇食管於心後無明顯壓跡。左前斜位,室間溝位於膈上,主動脈窗較小。

基本內容

垂位心 垂位心

垂位心即體格瘦長(無力型),胸廓狹長,膈位置低,心影較小而狹長,呈垂位,心縱軸與水平面的夾角大於45°,心與膈接觸面小,心胸比率小於0.5,肺動脈段較長、稍突。右前斜位肺動脈段和右心室漏斗部可膨隆,吞鋇食管於心後無明顯壓跡。左前斜位,室間溝位於膈上,主動脈窗較小。心臟大血管大小:測量心胸比率是確定心臟有無增大最簡單的方法。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橫徑與胸廓最大橫徑之比。心影最大橫徑是心影左右緣最突一點至胸廓中線垂直距離之和。胸廓最大橫徑是在右膈頂平面兩側胸廓肋骨內緣間連線的長度。正常成人心胸比率<0.5。正常心臟大血管影像的形態和大小受年齡、呼吸、體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嬰幼兒心影接近球形,橫徑較大,左右半心大致對稱。由於胸腺較大,心底部較寬,心胸比率可達55%,7~12歲為0.5。老年人胸廓較寬,膈位置較高,心臟趨於橫位。平靜呼吸.心影形狀、大小無明顯改變,深吸氣時,膈下降,心影伸長,心臟趨於垂位。深呼氣時情況相反。呼吸運動還可改變胸腔內壓力和各心腔血容量,如閉住聲門作強迫呼氣時,(Valsava's試驗)心影可縮小。平臥時由於心上移,膈升高,體靜脈回流增加,上腔靜脈影增寬,心影增大。立位時心影伸長。右側臥位時,心影向右偏移,右房弧度加深;左側臥位時,心向左偏移,右房弧度變淺,下腔靜脈可清楚顯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