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井之蛙

坎井之蛙比喻見識不多的人,出自《荀子·正論》:“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基本信息

詞目:

坎井之蛙

發音:

kǎn jǐng zhī wā

釋義:

廢井裡的青蛙。比喻見識不多的人。
近義詞:井底之蛙

出處:

《荀子·正論》:“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原文:

子獨不聞乎坎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歟!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虷蟹與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
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於是,坎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莊子·秋水》)

翻譯:

你難道不知道在一口淺井裡有一隻青蛙嗎?它對從東海中來的大鱉說:“我多么快樂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欄桿上蹦蹦跳跳,回來休息就蹲在殘破的井壁的磚窟窿里休息休息;跳進水裡,水剛好托著我的胳肢窩和面頰;踩泥巴時,泥深只能淹沒我的兩腳,漫到我的腳背上。回頭看一看那些赤蟲、螃蟹與蝌蚪一類的小蟲吧,哪個能同我相比哪!並且,我獨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樂極了!您為什麼不常來我這裡參觀參觀呢?”
海鱉左腳還沒踏進井裡,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於是,它在井邊猶豫地徘徊了一陣就退回來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訴青蛙,說道:“千里的確很遠,可是它不能夠形容海的遼闊;千仞的確很高,可是它不能夠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時候,10年有9年水災,可是海水並不顯得增多;商湯時,8年有7年乾旱,可是海水也不顯得減少。永恆的大海啊,不隨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為雨量的多少而漲落。這才是住在東海里最大快樂啊!”
淺井的青蛙聽了這一番話,惶恐不安,兩眼圓睜睜地好像失了神。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坎:淺
甃:以磚砌成的井壁
接掖持頤:指水浸到胳肌窩,托住下巴,十分舒服。掖:同“腋”,俗名胳肌窩。頤:下頜,下巴。
趺:腳背
虷:井中的紅色小蟲
跨跱:叉開腿立著
縶:絆住了
逡巡:猶豫不前的樣子
規規然:拘束不安的樣子

示例:

宇棟之內,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不知江海之大。(漢·桓寬《鹽鐵論·復古》)

用法:

作賓語;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