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霸權

地產霸權

“地產霸權”形容某國地域和國家樓市以至經濟被多家大型地產商壟斷的社會現象,因地產商業務拓寬至公用事業及零售服務業領域,話語權和控制權也隨之增長。

基本信息

簡介

地產霸權地產霸權

所謂“地產霸權”,是指地產商由地產業進而向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進軍,擴大其在社會中的話語權和控制力。有觀點認為,香港已經陷入“地產霸權”:包括李嘉誠在內的幾大地產商已全面擴展至公用事業及零售服務業領域,富可敵國,話語權和控制權也隨之增長。

質疑

地產加快城鎮化建設地產加快城鎮化建設

在內地,地產富豪不僅僅是胡潤等各大富豪榜最常見的常客,更在很多方面影響著普通人的生活。在開發商的業務觸角延伸至社會的多個領域時,很多人也開始擔心“地產霸權”的產生。

發展數據

隨著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提出,開發商加大了“攻城略地”的力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7412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住宅投資53112億元,增長19.1%。2013年前11個月商業營業用房投資額10739億元,同比增長27.6%,這一增速是住宅投資的1.5倍。分析人士表示,商業營業用房主要是為住宅服務的商業配套,這種變化的背後反映出開發商開始積極向城市運營商轉變。

發展領域

北大資源集團打造“新文化區”,即社區植入方正及北大的教育、醫療、金融、IT、商業、文化、產業等資源。北大資源通過打造“資源家”生活服務平台,打破傳統資源植入受社區規模限制的壁壘,集教育、健康、金融、購物、生活功能等為一體,通過網路平台,使社區居民足不出戶,享受教育培訓、金融超市、健康醫館、智慧型社區、線上閱讀、遠程購物等種種便捷服務。

萬科地產在城市運營與社區建設方面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2013年10月31日,萬科發布公告稱,擬通過旗下子公司萬科置業(香港)有限公司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徽商銀行H股的首次公開發行,為了率先向客戶提供國內領先的社區金融服務。

隆基泰和實業集團旗下有新能源、商貿流通、旅遊休閒、房地產、工業科技多種產業。他們以箱包工業為基礎,布局了商貿物流、科技、地產開發等多種產業,夯實了新型城鎮化的基礎。

地產商態度

反地產霸權反地產霸權

對於地產霸權,亞洲首富李嘉誠表示:“‘地產霸權’實在是一個笑話。我們是國際綜合企業,地產只是其中一類業務,別人借地產攻擊我們。大家都知道香港地產市場一直由政府政策主導,從土地供應到投地條件的設計、房地產稅務政策等等,並非地產商決定,因此‘地產霸權’並非屬於地產商。”

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距離地產霸權,目前中國差遠了,再過多少年以後,中國可能才會考慮這些問題。

理論著作

地產霸權地產霸權

《地產霸權》,英文原名:LandandtheRulingClassinHongKong(香港的土地與統治階層)是一本分析香港地產業現象的書籍。作者為潘慧嫻,曾擔任新鴻基地產已故創辦人郭得勝私人助理8年,其後加入另一家地產商,郭鶴年家族旗下的嘉里建設,負責土地及物業的估價與收購。作者因從事地產發展業,以其經驗分析資料數據,剖析香港地產業的運作與結構。《地產霸權》揭示香港地產商對香港經濟的操控,香港地產商的壟斷局面,早於香港主權移交前,由殖民地政府的土地政策造成。包括限制每年賣地不多於50公頃,於發展新界新市鎮發出大量換地權益書,及容許發展商於市場收購舊樓重建等。2002年,當時的特區政府推出俗稱“孫九招”的挽救樓市措施,停止賣地並停售居屋,令供應減少,做成樓價於近年大幅急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