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水文學

地理水文學

地理水文學(Geographical Hydrology)採用地理學的原理、觀點和方法綜合、系統地去研究水文現象。

簡述

地理水文學(Geographical Hydrology)是採用地理學的原理、觀點和方法綜合、系統地去研究水文現象的一般規律的學科。

現狀

地理水文學包括陸地水文學、海洋水文學和大氣水文學三個分支,各分支中又分若干三級分支——專門水文。

陸地水文包括河川、森林、農業、城市、沼澤、湖泊水庫、冰川、地下水、日地等專門水文學。

海洋水文與大氣水文受其他學科的集聚作用影響,在名稱上已經有所變化。海洋水文學現已成為物理海洋學,包括近海、河口、潮汐、極地等等(其中河口和極地又有部分屬於陸地水文學),海洋水文學(物理海洋學)在海洋科學中發展得較好;大氣水文現已稱為水文氣象學或空中水文學,在大氣科學中發展得也比較好。

在上述專門水文中,基礎理論部分屬於地理水文學,套用部分屬於套用水文學,二者在協調發展著。

而工程水文屬於純套用水文學,若除開其中的地理水文學常識介紹後,僅包含水文測驗、水文計算、水利計算、水文預報四部分套用性技術方法研究內容。工程水文學作為套用水文學中的一個分支,與地理水文學相比,學科地位應當低一等級。儘管由於工程套用廣泛使工程水文學發展迅速,成績較多,但從學科地位來看,不宜與地理水文學相提並論。

同時,還需注意“地理水文學”與“水文地理學”的區別,這兩個學科名詞在我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混淆的,很多學者都把“水文地理學”作為“地理水文學”在中國的早期發展階段。但其實不然,歐美的“水文地理學”是指水體及航道測繪,沙俄及前蘇聯從歐美引進這一概念,最初也是指水體及航道測繪,後來逐漸延伸至區域水文學範疇。我國在洋務運動或更早時期也曾從歐美及日本引進過“水文地理學”概念,當時翻譯得比較貼切,稱為“海圖測繪(學)”。後來我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從蘇聯再次引進“水文地理學”概念和學科,由於前蘇聯對水文地理學、航道(海圖)測繪學、地理水文學乃至區域水文學研究比較混淆,未加以嚴肅的學術區分,我國從前蘇聯引進後也受這種學術狀況和傾向的影響,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比較混亂的。由於本質上存在根本性差異,水文地理學和地理水文學是不能被等同看待。

當前,地理水文學面臨的問題不是發展滯後,而是缺乏系統梳理和整合。各分支學科各占山頭,誰也不願從屬於誰,各自在相對獨立地發展著,畫地為牢且理論與套用雜糅。部分概念混淆,也導致了學科界限的模糊化,有點一鍋粥的味道。孔老夫子曾說:“名不正而言不順”,為各分支正名,劃清界畔,進行系統梳理和合理整合,是擺在地理水文學者面前的當務之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