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統導論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是傳統地學學科和現代信息科學相結合的產物,目前已發展為集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網際網路技術於一身的綜合學科。《地理信息系統導論》是一部關於地理信息系統的入門教材。書中系統地介紹了GIS的基本理論和主要套用。全書共由8章和3個附錄組成。第1章為GIS概述;第2章為GIS的地理基礎;第3章為GIS數據結構和空間資料庫;第4章為GIS數據採集和數據處理;第5章為GIS空間分析方法;第6章為GIS套用模型;第7章為GIS可視化及其產品輸出;第8章為GIS設計方法及套用。每章前面提供本章導讀、每章後提供思考題及進一步討論的問題,便於讀者閱讀使用。3個附錄分別為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實驗項目,《地理信息系統導論》雙語關鍵術語以及《地理信息系統導論》每章內容英語摘要及教學大綱。《地理信息系統導論》提及的實驗項目要與《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實驗指導》一書配套使用。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內容全面、實用,敘述深入淺出,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地理信息系統導論》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地理、生態環境、土地資源、城市規劃等專業本科生和高職高專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地理信息系統、資源和環境信息系統以及地學類專業的基礎課程用書。

編輯推薦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本教材基礎上,還配套出版了《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實驗指導》(配光碟),對學生掌握GIS基礎理論和基本操作有著實際的幫助。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針對高等院校地理、生態環境、城市規劃等專業本科和高職高專學生,也可以作為地理信息系統、資源和環境系統以及地學類專業的基礎課程用書。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體系完備,結構嚴謹,涵蓋了GlS的概念、功能、原理和套用等內容。

目錄

第1章GlS概述

第2章GIS的地理基礎

第3章GlS數據結構和空間資料庫

第4章GlS數據採集和數據處理

第5章GIS空間分析方法

第6章GIS套用模型

第7章GIS可視化及其產品輸出

第8章GIS設計方法及套用

附錄A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實驗項目

附錄B本書雙語關鍵術語

附錄C本書每章內容英語摘要及教學大綱

參考文獻

……

內容簡介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地理信息系統導論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原著第5版)》旨在提供GIS概念和實踐的堅實基礎,自第一版發行9年來已成為國內外廣受歡迎的經典教材,2010年最新版第5版及時反映GIS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套用需求。第5版共18章。第1-4章主要解釋CIS的概念和數據模型;第5—8章涵蓋數據獲取、編輯和管理;第9、10章包括數據顯示和探查;第11、12章提供核心數據分析的概覽;第13-15章重點闡述地形製圖和分析;第16、17章涉及線性要素和運動;第18章介紹GIS模型和建模。每章之後包含2-7個習作任務,全書共79個習作,使用ArcGIS 9.3軟體平台。附數據光碟一張。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原著第5版)》可作為高等院校GIS課程的基本教材,也可供GIS套用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編輯推薦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原著第5版)》:

經典教材 多次再版 同步引進

暢銷8年,中譯本(原著第1版、第3版)發行超過2萬冊

中文導讀版(原著第3版)適合GlS專業英語及雙語教學使用

全面涵蓋GIS的概念與實踐,助您奠定堅實的GIS基礎

地理關係數據模型與面向對象數據模型合成一章——矢量數據模型,使您了解GlS發展趨勢

對製圖表達、點模型分析、視域分析和地理編碼等擴展討論,助您把握GIS套用需求

注釋欄、重要概念與術語、複習題和參考文獻,使您更好地理解GIS各專題

操作指南和挑戰性任務,以及相關提問,助您強化學習過程

光碟包含全套數據集,方便您在ArcGIS 9.3平台上完成《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原著第5版)》的練習

目錄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封面地理信息系統導論封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學叢書》序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地理信息系統基礎

一、地理信息系統的萌芽

二、地理信息的特徵

三、信息系統的主要類型

四、地理信息系統的定義

第二節地理信息系統組成及其功能

一、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

二、地理信息系統的功能

第三節 地理信息系統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一、地理信息系統與地理學及地學數據處理系統

二、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及電子地圖

三、地理信息系統與計算機科學

四、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

五、地理信息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

第四節 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

一、地理信息系統發展的科學背景

二、地理信息系統發展簡史

三、地理信息系統理解的歧意

第五節 教程簡介

第二章 地理空間與空間數據基礎

第一節 地理空間

一、地理空間的定義

二、地理空間的數學構建

三、地理空間坐標系的建立

四、地理空間的距離度量

五、地理空間的表達

六、地理空間的拓撲

第二節 空間數據模型與結構

一、概述

二、空間數據模型

三、空間數據結構

四、空間數據組織與編碼

第三節空間數據質量

一、空間數據質量概念

二、空間數據質量評價

三、空間數據質量問題的來源

四、常見空間數據源的誤差分析

五、空間數據質量控制

第四節 空間數據的元數據

一、元數據概念與分類

二、空間數據元數據的概念和標準

三、空間數據元數據的獲取與管理

四、空間數據元數據的套用

第三章 空間數據處理

第一節 空間數據輸入

一、數據資源

二、地圖投影

三、數位化

四、空間坐標的轉換

五、空間數據類型轉換

第二節 空間數據壓縮編碼

一、影像壓縮編碼

二、自適應二維行程編碼

三、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和多灰度影像的壓縮

四、矢量數據的壓縮

第三節 地理空間資料庫

一、傳統的資料庫模型

二、傳統資料庫管理地理空間數據的局限性

三、面向對象的資料庫系統

四、地理空間資料庫系統的發展趨勢

第四節 可視化與空間查詢

一、影像地圖的顯示

二、影像地圖的構成

三、影像地圖的輸出

四、空間信息查詢

第四章 空間信息模型分析

第一節 空間信息模型基本概念

一、模型和域

二、模型質量——準確性和精確性

三、是域還是對象

第二節 基於域的空間信息模型

一、域的特徵

二、域操作

第三節 基於對象的空間信息模型

一、空間對象

二、空間操作

三、域模型和對象模型的集成

第四節 數字地面模型

一、數字地面模型的定義

二、數字地面模型的實現

第五節 空間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六節 地學模型分類

第七節 典型疊加模型的分析

一、二值布爾邏輯模型

二、圖層權重-級別打分疊置模型

三、模糊邏輯方法

第八節 空間定位-配置信息模型

一、地理位置

二、空間最佳化模式的定義

三、空間最佳化模式的分類

四、靜態-離散空間最佳化模式類

五、基本的定位-配置模型

六、定位-配置模型案例分析

七、結論

第九節 空間決策信息模型

一、引言

二、空間行為決策問題

三、空間行為決策模式

四、空間決策分析的理論和實用方法

五、空間決策分析的知識處理方法

六、決策模型的案例分析

七、結論

第五章 地理信息系統工程與標準化

第一節 地理信息系統工程

一、地理信息系統的硬體配置

二、地理信息系統的軟體配置

三、地理信息系統的人員配置

四、地理信息系統軟硬體配置舉例

五、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成功的關鍵

第二節 地理信息系統的網路工程

一、概述

二、計算機網路系統的連線方式

三、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的組合方式

四、網路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設計

第三節 地理信息系統的標準化

一、地理信息系統標準化的意義和作用

二、地理信息系統標準化的內容

三、ISO/TC211國際標準化活動

第六章 地理信息系統開發與套用

第一節 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

一、地理信息系統開發模式

二、地理信息系統開發策略

三、地理信息系統開發步驟

四、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平台開發

五、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實例分析

第二節 地理信息系統的套用

一、地理信息系統套用模式

二、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規劃中的套用

三、討論

第七章 地理信息系統的展望

第一節開放式地理信息系統

一、地理信息系統的互操作

二、開放式地理信息系統

第二節 發展地球信息科學

一、地理信息系統的升華

二、地球信息的科學範疇

三、地球信息科學的研究內容

主要參考文獻

內容簡介

《地理信息系統導論》是一本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理論著作,全面系統地闡述地理信息系統的技術體系,重點突出地理信息系統的技術及其套用方法。全書分七章:第一章緒論,重點介紹地理信息系統的組成、功能及其發展與現狀;第二章闡述有關地理空間與空間數據及其模型結構、質量、元數據等內容和理論問題;第三章較為詳細地介紹空間數據處理的有關內容及其方法;第四章空間信息模型分析,重點闡述空間建模理論,分析空間模型結構及其實現問題;第五章論述地理信息系統工程與標準化問題;第六章結合實例介紹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及其套用;第七章為展望,介紹開放式地理信息系統,展望地球信息科學。

作者信息

陳述彭(1920 年2月 - 2008年11月25日),生於江西省萍鄉市,194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卡爾頓大學研究教授,原武漢測繪大學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終身教授,法國地理學會榮譽會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