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自然現象]

地火[自然現象]
地火[自然現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火即煤炭地層在地表下滿足燃燒條件後,產生自燃,或經其它渠道燃燒所形成的大規模地下燃燒發火。它的發生分布很廣,遍布了南北半球,不僅中國有,而且在印度、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中亞等國家和地區都普遍存在。

基本情況

地火地火

地火.又稱地下煤火,是煤炭地層在地表下滿足燃燒條件後,產生自燃,或經其它渠道燃燒所形成的大規模地下燃燒發火。

地火形成後,地表和周圍土地大範圍內因溫度極高而生物無法生存,產生很大的生物滅絕。同時,地火也消耗地下水,對地下結構產生很大的影響。

大部分燃燒的煤層,屬於侏羅紀時代煤層,這個時代煤層特點是煤變質程度低,屬於煙煤的初期,揮發粉可燃物質多,自燃的燃點也低,所以容易燃燒成大面積的地火。有專家認為地火是人類今後所面臨的一項重大的自然災害。

地火的發生分布很廣,遍布南北半球,不僅中國有,而且在印度、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中亞等國家和地區都普遍存在。

中國北方煤田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適宜的氣候條件,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煤田自燃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

歷史記載

最早記載的新疆地火,是《水經注》中,距今已有1700多年。而在宋朝那會兒,就有很多私開私挖的小煤窯,彼時政府基本不管,當地人四處開挖,往往在一處掘煤數月,突然巷道自燃,便不再過問,丟棄了再去別處開挖,如同遊牧一般。而那些被遺棄的煤礦巷道,就成了絕好的通風管道,導致大量的煤火蔓延。

危害

破壞煤炭資源
影響礦井正常生產
污染大氣環境
破壞生態環境
危害生命健康

中國地火

基本介紹

地火地火
在20世紀80年代,全國有58處火區,新疆就有38處,這還是不完全統計。而當時,神華集團統計了烏海境內的火區,就有18個。

內蒙古烏海地區的地下煤火,有著自己的特點:火區連著火區。不過,這些火區一般是獨立燃燒的系統,因為彼此相鄰很近,會有熱傳遞效應,更容易加劇火勢的蔓延,也更容易導致地面的裂縫,從而使得更多的氧氣從裂縫中進入燃燒的煤層,助燃。如此反覆,惡性循環。火區每年都在控制,每年有增有減,不斷變化。因此,具體的統計非常困難,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確定這些數據,又是滅火的基本前提。
在內蒙古、新疆、寧夏這些多煤的北方省區,有很多類似神華集團這樣的國有大礦,他們在往地下開挖時,無論是事中還是事後,都是努力去做好防火滅火措施,這幾乎是煤礦安全生產的一項必須完成的項目。一些不再挖掘的巷道,會立即封閉起來,斷絕氧氣進入。
山西的地下也有地煤火,但相對不那么引起關注。南方也有多煤的地區,但因為氣候濕潤,地火就相對少了很多。類似的還有東北地區,也是因為氣溫和濕度的原因,避免了很多地火的產生。當然,管理較好也是原因之一。

目前(2010年),中國有50多處煤田火區晝夜燃燒,燃燒面積達720平方公里,每年經濟損失約40億元

滅火工作

滅火滅火

早在50年代,周恩來總理就很重視地下煤火的燃燒問題。在他的倡導下,1958年成立了新疆煤田滅火工程處,國家也持續投入,開展火區普查。到1999年,規劃了8個重點火區,27個一般火區。當時的計畫是到2020年前全部撲滅地下煤火,後來又做了微調,改為2015年。

1994年,國務院將中國北方煤田火區及其造成的環境問題列入了“中國21世紀議程”。

滅火工作的重點是:

1、加強法制,對北方地區的小煤窯進行嚴格管理,該整頓的整頓,該封閉的封閉,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出現新的煤火區,做到標本兼治。

2、提高防止煤火工作的科技含量。利用遙感技術對我國煤火區進行衛星監測,做到提早發現,及時滅火,並且應該繼續花大力氣進行滅火方法的研究,尋找更加適合我國國情的滅火方法。

3、籌集國內外資金投入滅火,加大投資,加速治理煤火的力度。

中德聯合滅火

2000年開始,中國和德國開始合作,尋找控制和撲滅地火的方法。此前,中國已經和荷蘭做了長期的合作研究。很多地方的煤火,藏在很深的地方,地表又是荒無人煙的戈壁,只能藉助遙感技術。要想精確勘測地下火勢和地質構造,則需要地磁技術等複雜手段,這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2003年到2006年,中德之間的合作第一期正式簽訂。國際上關於煤火的研究,都有強烈的渴望,但又都是小心翼翼,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國家煤炭資源的分布等機密。另外,地火燃燒產生的碳排放數據,也因為環保領域的各方勢力的牽制,顯得很敏感和保守。但這兩年,這個局面在改變,各方都變得更加務實,達成的共識是:滅火是第一位。最初確定的研究範圍有三個,分別是內蒙古的古拉本地區,寧夏的汝騏溝地區,以及內蒙古的烏海地區。
目前(2010年)的煤火研究,中國和德國之間的研究合作已經處於世界較為領先的水平。

美國地火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36處地下煤火中,包括了最聲名狼藉的地下煤火——這處已經燃燒了48年的地火釋放出有毒氣體,令森特勒利亞鎮居民患病,聯邦政府被迫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採取強制措施遷移當地居民,如今那裡已經變成了“鬼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