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柏樹

地柏樹

地柏樹,Selaginella sanguinolenta (L.) ,卷柏屬。莖匍匐或近地直立,纖細,常為紅色,長約20-30cm。葉近同型,成4行排列,緊貼枝上,互動復瓦狀排列,卵形,長約1.5mm,寬約0.8mm,質厚呈龍骨狀,先端漸尖,邊緣全緣或略有小齒。孢子囊穗單生於小枝頂端,長0.4-1.2cm,有4棱;孢子葉寬卵形,長約1.2mm,寬約0.8mm,先端漸尖,邊緣有極小的尖齒;孢子囊圓形。【功效】清熱利濕;活血舒筋;止血【主治】濕熱痢疾;跌打損傷;內外傷出血;燙傷【性味】苦;涼【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圓枝卷柏的全草。【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出處】《中華本草》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地柏樹地柏樹
【藥名】地柏樹【別名】舒筋草、金雞尾【漢語拼音】di bai shu【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laginella sanguinolenta(L.)Spring[Lycopodium sanguinolenta L.]【功效】清熱利濕;活血舒筋;止血【科屬分類】卷柏科【主治】濕熱痢疾;跌打損傷;內外傷出血;燙傷【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200-3600m的乾旱石上。【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鮮用或曬乾。【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動植物形態】莖匍匐或近地直立,纖細,常為紅色,長約20-30cm。葉近同型,成4行排列,緊貼枝上,互動復瓦狀排列,卵形,長約1.5mm,寬約0.8mm,質厚呈龍骨狀,先端漸尖,邊緣全緣或略有小齒。孢子囊穗單生於小枝頂端,長0.4-1.2cm,有4棱;孢子葉寬卵形,長約1.2mm,寬約0.8mm,先端漸尖,邊緣有極小的尖齒;孢子囊圓形。【性味】苦;涼【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圓枝卷柏的全草。【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出處】《中華本草》

形態特徵編輯

柏科植物的通稱。常綠喬木或灌木。葉小,鱗形或刺形,在枝上交叉對生或3~4枚輪生,有時在一株樹上兼有鱗葉和刺葉、稱異型葉。球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單生於枝頂或葉腋。雄球花具3~8對交叉對生的雄蕊,每雄蕊具2~6花葯,花粉無氣囊;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對生或3~4枚輪生的珠鱗,每珠鱗腹面有1至多枚直生胚珠,珠鱗與苞鱗完全合生。球果球形,成熟開裂或肉質合生成漿果狀,發育種鱗有1至多個種子;種子周圍具窄翅或無翅。22屬,約150種,分布南北兩半球。我國有8屬,29種,廣布全國。木材具樹脂細胞,無樹脂道,紋理直或斜,結構細密,材質好,堅韌耐用,有香氣,可供建築、橋樑、舟車、器具、文具、家具等用材;葉可提芳香油,樹皮可提栲膠。多數種類在造林、固沙及水土保持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本科通常分為3個亞科。側柏亞科:球果種鱗木質,當年成熟、開裂,種鱗不為盾形,主要有側柏屬、崖柏屬、羅漢柏屬和翠柏屬;柏木亞科:球果次年成熟、開裂,種鱗木質、盾形,主要有柏木屬、扁柏屬和福建柏屬;圓柏亞科:球果肉質球形,成熟不開裂,僅圓柏屬和刺柏屬。翠柏、紅檜、岷江柏木、巨柏、福建柏、朝鮮崖柏、崖柏等列為我國首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在我國的園林寺廟、名勝古蹟處,常常可以看到古柏參天,蔭蔽全宇。生長在陝西省黃陵縣軒轅皇帝陵的廟院內的黃陵古柏,高達20米,胸圍10米,傳說為軒轅帝手植,已有四五千年歷史。著名的台灣“阿里山神木”——紅檜,高58米,胸徑6.5米,材積504立方米,樹齡3千多年 。古人讚譽柏樹為“百木之長”。孔子曾說:“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孔子崇尚松柏,他的老家曲阜孔陵、孔林和孔廟院內,至今古柏林立。

生存環境編輯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200-3600m的乾旱石上。

資源分布編輯

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