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紀時

子時:23—1點; 丑時:1—3點; 未時:13—15點;

釋義

古代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為現在的兩個小時,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紀時,是為地支紀時。

讀音

子(zi)三聲

醜(chou)三聲

寅(yin)二聲

卯(mao)三聲

辰(chen)二聲

巳(si)四聲

午(wu)三聲

未(wei)四聲

申(shen)一聲

酉(you)三聲

戌(xu)一聲

亥(hai)四聲

十二地支關係

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地支紀時與今序數紀時有一定對應關係。

具體劃分為:

子時:23—1點;

丑時:1—3點;

寅時:3—5點;

卯時:5—7點;

辰時:7—9點;

巳時:9—11點;

午時:11—13點;

未時:13—15點;

申時:15—17點;

酉時:17—19點;

戌時:19—21點;

亥時:21—23點。

地支紀時來歷

古時 今時 配上的動物及原因
子時 23:00~1:00 鼠,鼠在這時間最活躍。
丑時 1:00~3:00 牛,牛在這時候咀嚼白天沒消化的食。
寅時 3:00~5:00 虎,老虎在此時最猛。
卯時 5:00~7:00 兔,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
辰時 7:00~9:00 龍,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巳時 9:00~11:00 蛇,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
午時 11:00~13:00 馬,這時候太陽最猛烈,相傳這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未時 13:00~15:00 羊,羊在這段時間吃草。
申時 15:00~17:00 猴,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
酉時 17:00~19:00 雞 ,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戌時 19:00~21:00 狗,狗開始守門口。
亥時 21:00~23:00 豬,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具體時間表示

每個時辰有正和初兩種說法,未到正時就是初。

舉例:

以子時為例,23:15又叫子初一刻,因為未到0:00;而0:15則叫子正一刻,因為已經過了0:00;而0:00就是正子時(每十五分鐘為一刻)。

以辰時為例,7:45又叫辰初三刻,因為未到8:00;而8:45則叫辰正三刻,因為已經過了8:00;而8:00就是正辰時。

以未時為例,13:30又叫未初二刻,因為未到14:00;而14:30則叫未正二刻,因為已經過了14:00;而14:00就是正未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