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處

在某處是美國電影。主演史蒂芬・多爾夫,導演索菲亞・科波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在某處》
英文片名:Somewhere
國家/地區: 美國
類型: 劇情
對白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0-09-03

主創人員信息

導演

索菲亞・科波拉 Sofia Coppola
女, 生於1971年5月14日 ,美國
星座: 金牛座
出生於美國北加州,並在那裡長大,父親是斐聲世界影壇的著名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索菲亞第一次走上銀幕是1972年在她父親執導的影片《教父》中飾演嬰幼兒麥克・弗朗西斯・里茲。兩歲時,她又在《教父2》中飾演了一個在輪船上玩耍的兒童。隨後的幾年中,索菲亞又繼續在她父親執導的四部電影中登台亮相過。後來,她還分別在蒂姆・伯頓導演的一部短片和尤瑞克・保加耶維奇執導的長片《安娜》中出演過角色。1990年,索菲亞・科波拉又在《教父3》中頂替了薇諾娜・賴德出演的角色。遺憾的是,該片卻使她得到了“金酸梅獎”的兩個獎項――最差新人獎和最差女配角獎。她最後出演的一部電影是1992年 “Inside Monkey Zetterland”,此時她開始意識到她應該繼承她父親的事業,投身於導演。於是她考入加利福尼亞州藝術學院學習藝術創作。1998年索菲亞・科波拉執導了她的第一部影片《Lick the Star》,這是一部短片,由她親自擔任編劇。1999年她拍攝了第一部長片《處女之死》(The Virgin Suicides),並親自創作了影片劇本。對於索菲亞來說,導演事業似乎是她的理想選擇。索菲亞為此榮獲了“好萊塢最佳年輕導演獎”和“MTV電影製作最佳新人獎”。2003年,她再次編寫、製作並執導了另一部長片《迷失東京》。這是一部浪漫喜劇片,由比爾・莫瑞和斯嘉麗・詹森聯袂主演。該片在威尼斯電影節上一舉為科波拉女士贏得了“逆流最佳女演員獎”。作為老科波拉的女兒,索菲亞・科波拉以一部僅用27天就完成的《迷失東京》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迷失東京》是那種完全無法與《魔戒》這樣的大片進行比較的電影。但這樣一部小成本、非主流的影片卻獲得本屆奧斯卡獎四項提名,並最終拿到一尊最佳原創劇本的小金人。科波拉家族的人仿佛都有點石成金的魔力,他們既可以完成《教父》這樣的鴻篇巨製,也可以在類似《迷失東京》這樣小製作的純文藝片上贏得尊重。科波拉家族的人注定都是要搞電影的,經過十年沉寂,索菲亞終於以導演的身份重返影壇,而且出手不凡。2006年,索菲亞與克里斯汀・鄧斯特再次合作,推出《絕代豔后》,該片同樣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再次證明了索菲亞的導演功力。

主演

史蒂芬・多爾夫 Stephen Dorff
男, 生於1973年7月29日 ,美國喬治亞州
星座: 獅子座
生於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業餘愛好是收集老式照相機。他的父親斯蒂文朵夫是位作曲家。他的兄弟安德魯・朵夫是位音樂人。他曾經被認為是影片《造雨人》中魯迪・貝勒的人選,但最終這個角色花落馬特・達蒙。後又被列入詹姆斯・卡梅隆的大片《鐵達尼號》中傑克的候選人。但史蒂芬很高興沒有出任角色,因為他不想被人記得是那艘船上的小伙子。他與演員當娜・洛格是好友。也是帕米拉・安德森的好友。
作品
天生明星 (2010)
黑水船運公司 (2009)
公眾之敵 (2009)
尋人調查員 (2008)
殺手十三 (2008)
重罪人 (2008)
南京 (2007)
Botched (2007)
神秘通道 (2007)
地獄使者 (2006)
世貿中心 (2006)
魔鬼交鋒 (2006)
明星打網球 (2005)
影子拳手 (2005)
孤膽義俠 (2005)
凶宅 (2003)
紅色黑手黨 (2003)
電影終極之戰 (2002)
艾麗・范寧 Elle Fanning
女, 生於1998年4月9日,美國喬治亞州Conyers
星座: 牡羊座
艾麗・范寧的姐姐是新世紀最成功的童星達科塔・范寧,她比姐姐小四歲,一開始是在《劫持》和《我是山姆》里扮演姐姐的嬰兒時節。有趣的是,這對極具表演天賦的姐妹來自一個體育世家,父親曾經都是職業運動員,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文體不分家吧。她的名字更準確的讀音是“艾爾”而不是“艾麗”,全名是瑪麗・艾爾・范寧,和姐姐一樣用了中間名作為藝名。兩姐妹有著德國和愛爾蘭血統。在艾麗的眼中,她和達科塔只是一對很普通的姐妹,一起玩耍,一起去學校。
2002年的《奶爸別動隊》是艾麗贏得的第一個與姐姐無關的角色,之後又出演了《寡居的一年》中金・貝辛格和傑夫・布里吉斯的女兒,這個角色將她不輸給姐姐的靈氣展露無遺。之後她又出演了《都是戴茜惹的禍》、《芝士夥伴》,在姐姐的《夏洛特的網》 中有個小角色可惜被剪掉了。2005年,艾麗出演了《巴別塔》中布拉德・皮特和凱特・布蘭切特的女兒,但並沒有與兩位大明星面對面演戲的機會。同年她還拍攝了《時空線索》、《九度空間》、《失落的房間》等影視劇,在《豪斯醫生》中的客串差點得到艾美獎的提名。
進入2007年,艾麗已是主演級別的小演員了,她在《衝擊之路》中扮演詹妮弗・康奈利和傑昆・菲利克斯的女兒,並主演《菲比夢遊奇境》和《胡桃鉗王子》兩部影片,將在09年推出。奧斯卡熱門片《班傑明・巴頓奇事》中也可以看到她出演的凱特・布蘭切特的小時候,這其實是07年就拍攝完成的。
艾麗原定同姐姐一起出演暢銷書改編的影片《我姐姐的守護者》,可惜未能成行。觀眾們想要看到兩姐妹相互飈戲還得靜靜等她們長大。
本尼西奧・德爾・托羅 Benicio Del Toro
男, 生於1967年2月19日,波多黎各
星座: 雙魚座
本尼西奧・德爾・托羅無疑是好萊塢十分少見的那一類演員。1995年,他憑藉著在影片《普通嫌疑犯》中扮演芬斯特一角而為影迷熟知。
本尼西奧出生於波多黎各的桑圖爾塞一個律師家庭。9歲時就失去了母親;4年後,他父親將全家搬至賓夕法尼亞州。後來,本尼西奧赴聖地亞哥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商業學位,期間他偶然參加了一次表演課,不料卻迷上了表演。隨後,他參加了一些學生創作表演,包括在一次戲劇節上參加紐約拉斐特戲劇院的指定演出。這以後他決定留在紐約參加廣場表演學校訓練班,主攻表演,並獲得了斯特拉阿德瑞音樂學院的獎學金。接著,他又前往洛杉磯參加戲劇院的演員訓練班學習,並第一次在電視劇中扮演角色,包括在《邁阿密天龍》的客串表演,以及1990年在反毒品微型連續劇《The Camarena Story》中扮演一個毒品販子。後來,他便開始主演電影。1995年,本尼西奧在布萊恩・辛格執導的黑色犯罪影片《普通嫌疑犯》中扮演一個怪裡怪氣的罪犯芬斯特。他別具一格的演出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贏得了廣泛的讚譽,他也因此獲得了當年的“獨立精神獎”。此片後來贏得了包括奧斯卡獎在內的五項國際大獎,伴隨著這部電影的成功,本尼西奧成為了觀眾注目的中心和獨立製片電影的紅人。
本尼西奧・德爾・托羅總是扮演一些怪異、另類的角色,導演蓋・里奇(兩人於2000年合作《偷拐搶騙》)曾說“總能感到他身上有種特殊的吸引力”。史蒂文・索德伯格(兩人於2000年合作《毒品網路》)也稱“他非常有明星潛質,早晚會出名的”。進入新世紀後,本尼西奧果然星運高照,大獎頻頻,成為繼羅素・克勞之後又一個大器晚成的性格男星。他的作品包括有西恩・潘導演的《誓不罷休》(2001)、與湯米・李・瓊斯合作的動作片《捕獵遊戲》(2003)、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導演的《21克》(2003)、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導演的《罪惡之城》(2005)、與奧斯卡影后哈莉・貝瑞合作的《遺失在火中的記憶》(2007)等。
2008年,本尼西奧再次與史蒂文・索德伯格聯手,重塑了一代革命偶像、自由象徵《切・格瓦拉》,全片分為《切・格瓦拉:阿根廷》和《切・格瓦拉:游擊隊》兩部,充滿史詩版磅礴的氣質。本尼西奧也因此獲得了第61屆坎城電影節最佳男主角。2009年,本尼西奧最重頭的作品就是《狼人》,他將與 安東尼・霍普金斯、艾米莉・布朗特合作,再現這個人類傳說中最為著名的傳奇恐怖角色。

演職員表

導演
索菲亞・科波拉 Sofia Coppola
編劇
 丹尼斯・甘塞爾 Dennis Gansel ....writer
陶德・史崔塞 Todd Strasser ....novel Peter
Thorwarth ....writer
演員
 Frederick Lau ....Tim Stoltefuss
克里斯蒂安妮・保羅 Christiane Paul ....Anke Wenger
Elyas M'Barek ....Sinan
Christina Do Rego ....Lisa
雅各布・馬特施恩茨 Jacob Matschenz ....Dennis
Maximilian Vollmar ....Bomber
Max Mauff ....Kevin (as Maximilian Mauff)
Ferdinand Schmidt-Modrow ....Ferdi
Tim Oliver Schultz ....Jens
Amelie Kiefer ....Mona
Odine Johne ....Maja
Fabian Preger ....Kaschi
Johanna Gastdorf ....Tims Mutter
Teresa Harder ....Mutter Caro
傑拉德・亞歷山大・海德 Gerald Alexander Held ....Tims Vater (as Alexander Held)
莫麗・考依曼 Maren Kroymann ....Dr. Kohlhage
Jaime Krsto ....Bobby (as Jaime Kristo Ferkic)
Liv Lisa Fries ....Laura
丹尼斯・甘塞爾 Dennis Gansel ....Martin
Lucas Hardt ....Kulle
緹諾・麥威斯 Tino Mewes ....Schädel
約根・沃格爾 Jürgen Vogel ....Rainer Wenger
馬克思・雷邁特 Max Riemelt ....Marco
詹妮弗・利奇 Jennifer Ulrich ....Karo
Tim Oliver Schultz ....Jens
Karoline Teska ....Miri
Marco Bretscher-Coschignano ....Dominik
萊納德・博茨巴赫 Lennard Bertzbach ....Bommel
Thommy Schwimmer ....Maxwell (as Tommy Schwimmer)
Joseph M'Barek ....Thorben
Darvin Schmidt ....Leon
Leander Hagen ....Zecke
Maxwell Richter ....Faust
Sophie Kurzke ....Freundin Jens
Lena Lutz ....Leyla
Hendrik Holler ....Marktverkäufer
Ilo Gansel ....Marktverkäuferin
Natascha Paulick ....Verkäuferin
Thomas Sarbacher ....Vater Karo
Hubert Mulzer ....Dieter Wieland
Friederike Wagner ....Mutter Marco
Ron Jones ....Coffee bar visitor
製作人
 Christian Becker ....executive producer
Nina MAAG ....producer
Martin Moszkowicz ....co-producer
Peter Schiller ....line producer
Nina Müller ....producer
原創音樂
 Heiko Maile
攝影
Torsten Breuer
剪輯
 Ueli christen
選角導演
 Franziska Aigner-Kuhn
Uwe Bünker
藝術指導
Knut Loewe
美術設計
 Petra Ringleb
布景師
Tilman Lasch
服裝設計
伊萬娜・米洛斯 Ivana Milos
視覺特效
Abraham Schneider
副導演/助理導演
Matthias Nerlich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劇情簡介

《在某處》講述了一個花花公子男演員在夏特蒙特酒店過著放蕩不羈磕磕絆絆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11歲的女兒突然來訪,他不得不開始檢討自己的人生。

相關資料

早在2010年2月,行業權威媒體《每日銀幕》就曾經將《在某處》列為衝擊今年坎城電影節的種子選手之一,但是由於後期製作的原因只能與坎城擦肩而過。5月,《每日銀幕》再次發布威尼斯前瞻,認為《在某處》轉戰威尼斯定是必然。日前,影評人安・湯普森(Anne Thompson)也撰文表示《在某處》出征威尼斯是理所當然。
安・湯普森的文章中回憶了2003年就《迷失東京》採訪索菲亞的故事。索菲亞當時探討了她的美學觀點,她暢談了自己羨慕的方式正是鮑勃・福斯在自傳式影片《浮生若夢》中所展現的那樣,“我喜歡的是那種來自於個人經歷,真誠的電影。鮑勃離開了飾演他女友的女友,這不是一種浪漫化的想法,而是忠實。”關於安東尼奧尼的《奇遇》,索菲亞表示:“儘管影片沒有故事,但並不無聊,有很多東西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我喜歡觀察事物,對於大量的對話我並不感興趣。”
據已經看過《在某處》的業內人士描述,索菲亞的這部新片依舊保持著她的風格,是一個格局小相當寧靜的影片,史蒂芬・多爾夫與艾麗・范寧在片中的表現也十分精彩。
《在某處》將於2010年12月22日上映。

幕後花絮

《在某處》(Somewhere)在威尼斯電影節舉行全球首映禮,這一次,索菲亞・科波拉通過她的最新作品向觀眾們展示了兩個她最熟知的世界――酒店好萊塢影片講述一個電影明星(史蒂芬・多爾夫 飾)透過他11歲的女兒(艾麗・范寧 飾)的雙眼,重新審視自己空洞糜爛的生活。
《在某處》是索菲亞・科波拉繼2006年的《絕代豔后》後沉寂四年的回歸之作,影片的故事靈感在某些程度上來源於導演自己的童年經歷,作為大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女兒,索菲亞從小就見慣了好萊塢的各種浮華。她表示,自己想拍攝的是一個“發生在當代洛杉磯的親密故事”,影片選在好萊塢的傳奇酒店馬蒙特城堡酒店拍攝,這裡是名人經常逗留的聲色之地,也是八卦小報常年關注的地方,索菲亞對這裡也並不陌生。“我從小跟隨我父親拍戲,在不同的酒店裡度過了很多的時光,我在這些地方長大,” 索菲亞說,“一個酒店本身就是一個小世界,裡面有各種各樣有趣的人,因此我喜歡以酒店為背景的故事。在這個短暫居留的場所里,人們常常處在某種轉折變化的時刻。”
如同索菲亞之前的作品(如《迷失東京》),《在某處》關注的正是一個人生命中的轉折過渡時期。約翰尼・馬可是個虛構的明星,他的演藝事業曾經有過短暫的輝煌,但他現在已經失去了人生的目標,然而女兒的來到讓他的生活發生了改變,他帶她去滑冰、旅行、玩電子遊戲,在相互的傾訴中,他意識到自己此前生活的空虛,他想要彌補自己與他那迷人的小女兒之間的關係,卻感到了一條無形的鴻溝擺在兩人面前。父女關係是貫穿影片的主導,影片劇本是索菲亞在生下第一個小孩後寫下,因此也加入了她對父母與子女關係的感悟。
有人戲稱《在某處》是一部“家族電影”,不光指那些好萊塢的浮華掠影也許正是身為科波拉家族一員的索菲亞回憶的寫照,同時影片從拍攝和製作也顯現出科波拉這個電影世家的強大力量,影片的製片人中包括索菲亞本人以及她的哥哥羅曼・科波拉,父親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也擔當了執行製片的角色。影片還邀請到來自法國的鳳凰樂隊量身打造原聲音樂,而樂隊的主唱托馬斯・馬爾斯正是索菲亞的男友。
幕後全靠自家人操作,演員方面,索菲亞則請來了史蒂芬・多爾夫在片中飾演頹廢影星約翰尼・馬可。史蒂芬表示,除了同為演員身份之外,他和這個角色間並沒有什麼相同點,但他也承認,演員這類人在某些情感上是互通的,“對於演員來說,當一部電影拍攝結束後,他常常會真切地體會到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我不需要每天去辦公室上班,因此在下一部電影到來前,我感到自己被拋棄了一樣,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在這一點上,我能理解約翰尼的情緒。”
正如《迷失東京》這部於2003年在水城威尼斯首映的經典作品一樣,《在某處》基本都在酒店內取景,其中絕大部分時間呆在洛杉磯聚集眾多名流的夏特蒙特酒店,而這也是導演科波拉和她的娛樂圈大腕兒父親――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一起呆過的地方之一。“我們成長過程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酒店度過的,那時跟著父親到處拍外景。我喜歡住酒店的感覺,那就像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世界,”科波拉告訴記者。“那裡其實也是一個短暫停留的地方。許多我感興趣的特質都存在於某些過渡時期,一切都非常短暫,這似乎就應該發生在有著同樣氣場的酒店。”
多爾夫飾演的男主角約翰尼・馬可正是處於這種轉變當中――沉溺於演員身份給他帶來的聲色犬馬的生活,儘管他似乎還未察覺到這一點。他剛拍完一部電影,正準備再次進入那糜爛而空洞的“快樂生活”。“我發現其中有一點十分現實,那就是演員在拍完一部戲後會出現一個空白檔期,”多爾夫表示,“對於演員來說,我們聚在一起工作3個月,影片就拍完了。在那之後,我也無需過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所以在接到下一部戲之前,有時確實有一種不知要幹嘛的感覺。”
科波拉表示,她想要向世人描繪“如今的洛杉磯”,而關於拍攝《在某處》這部影片的想法,在她於法國完成上一部作品《絕代豔后》時,變得越發強烈。那時的她與洛杉磯相隔甚遠,對娛樂時事的了解也僅限於前來拜訪的友人所帶來的八卦小報。39歲的科波拉以新奇而又時常帶著些扭曲的方式來展示好萊塢名人對名聲的過度炫耀。
科波拉表示,她一直想要寫一個從男性角度出發的故事,寫一些關於一個男人情感世界裡的東西,因為這對她而言是件非常不同的事。而她在影片中對明星待遇所表現出的驚為天人的冷嘲熱諷,恐怕從某種意義上講只有好萊塢之子才能做到。
影片中,在約翰尼床邊大玩鋼管舞雙胞胎,與所有性感打扮的拉拉隊隊長一起表演,不僅僵硬,彼此間還很難同步,搞得馬可連一點興致都提不起來。而馬可,事實上並未能察覺自己對成名效應的不滿,直到他的女兒克洛伊“從天而降”。
一次赴米蘭宣傳新片的時候,馬可被授予了一個電視獎,獎盃是一隻笑得很詭異的金色貓雕像,取名“電視貓”(Telegatto),相當於義大利的艾美獎。在僅僅五個字的義大利語獲獎感言之後,馬可隨即被一群穿得金燦燦的歌舞女郎團團圍住轉圈圈,此時他的女兒克洛伊就坐在台下第一排的位置看著這一切。
科波拉表示這場戲並沒有要嘲諷義大利電視圈的意思。“我只想通過它來對比約翰尼・馬可的娛樂圈世界以及他的小女兒的世界。關於Telegatto,對我而言它放之全球而相同。我們都有這樣的文化,在美國,在義大利,甚至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有這種娛樂性商業,獎盃總能與浮華掛上鉤。”
那么,她的父親,這位終極娛樂圈權威人士是如何看待這部電影的呢?“他告訴我他愛這部電影,並且認為只有我能拍得出來。我們都應該只拍那些只有我們自己能拍的電影。”科波拉表示

《在某處》摘得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新華網義大利威尼斯9月11日電 (記者 王昀加 宋建)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11日落下帷幕,電影《教父》之父科波拉的女兒索菲婭・科波拉的電影《在某處》獲得本屆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在某處》講述了父女之間相互交流的故事:主人公約翰尼是一位星光耀眼的好萊塢明星,然而在耀眼的光環背後,約翰尼的生活可謂一塌糊塗。婚姻破裂失敗,女兒不在身邊,他不是窩在酒店房間裡,就是躲在自己的法拉利跑車裡。然而有一天他的女兒突然回到他的生活里,從此一切都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美國電影《無果之路》導演蒙特・赫爾曼在當天的頒獎儀式中獲得特別金獅獎,以表彰其一生為電影事業做出的貢獻。西班牙、法國合拍電影《傷心小號曲》的導演亞歷克斯・德拉伊格萊西亞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
當《在某處》摘得金獅的結果公布時,聚集在電影節媒體中心卡西諾宮的記者發出一陣噓聲,一些義大利記者認為結果出乎意料,《在某處》雖然不差,但贏得金獅有些勉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