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藥

土家族居住的湘西北、川東南、黔東北、鄂西南武陵山區、大巴山區是我國藥材重要產地之一,藥材資源十分豐富,人工栽培藥材歷史悠久,大宗地道藥材在海內外享有盛譽,如川連的主產地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被譽“黃連之鄉”,辰砂也出產在湘西。據藥材部門歷年統計,收購品種達500多種,年收購量達300噸以上有木瓜、川連、杜仲、厚朴、黨參、白朮、玄參、丹皮、雲木香、山藥、白芍、川貝、南大黃、續斷、大力子、香獨活等。土家族常用民族藥大約500種左右,其資源豐富,療效顯著,深受土家族人民喜愛。如水黃連、頭頂一顆珠、江邊一碗水、烏雲傘、小蛇疔、土人參、胡豆蓮、獨腳蓮、百味蓮、硃砂蓮、麥刁七、蜈蚣七、廣椒七、牛角七、鋪地還陽、伸筋還陽、雞尾還陽、八角楓、三角風、岩防風、一點血、血蜈蚣、血灌腸、飛天蜈蚣、蜈蚣三七等土家族草藥。

基本簡介

武陵山區由於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適宜各種藥材(植物、動物)生長,品種較多。據湘西自治州藥材普查資料提示,全州目前共查出藥材品種1834種,其中動物藥1140種,礦物藥28種,植物藥1666種。除少數傳統的道地藥材外,其餘均為當地常用民族藥和民間草藥。鄂西自治州近年來在普查中共收集到2150種藥材,整理、編纂完成《鄂西州民族藥志》。貴州銅仁地區對武陵山主峰梵淨山區藥物資源進行系統地收集整理,編寫完成了《梵淨山藥物名錄》。其他土家族地區如鄂西南清江流域的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四川省秀山、酉陽等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也開展了民族藥資源調查,先後編寫了本地藥物名錄。

藥品種類

土家族居住的湘西北、川東南、黔東北、鄂西南武陵山區、大巴山區是我國藥材重要產地之一,藥材資源十分豐富,人工栽培藥材歷史悠久,大宗地道藥材在海內外享有盛譽,如川連的主產地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被譽“黃連之鄉”,辰砂也出產在湘西。據藥材部門歷年統計,收購品種達500多種,年收購量達300噸以上有木瓜、川連、杜仲、厚朴、黨參、白朮、玄參、丹皮、雲木香、山藥、白芍、川貝、南大黃、續斷、大力子、香獨活等。土家族常用民族藥大約500種左右,其資源豐富,療效顯著,深受土家族人民喜愛。如水黃連、頭頂一顆珠、江邊一碗水、烏雲傘、小蛇疔、土人參、胡豆蓮、獨腳蓮、百味蓮、硃砂蓮、麥刁七、蜈蚣七、廣椒七、牛角七鋪地還陽、伸筋還陽、雞尾還陽、八角楓、三角風、岩防風、一點血、血蜈蚣、血灌腸、飛天蜈蚣、蜈蚣三七等土家族草藥。

藥品生產

在民族藥的開發研究方面,各地也做了許多工作,並取得可喜的成績。如湘西州民族醫藥研究所開發木瓜系列產品,“木瓜糖衣片”治療菌痢,“木瓜舒肝沖劑”治療肝炎,後者已批量生產,水黃連糖衣片治療肝炎、細菌性痢疾,水黃連軟膏治療慢性子宮頸炎均取得良好臨床療效。“壽康袋泡茶”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增強人體抵抗力均有明顯的療效。80年代初研製成功的“吉首蛇藥”為純民族藥製劑,對各種蛇傷療效滿意。湘西古丈是我國十大名茶“古丈白毛尖茶”的產地,該縣將傳統名茶與民族藥土人參試製的純天然滋補保健茶——七葉參袋泡茶,曾榮獲國家“新星杯”獎,被指定為第十一屆亞運會專用保健飲料。湘西、鄂西等地對資源豐富的土家族藥食兩用的植物洋桃(獼猴桃)、刺梨、金櫻子、枇杷進行開發,製成保健飲料或食品,如獼猴桃罐頭、刺梨酒、金櫻子飲料、蛇膽枇杷液等高中檔食品。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藥檢所開發研究“靈陵香”具有強身、益壽、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