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60“海盜旗”轟炸機

圖-160“海盜旗”轟炸機

圖-160是前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一種變後掠翼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海盜旗”(B1ackjack),1987年開始交付空軍試用。 當時空軍認為M-18設計方案是比較好的,但是考慮到圖波列夫設計局具有大型轟炸機的設計經驗和生產能力,所以最後決定還讓圖波列夫設計局在M-18方案的基礎上研製圖-160戰略轟炸機,批量生產廠家為喀山飛機製造廠。 圖-160是一種多用途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不僅能以亞音速、低空突防進行攻擊,而且可以在高空、超音速(M數大於1)的情況下作戰。

"海盜旗"轟炸機面世

圖-160是前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一種變後掠翼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海盜旗”(B1ackjack),1987年開始交付空軍試用。圖-160的研製是採用招標的方式進行的,參與招標的有圖波列夫設計局、米亞西舍夫設計局和蘇霍伊設計局。圖波列夫設計局提出的方案是在圖-144超音速旅客機的基礎上發展的;米亞西舍夫設計局提出的設計稱為M-18方案;蘇霍伊設計局提出的方案是在T-4飛機基礎上的改進設計。當時空軍認為M-18設計方案是比較好的,但是考慮到圖波列夫設計局具有大型轟炸機的設計經驗和生產能力,所以最後決定還讓圖波列夫設計局在M-18方案的基礎上研製圖-160戰略轟炸機,批量生產廠家為喀山飛機製造廠。原型機於1981年12月19日首飛,1987年5月開始進入部隊服役,1988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性能

圖-160是一種多用途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不僅能以亞音速、低空突防進行攻擊,而且可以在高空超音速(M數大於1)的情況下作戰。攜帶巡航飛彈和近距攻擊飛彈時,能夠對預先確定坐標的目標進行核打擊,在今後裝備了高精度常規精確制導炸彈後可以攻擊機動目標或戰術目標

製作工藝

武器裝備:圖-160沒有裝備機炮,彈艙內可載自由落體武器、短距攻擊飛彈或巡航飛彈等,兩個12.80米長的武器艙,前艙的旋轉發射架可帶6枚Kh-55MS巡航飛彈,後艙的兩個旋轉發射架可帶24枚Kh-15P短距攻擊飛彈。
尺寸數據:機長54.10米,機高13.10米,翼展(後掠角65°)35.60米,(後掠角20°)55.70米,機翼面積(後掠角20°)360.00平方米。
重量數據:空重118,000千克,最大燃油量160,000千克,最大武器載荷40,000千克,正常起飛重量267,6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75,000千克,最大著陸重量155,00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高度12,200米)M2.05,巡航速度(高度13,700)M0.9,海平面最大爬升率67米/秒,實用升限15,000米,起飛滑跑距離2200米,著陸滑跑距離(最大著陸重量)1600米,最大航程(無空中加油)12300千米,限制過載+2.0g

圖片

圖-160“海盜旗”轟炸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