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釋經典系列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第1版 (2011年4月1日)
平裝: 156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bkbkae3413
條形碼: bkbkae3413
尺寸: 27.2 x 20 x 13.4 cm
重量: 2.8 Kg

作者簡介

作者:(義大利)馬可?波羅 沙遜 新渡戶稻造 等 譯者:馮承鈞 陳高華
馬可?波羅(Marco Polo)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於義大利威尼斯一個商旅世家。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尼古刺?波羅和叔叔瑪竇?波羅,途經中東,歷時蹬年多來到中國,在中國遊歷了17年。回國後著成《馬可?波羅遊記》一書,記述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同時兼記中亞、西亞、東南亞、南亞等地區許多國家的情況。此書在馬可?波羅生前就已經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歐洲廣為流傳。它大大豐富了歐洲人的地理知識,打破了宗教的謬論和傳統的“天圓地方”說;同時,它對15世紀歐洲的航海事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馬可?波羅及其遊記開創了歐洲歷史的新時代。
新渡戶稻造,享譽國際的日本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動家。出生於日本岩手縣盛岡市。早年畢業於札幌農學校,曾先後赴美、德留學。回國後在多所大學任教,1918年擔任東京女子大學第一任校長。1920年成為國際聯盟的事務次長,被譽為“國際閃耀之星”。著有《武士道》、《修養》等書。他本人也因《武士道》這一對武士道精神進行全面詮釋的學術著作成為了日本精神和倫理學的權威。1984年發行的日本銀行券5000日元上即印有其肖像。

內容簡介

《圖釋經典系列(套裝共5冊)》為分《圖釋馬可?波羅遊記》、《圖釋中國佛教史》、《圖釋塔木德》、《圖釋易經的故事》共5冊。《圖釋馬可?波羅遊記》內容簡介:欲知世界各地之真相,可取《圖釋馬可?波羅遊記》讀之。君等將在其中得見所志大亞美尼亞(GrandeArm6nie)、波斯(Perse)、韃靼(Tartarie)、印度(Inde)及其他不少州區之偉大奇蹟,且其敘述秩序井然,明了易解:凡此諸事,皆是威尼斯賢而貴的市民馬可?波羅君所目睹者,問有非彼目睹者,則聞之於確實可信之人。所以吾人之所徵引,所見者著明所見,所聞者著明所聞,庶使《圖釋馬可?波羅遊記》確實,毫無虛偽。有聆是書或讀是書者,應信其真。該書中所記皆實,緣自上帝創造吾人始祖亞當(Adam)以來,歷代之人探知世界各地及其偉大奇蹟者,無有如馬可?波羅君所知之廣也。故彼以為,若不將其實在見聞之事筆之於書,使他人未嘗聞見者獲知之,其事誠為不幸。余更有言者,凡此諸事,皆彼居留各國垂二十六年之見聞。迨其禁錮於熱那亞(G4nes)獄中之時,乃求其同獄者皮撒(Pise)城人魯思梯謙(Rusticien)詮次之,時在基督降生後之1298年雲。
《圖釋武士道》是日本學者新渡戶稻造於美國休養時,有感外國人對武士道知之甚少,於是用英文寫作而成的。《圖釋武士道》詳細地向讀者介紹了武士道的成因和內涵,從仁慈、誠實、真誠與榮譽、忠誠、勇氣等各個方面講述了武士道的美德,讓世界範圍的讀者得以對武士道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作者學識豐富,不僅分析了武士道與中國文化的關係,也分析了武士道與騎士制度的異同,一方面這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武士道,另一方面有助於世界範圍內的讀者產生認同感。
《圖釋中國佛教史》內容簡介: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佛把世間萬物分為十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
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為六道眾生
六道眾生要經歷因果輪迴,從中體驗痛苦。
在體驗痛苦的過程中,只有參透生命的真諦,才能得到永生。
鳳凰,涅磐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佛說: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圖釋世界史》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價值。它是世界著名歷史學家威爾斯寫給所有歷史愛好者的簡明讀本。它視野開闊宏大、筆調輕快簡潔,每個宇都傾注著作者的激情,而不是一味追求嚴肅、深沉、呆板的學究氣。《世界史》是一部最為真實記載人類成長的通史,無疑也是一部最適合於普通讀者閱讀的歷史著作。讀這部書就是一種與歷史的交流,一種完美的享受。
《圖釋塔木德》內容簡介:猶太人的智慧來源於他們的民族經典——《塔木德》。《塔木德》是由2000多位猶太學者在一千多年的討論和研究中形成的,是整個猶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導航圖,是這個優秀民族的精神支柱。如果說《舊約聖經》是一部永恆的書,那么《塔木德》則是猶太入日常生活的伴侶,充滿著生命的智慧型和應付危機的良謀。對於猶太人的財富,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說法:世界的錢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錢卻在猶太人的口袋裡。猶太人賺錢的智慧就集中在《塔木德》里。這本經典著作與《聖經》、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和伊斷蘭教的《古蘭經》,並稱為影響人類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傳世經典。
希伯來文化的傳世經典,猶太人致富的終極聖經,洛克菲勒、巴菲特、格林斯潘每日必讀的商業箴言,十個世紀的歷史沉積,兩千位猶太學者苦心之作,《塔木德》--成就了當今世界最會賺錢的民族,會享受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去創造生活。借錢給朋友,將以失去友誼作為利息。我們無法左右命運,但也不要被命運所左右。思考的時候請感情離開,因為你需要的是理智。成功沒有捷徑可走,卻可以有多條路徑供你選擇。
《圖釋武士道:解讀日本民族的精神與傳統文化》一書是日本學者新渡戶稻造於美國休養時,有感外國人對武士道知之甚少,於是用英文寫作而成的。《圖釋武士道:解讀日本民族的精神與傳統文化》詳細地向讀者介紹了武士道的成因和內涵,從仁慈、誠實、真誠與榮譽、忠誠、勇氣等各個方面講述了武士道的美德,讓世界範圍的讀者得以對武士道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作者學識豐富,不僅分析了武士道與中國文化的關係,也分析了武士道與騎士制度的異同,一方面這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武士道,另一方面有助於世界範圍內的讀者產生認同感。
《圖釋易經的故事:一口氣輕鬆讀懂華夏文明之源》內容簡介:《易經》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被譽為華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讀易不能為太醫,不讀易不可為將相之說,故其作用被稱為:修身、齊家、治國、平滅下。它裡面所表達的內容森羅萬象、遠近顯隱,過去、現在、未來無不包括在內,所蘊含的哲理更是博大精深。可是由於古文艱澀難懂,即便有許多人想拜讀卻也只能望而卻步,為了迎合現代入的閱訊習慣,作者在忠實於原著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集百家之長,在歷史故事裡解讀易經,透過耳濡目染的歷史故事將《易經》中的道理和內涵更為直觀、深刻地呈現出來。相信《圖釋易經的故事》會像良師淨友一般,成為大眾為人處事、提高修養的不二法寶。該書圖文並茂,言簡意賅,具有很強的趣味性。
《圖釋中國佛教史》內容簡介:是一本了解中國佛教歷史的入門讀物,它系統地建立了中國佛教史的架構,再加上大量的美圖,使讀者能夠在輕鬆愉快中開始一段佛學之旅、心靈之旅,從佛學中了悟生命的真諦。中國佛教史研究,自20世紀初以來,一直是學術界佛學研究的重心,而黃懺華先生的《中國佛教史》是現代中國人撰寫的第一部系統性的中國佛教通史。該書豐富,史料翔實,按中國佛教傳布的四大階段,分為肇始(漢-西晉)、進展(東晉南北朝)、光大(隋唐)、保守(五代-清末)四章,依次論述了各階段的佛教狀況、政教關係、佛教與外道的關係、宗派分化及各宗派的精義等。

媒體評論

他(馬可?波羅)在歐洲人的心目中,創造了亞洲。
——約翰?梅斯菲爾德 英國桂冠詩人
《馬可?波羅遊記》打開了我們對13世紀的這個世界的想像力……僅僅是歷史學家的編年史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它直接導致了美洲的發現。
——赫伯特?喬治?韋爾斯 英國歷史學家
《馬可?波羅遊記》不是一部單純的遊記,而是啟蒙式作品,對於閉塞豹歐洲人來說,無疑是振聾發聵,為歐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識領域和視野,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導致了歐洲人文科學的廣泛復興。
——莫里斯?科利思 愛爾蘭作家

目錄

《圖釋馬可 · 波羅遊記》目錄:
引言
第一卷 馬可·波羅自地中海岸赴大汗忽必烈駐夏之上都沿途所經之地及傳聞之地
第一章 波羅弟兄二人自君士坦丁堡往游世界
第二章 波羅弟兄二人之離蘇達克
第三章 波羅弟兄二人經過沙漠而抵不花剌
第四章 波羅弟兄二人從使臣言往朝大汗
第五章 波羅弟兄二人抵大汗所
第六章 大汗詢及基督教徒及羅馬教皇
第七章 大汗命波羅弟兄二人使教皇所
第八章 大汗以金牌賜波羅弟兄二人
第九章 波羅弟兄二人之抵阿迦城
第一○章 波羅弟兄二人攜帶尼古刺子馬可往朝大汗
第一一章 波羅弟兄二人攜帶馬可從阿迦首途
第一二章 波羅弟兄二人還謁教皇格里高利十世
第一三章 尼古刺瑪竇馬可三人赴大汗所
第一四章 尼占刺瑪嬖馬可覲見大汗
第一五章 大汗遣馬可出使
第一六章 馬可之出使歸來
第一七章 尼古刺瑪賽馬可之求大汗放還本國
第一八章 波羅弟兄同馬可別大汗西還
第一九章 小亞美尼亞
第二○章 突蹶蠻州
第二一章 大亞美尼亞
第二二章 喬治亞及其諸王
第二三章 亞美尼亞東南界之摩蘇爾國
第二四章 巴格達大城及其陷落
第二五章 巴格達之移山靈遮
第二六章 基督教徒聞哈里發之言大懼
第二七章 主教見獨眼靴工
第二八章 靴工之祈禱移山
第二九章 帖必力思城
第三○章 波斯大州
第三一章 三王之歸
第三二璋 波斯之八國及其名稱
第三三章 耶思德大城
第三四章 起兒漫
第三五章 哈馬底城及其殘破
第三六章 叉下坡至忽魯模思城
第三七章 經行一疲勞而荒寂之道途
第三八章 忽必南城及其出品
第三九章 亘延八日程之沙漠
第四○章 山老
第四一章 山老訓練哈昔新之法
……
第三卷 日本,越南,東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諸島嶼,東非洲
第四卷 君臨亞洲之成吉思汗系諸韃靼宗王之戰,亞洲北地
附錄:蒙元帝國及四大汗國世系
《圖釋武士道》目錄:
前言
導言
第一版序
序詞
第一章 作為一個倫理體系的武士道
第二章 武士道的起源
第三章 義:公正或正義
第四章 勇:果敢堅韌的精神
第五章 仁:惻隱之心
第六章 禮:和諧的法則
第七章 誠實與真誠
第八章 榮譽
第九章 忠的責任
第十章 武士的教育與訓練
第十一章 自製
第十二章 自殺與復仇的制度
第十三章 刀:武士之魂
第十四章 婦女的教育及其地位
第十五章 武士道精神的感化力
第十六章 武士道精神是否活力依舊
第十七章 武士道精神的未來
附錄一 譯後記
附錄二 日本戰國時代主要武士家族簡介
《圖釋中國佛教史》目錄:
弁言
第一章 中國佛教之肇始時代
第一節 東漢時代之佛教
第二節 三國時代之佛教
第三節 西晉時代之佛教
第二章 中國佛教之進展時代
第一節 東晉時代之佛教
第二節 南北朝時代之佛教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間之般若思想
第四節 毗曇宗
第五節 漢地沙門之西行求法
第六節 佛道二教之論爭
第七節 華嚴初期之講解流通
第八節 律部之翻譯及弘通
第九節 三論四論初期之講解流通
第十節 法華初期之講解流通
第十一節 成實宗
第十二節 涅槃宗
第十三節 禪學及禪宗之起原
第十四節 地論宗
第十五節 攝論宗
第三章 中國佛教之光大時代
第一節 隋唐時代之佛教
第二節 三論宗
第三節 天台宗
第四節 華嚴宗
第五節 法相宗
第六節 律宗
第七節 淨土宗
第八節 禪宗
第九節 密宗
第四章 中國佛教之保守時代
第一節 五代之佛教
第二節 宋代之佛教
第三節 諸宗
第四節 元代之佛教
第五節 明代之佛教
第六節 清代之佛教
《圖釋塔木德》目錄:
緒論
一本書的民族
世界最偉大的商人
打開財富之門的鑰匙
可以傳授的財富秘訣
最會賺錢的民族
第1章 金錢是給上帝的禮物
財富是現實的上帝
錢是神給的禮物
猶太民族精神的鏡子
錢的“準神聖性”
錢,絕不分高低貴賤
賺錢是一種遊戲
攢成窮人,賺成富人
借用資源經營
借錢,就是掏錢買敵人
第2章 財富的契約
與上帝簽訂契約的民族
信守契約的生命線
誠實的支柱
規則的魅力
鑽透法律的金洞
讓年輕人先發言
希望與信心
生意場上沒有禁忌
第3章 在博弈中創業
擁有富人的氣息
賺錢靠真智慧
永遠的財富是智慧
智慧比知識更重要
商人也要學識淵博
做個雜學博士
幹活越少,賺錢越多
懷疑一切
打開外面世界的鑰匙
猶太智慧的沃土
……
第4章 逆風飛揚
第5章 財富的品質
第6章 思考致富
第7章 巧妙地解決交織著矛盾的問題
《圖釋易經的故事》目錄:
序言:眾經之首,大道之源
1.吉人自有天相
2.厚德載物
3.生之艱辛
4.蒙童
5.等待中的大智慧
6.不爭為上和為貴
7.戰爭——王者儀式
8.四海皆兄弟
9.小畜之時
10.大人物的胸襟
11.《易經》里的辯證思維
12.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13.《易經》時代的刀光劍影
14.保持大有之勢
15.謙虛的處世準則
16.現實主義態度
17.安室宴息處隨之道
18.海納百川之風
19.統治之道
20.我生知進退
21.恩威並施的治國之道
22.古代飾俗剪影
23.夢占
24.超越生之障礙
25.“思無邪”的人生境界
26.把浮躁化為篤實
27.不勞不得
28.過猶不及
29.布滿荊棘的人生之路
30.依附之道
31.溝通之道
32.恆久之道
33.隱居山林的渴望
34.大壯之時
35.易理的長進智慧
36.亂世之思
37.家和萬事興
38.求同存異
39.艱難困苦的另一面
40.緩解之世
41.謙受益滿招損
42.上天福佑
43.未雨綢繆的準備工作
44.天下有風
45.祝占
46.昌盛之道
47.窘困之境
48.思賢若渴
49.變更是一切的法則
50.巔峰到低谷的人生哲學
51.對雷電的崇仰
52.修身有格
53.漸進傳福
54.古老的婚制遺俗
55.豐大之卦
56.平實的旅行日記
57.以柔處世以剛為人
58.河澤之道
59.洪水的威脅
60.克己復禮的社會風尚
61.久已遠去的祈神儀式
62.開明的批評觀
63.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64.正反兩面悟人間萬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