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中國茶典

圖說中國茶典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茶經》上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神農就是炎帝,中華民族的祖先之一,茶樹的最早發現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最專業實用的泡茶、鑒茶、品茶知識

茶葉的分類

愛茶人的茶具雅單

品茶要品“色、香、昧、韻”

茶葉的選購和保存

宜茶之水

不可不知的茶中禮儀

解密普洱茶

茶葉的不同鑑別方法

名茶品鑑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學茶先學茶文化

先來聽聽那些風雅流芳的茶故事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禪門公案:吃茶去

妙玉敬茶

以茶代酒

乾隆和十八棵御樹

茶中之趣:鬥茶

再來認識那些仙風道骨的茶人

茶聖陸羽

亞聖盧仝

元稹與七言茶詩

白居易與茶

趙佶與《大觀茶論》

王安石喜茶擅鑒水

蘇軾喻茶如佳人

穿越千年墨香的中國茶史

飲茶小史

泡茶方法的演變

讓茶文化聞名四海的茶商

神秘的茶馬古道

海上茶葉行天下

去看看祖國大江南北的幾大茶區

中國的四大茶區

按省分布的中國茶區

清心悠然悟茶道

何為茶道

世界茶道行天下

學習茶道不可不知的茶書典籍——《茶經》

中國的茶德和茶俗

茶德

茶俗

第二章 最專業、最實用的泡茶·鑒茶·品茶知識

第三章 名茶品鑑

第四章 茶療養生保健

附錄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學茶先學茶文化

先來聽聽那些風雅流芳的茶故事

相傳在遠古時代,自然條件特別惡劣,人類以採摘野果、捕食野獸為生,一不小心,就會因為誤食有毒的果實而生病甚至死亡。當時愛民如子的首領神農非常痛心,就決定品嘗百草,以身試毒。

神農是遠古時代最具智慧的首領,他從來不喝生水,即使在野外嘗百草階段,神農也會架起鍋,把生水煮熟了再喝。一日,神農嘗了一種有劇毒的草,水還沒燒開就暈倒了。不知過了多久,神農在一陣沁人心脾的清香中甦醒,聽到“嗒嗒嗒”水沸騰的聲音,知道鍋里的水已經燒開了,就艱難地挺起上身用碗舀水準備喝,卻發現鍋里的水已經變成了黃綠色,裡面還飄著幾片綠色的葉子,更神奇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從鍋里飄來。

神農用碗舀了點湯水送入口中後,但覺這湯水清香中略帶苦澀,咽下去後,似乎比開水更解渴,就又喝了幾碗。幾個小時後,神農身上的毒居然解了!他非常開心,想不到這次因禍得福,得到了解毒的仙藥。仙藥是什麼呢?帶著疑問神農開始細心查找,很快發現鍋的正上方有一顆似樹非樹的植物,而鍋內的葉子就是從這顆樹上飄落下來的。神農採摘了很多葉子,回到部落後,再次取其嫩葉熬煎試服,發現這些湯汁不僅有生津解渴、利尿解毒的作用,而且還能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神農非常高興,就將它取名為“茶”,即開百花的植物,作為部落的“聖藥”。唐朝年間,飲茶之風大盛,人們對茶的認識也顯著提高,認識到茶是木本植物,就把“禾”改為“木”,從此“荼”字去掉一划而變成“茶”。

由此可見,五千年前,茶最初是以“藥”的身份出場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