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經濟學一本通

圖解經濟學一本通

1 1 1

定 價:¥29.80
作 者:柳守平 著
出 版 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1-1
版 次:1
頁 數:315
字 數:180000
印刷時間:2010-11-1
開 本:10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44240208
包 裝:平裝內容簡介

為什麼2011年全國各大明星城市的房價會上漲得這么厲害?為什麼姚明的收入會如此之高?上大學的最大成本在哪兒?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就失業?大學生如何在工作和考研之間進行決策?為什麼有些人會成為“卡奴”、“月光族”和購物狂?為什麼在豐收的年頭農民的收入反而減少了呢?你知道通貨膨脹是一種隱蔽的稅收嗎?
財富增長的源泉在哪兒?為什麼有些國家的國民富得流油,而另外一些國家的國民卻窮得連褲子都穿不上?為什麼財富分配比較均勻、中產階層占絕大多數的“橄欖型社會”是健康、穩定、和諧的社會,而財富高度集中的“金字塔型社會”是一個病態且容易發生暴亂的社會呢?最低工資保障和北歐式的高福利制度幫助弱勢群體的效果是一樣的嗎?對於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們該如何提前準備?
本書以圖解的方式全新演繹了經濟學這門最實用的社會科學,讓人們在興味盎然之中掌握經濟學的精髓,得到學習經濟學的最大利益。相信你在讀完本書後,一定可以受到啟發,上面這些林林總總的問題,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目錄

1 編者序:送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本經濟學
2 本書閱讀導航
第一篇 走進經濟學的殿堂
第一章 開始學習經濟學
1 經濟學是什麼:使人更理智的一門學問
2 決策原理:經濟人如何作決策
3 交易原理:為什麼交易是互惠的?
4 運行原理:整體經濟在以怎樣的方式運轉
第二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1 學會看圖:學習經濟學的準備工作
2 縝密的頭腦:觀察、假設、進一步觀察
3 規範表述:試著運用理論改善我們生活的世界
4 不畏懼分歧:說服他人時要用事實說話
第三章 歷史上的經濟學家及其思想
1 威廉·配第的理性之光:“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2“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個人利己兼可富國的自由市場
3“新古典學派之父”馬歇爾:促成了從古典模式向現代模式的轉變
4 熊彼特揭示的秘密:創新是經濟的活力之源
5 凱恩斯拯救了一個時代:刺激內需理論刷新了古典經濟學
第二篇 個體經濟學
第四章 走進撲朔迷離的商品市場
1 為什麼有市場:貿易使每個人變得更好
2 市場的定義:無處不在的經濟秩序
3 簡單市場與供求模型:兩種模擬市場變化的曲線
4 影響需求量的因素:提高香菸價格能使人們少吸菸嗎?
5 影響供給量的因素:天氣對市場供給的有趣影響
6 供給和需求推動均衡:市場中一雙看不見的手
7 價格彈性:市場對價格有多敏感?
8 由需求曲線看彈性:陡峭或平坦的背後
9 由供給曲線看彈性:過多的供給量是否會使生產者受害?
10 豐收悖論:為什麼豐收反而降低了農民的收入?
第五章 消費者選擇理論
1 什麼是消費者選擇理論:人們為什麼會這樣選擇商品
2 預算約束:購買力對人們消費行為的影響
3 選擇偏好:個人嗜好對人們消費行為的影響
4 不對稱信息:信息不對稱怎樣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
5 非理性因素:人們的消費總是理性的嗎?
6 選擇的最最佳化:人們如何認定自己的最佳選擇
7 勞動供給的收入效應:高收入的你是願意工作,還是更想度假?
第六章 了解生產要素市場
1 什麼是生產要素市場:決定你我工作報酬的市場
2 勞動的需求:企業怎樣決定僱傭的人數?
3 勞動需求的變化:為什麼企業會突然大量增員?
4 勞動供給量的變化:有的工作為什麼會有那么多人爭?
5 勞動市場的均衡:如何理解人們的工資差異0
6 土地與資本:了解真正的“資本主義”經濟
第七章 識穿商品的利潤
1 生產成本的定義:有的生產為什麼不划算?
2 經濟學家和會計師的不同:在計算成本和利潤時的分歧
3 邊際產量遞減規律:企業增加的投入和得到的產量之間的關係
4 成本曲線及其形狀:企業成本控制到什麼程度才最有競爭力0
5 短期成本和長期成本:企業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翻身”?
6 規模報酬:專業化才能使企業產生規模效應
7 企業的分類:企業和企業之間有什麼不同嗎?
第八章 市場和福利
1 市場對福利的影響:市場是增進經濟福利的好方法嗎?
2 消費者剩餘:消費者在交易中能感受到的福利
3 生產者剩餘:生產者在交易中能獲得的福利
4 效率和平等:衡量整個社會經濟福利的雙重標準
5 經濟福利最大化:經濟學家只鍾情完全競爭市場的秘密
第九章 競爭、壟斷與市場
1 什麼是完全競爭市場:價格接受者的世界
2 競爭企業的供給曲線:如何找到利潤最大化的產量?
3 企業的短期停業:覆水難收的沉沒成本
4 進入或退出:判斷進入一個市場的有利時機
5 競爭市場的供給曲線:為什麼長期中利潤為零?
6 市場的4種類型:在完全競爭和壟斷之間
7 壟斷的收益:壟斷是否讓社會付出了經濟福利代價?
8 寡頭:從歐佩克對世界石油市場的控制說起
9 壟斷競爭:壟斷了還能激烈競爭?
10 作為質量信號的廣告:廣告促成了無理性的品牌忠誠?
第十章 政府對市場的調控
1 政府和市場:政府用“胡蘿蔔”和“大棒”來促進市場的效率
2 4個經濟職能:了解政府管轄的範圍
3 為什麼要進行管制:政府可以對治市場失靈的部分
4 確定價格上限:有可能引發市場短缺的手段
5 一個實例:價格上限給專家門診帶來的不便
6 確立價格下限:最低工資法帶給低收入者的傷害
第十一章 稅收和稅制
1 稅收是什麼:文明社會所付出的必要代價
2 賦稅的無謂損失:稅收是一把雙刃劍
3 拉伐曲線:改變稅率就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4 效率和公平:稅制設計必須兼顧的兩大目標
5 邊際稅率與平均稅率:檢驗效率和公平的兩個數據
6 稅收歸宿:稅收負擔就像落在粘蠅紙上的蒼蠅?
第十二章 貧富分化及解決之道
1 勞動收入中的不公平:人的職業天生沒有貴賤之分?
2 財產收入的不平等:收入最不平等的一個領域
3 收入分配和貧困的衡量:使收入數據失真的3個因素
4 功利主義的分配哲學:“劫貧濟富”不可取
5 自由主義的分配哲學:請關注世界最不幸的人
6 自由意志主義的分配哲學:不公平就是“公平”
7 減少貧困的政策:政府給公民提供的扶貧保障
8 扶貧政策的優缺點:扶貧計畫激勵了什麼?
9 歐洲福利制度:收入分配不公的最終解決之道
第十三章 公共部門經濟學
1 外部性:無意之中的造福或禍害
2 正外部性:路燈為路過的人照明
3 負外部性:誰為空氣污染負責?
4 外部性的私了:慈善行為和正外部性有關?
5 科斯定理:無成本的私人協商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6 根本途徑:公共政策為外部性問題做主
7 污染許可證:市場的力量是解決市場失靈的最好方法
8 物品的類型:市場對不同物品的作用能一視同仁嗎
9 搭便車行為:私人市場不能防止人們撿便宜
10 重要的公共物品:國防、基礎研究和扶貧
11 公有地悲劇:象徵公有資源使用的一個寓言
12 重要的公有資源:避免被破壞的嘗試
13 產權:保護公有物品和公有資源的利器
第三篇 總量經濟學
第十四章 巨觀經濟指標
1 一個家庭的收入與支出:讓你理解GDP變得更容易些
2 國內生產總值的分量所在:最能看出窮國和富國差異的數字
3 GDP與經濟福利:GDP里算進了人們的幸福感嗎?
4 消費物價指數:“百萬”不一定就是富翁
5 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發生通貨膨脹時的兩個重要指標
6 其他指標:口紅也能做成指標嗎?
第十五章 失業
1 怎樣才算失業:衡量失業有標準
2 失業的類型:從勞動需求市場找原因
3 誰會失業,失業多久:從勞動供給市場找原因
4 失業保障:善用保障中的激勵方向
5 最低工資法和工會:工資高於均衡水平引起的失業
6 效率工資理論:高薪水其實對企業也有很大好處
7 菲利普斯曲線:失業和通貨膨脹有關嗎?
第十六章 貨幣增長與通貨膨脹
1 貨幣是什麼:綿羊可以作為貨幣嗎?
2 貨幣的供給和需求:國家發行的貨幣知多少
3 貨幣中性:貨幣量的增減可能僅僅是一種遊戲
4 通貨膨脹是什麼:通貨膨脹有時也很可愛
5 通貨膨脹的代價:皮鞋成本和選單成本
6 通貨膨脹帶來的破壞:對稅收和財富再分配的影響
7 反通貨膨脹的兩難處境:誘人的泡沫破滅後
第十七章 金融體系與金融工具
1 金融體系的定義:儲蓄和投資相匹配的機構
2 金融市場:股市像一個大賭場嗎?
3 金融中介機構:間接提供投資資金的銀行與共同基金
4 國民收入賬戶:一些重要的恆等式
5 可貸資金市場:一個虛擬、單一的金融市場
6 現值:要今天的錢還是要明天的錢?
7 風險管理:假如你是風險厭惡者
8 資產評價:什麼樣的股票最有價值?
第十八章 全面感受全球化的衝擊
1 物品的全球流動:全球化向我們走來
2 國際貿易的平衡:淨出口與資本淨流出的相等
3 國際貿易的影響:儲蓄、投資及資本淨流出的關係
4 名義匯率:貨幣貶值和升值意味著什麼?
5 實際匯率:兩國物價水平的反映
6 國際貨幣制度:哪一種匯率制度更好
7 購買力平價:最簡單的匯率決定理論
8 儲蓄和投資的環境:促進開放經濟快速增長的秘密
9 可貸資金市場和外匯市場:開放市場的供給和需求
10 兩個市場的均衡:資本淨流出與兩個市場的同時均衡
附錄
附錄一:術語表
附錄二:24本必讀的經濟學經典
附錄三:八大錯誤的經濟觀點

部分章節

1 經濟學是離不開調查的數字的。GDP、CPI、通貨膨脹率都是很重要的經濟指標。然而,這些數字就算再精確也總讓我們感覺有些隔閡,更何況由於新聞中存在著許多我們本來就不大信得過的數字呢!有時候,來自生活的經濟指標雖然可能不會那么精確,但它帶給我們的感受更具體、更形象。
例如,經濟學家曾用6項生活化的指標來證明英國的經濟復甦:新車銷售量大增;司機需求量大增;出現房地產熱;海外度假的人增加;純種狗和純種狗主人同時增加;女性做隆胸手術與女性胸圍尺碼同時增加。
經濟學家發現,在經濟繁榮時,人們就會大量“除舊布新”,因此扔的東西也就多了:家具、衣服、大件的過時商品(如舊家具、舊家電等)。而在經濟衰退時,人們扔的垃圾就會相對減少,並且扔的都是些小物件。因此,他們提出使用垃圾指標來衡量經濟。
有的經濟學家發現女性使用的口紅與經濟狀況有奇妙的聯繫——當經濟繁榮時,口紅銷售走低;在經濟衰退時,口紅銷量增加。其原因是:經濟繁榮時,女性就業率高,工作節奏也加快了,收入水平增高,因而閒暇時間的減少和自信心的提升使她們減少了使用口紅。因此,小小的口紅也可以做成經濟指標。
此外,女性的一些時尚品也被看做經濟指標。例如,裙子的長短曾被看做判斷股市和經濟狀況的一個指標。這是因為,絲襪價格昂貴,是女士的時尚物品。在經濟繁榮,股市進入牛市時,男人有錢也有心情為女士買絲襪,女士就願意穿短裙秀出自己的美腿;否則,女士就會穿起長裙。這就是曾經喧囂一時的“裙擺理論”。
格林斯潘是美聯儲主席,他曾經提出過GDP重量指標。他不使用GDP增長的百分點來說明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的增長,而是說GDP變輕了。原因在於美國過去的GDP中,占比重最大的行業集中在煤、鋼鐵、石油、水泥等產品有重量且體積龐大。隨著經濟的發展,電腦晶片、網際網路、服務業這些行業生產的物品越來越輕,其中的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正說明了美國產業結構的巨大變。 在2007年又一輪物價全面上揚之後,許多人開始驚呼,人民幣變得不那么值錢了。那么,為什麼同一張100元的人民幣,在不同時期的購買力會不一樣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對其購買力進行衡量嗎?
經濟學家發現,在經濟中存在著普遍的通貨膨脹,用消費物價指數(用CPI表示)可以衡量通貨膨脹率,可以衡量不同時期貨幣的購買力。消費物價指數是普通消費者所購買的物品與勞務的總費用的衡量標準。
要計算消費物價指數和通貨膨脹率,統計局得採錄成千上萬種物品與勞務的價格數據,並對其進行編制。以豬肉和醬油為例,我們對於國家統計局要進行的5個步驟進行說明。
固定籃子
首先需要確定哪些物品的價格對消費者影響最大。假如普通消費者買的豬肉比醬油多,那么豬肉的價格就要比醬油重要得多。因此,在衡量時就應該加大對豬肉的權數。國家統計局通過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進行調查,最終找出的一籃子物品與勞務。
找出價格,其次需要把每個時段中籃子裡的物品和勞務的價格計算出來。右頁圖表中表現了3個不同年份的豬肉和醬油的價格。
計算整籃子費用
由於不同時期籃子的物品、價格都不相同,因此需要分別計算出來。
選擇基年並算出指數可以選擇一個年份為基年,作為與其他各年比較的基準。指數的算法是把每年一籃子物品與勞務的價格除以基年一籃子物品與勞務的價格,得出的比率再乘以百分比,得到的結果就是CPI。
求出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率是與前一年相比的物價指數變動的百分比。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