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型套筒冠可摘義齒

圓錐型套簡冠可摘義齒是由內冠與外冠組成的圓錐型套筒冠固位體,和外冠與可摘義齒其他組成部分連線成整體的一種修複方式。固位體內冠覆蓋基牙牙體,與基牙緊密粘固,外冠與內冠之間貼合產生固位力。

含義

適應症

l.多數牙缺失,少數牙殘存的牙列缺損患者。少數牙殘存指單頜牙列僅存l-5個天然牙。

2.需合重建的修復患者。如切緣和范面嚴重磨損,導致面下1/3距離明顯縮短,影響功能者;天然牙伸長、傾斜、移位等導致范運動障礙者等。

3.牙周病以及牙周病伴牙列缺損患者。

4.頜骨部分切除後,需做牙列缺損修復的患者。

5.先天性牙列缺損需做修復患者。

禁忌證

1.牙周病未做治療或病情未控制的患者。

2.牙齒明顯伸長、傾斜未做活髓摘除者。

3.牙體牙髓病未做治療者。

4.牙齒承托區及其周圍組織有黏膜疾病或其他疾病,不利於牙齒戴入者。

準備

1.取研究模型,根據臨床體徵制訂修複方案。

2.基牙有齲病或牙髓病者需先做治療。伸長、傾斜明顯的牙齒需做根管治療。

3.牙周病應做綜合治療,消除炎症,控制病情。

4.確定固位型與支持型基牙的牙位、固位體的支持形式、義齒的連線方式等。

方法

1.基牙牙體製備基牙牙體製備量較大,遇活髓牙時應注意不損傷牙髓,基牙製備時內聚度與內冠相似或略大。牙體的頸緣前牙以斜面型肩台,後牙可形成垂直。

2.暫時修復缺牙區小時,修復體與固定牙齒相似,基牙用樹脂臨時冠,橋體採用衛生橋;缺牙區有舊義齒可在基牙牙體製備後,在舊義齒上用自凝樹脂直接恢復外冠形態,外冠與義齒通過自凝樹脂連線成整體後作為暫時修復恢復咀嚼功能。

3.基牙印模基牙印模是較關鍵的步驟,必須取得清晰印模,才能完成合適的內冠。印模方法採用雙層矽橡膠印模浩,即用矽橡膠做初印模後,再加矽橡膠做精細印模。

4.取咬合關係基牙牙體製備後,上下牙對能保持垂直距離,錯位穩定者,只需蠟片取咬合印跡,放置在上下牙列范面,完成咬合記錄;上下牙列失去原有垂直距離,合位不穩定者,必須製作?堤來取得患者正中始垂直距離的獵關係。

5.內冠製作在觀察儀上確定牙齒共同就位道,用特定器械分析各基牙內聚角度。為保證固位力,一般固位基牙的圓錐內聚角度為6°,支持基牙為8°。通過常規方法完成金屬內冠。達到符合要求的內聚角度,軸壁要平整。

6.內冠粘固與取工作模型完成內冠後,在臨床將內冠按牙位逐個試合粘固。然後再用矽橡膠取兩層印模,灌注工作模型。

7.轉移頜位關係按常規方法取得患者正中?位與側向和前伸?位,並轉移至半調節式?架。

8.修復體製作在?架上按設計方案(設計圖)製作圓錐型套簡冠修復體。

9.修復體初戴圓錐型套筒冠修復體初戴時,進行正中、前伸、側向咬合調整,檢查固位力。

10.醫囑指導患者進行修復體的清潔以及口腔清潔,特別注意內冠頸緣的清潔,防止菌斑附著,齲病、牙周病的復發。解釋圓錐型套簡冠義齒修復後效果與患者自身配合有密切關係等問題。

11.隨訪圓錐型套筒冠可摘義齒,初戴後第2日至1周應進行複查,對咬合做進一步調整,檢查基托下組織有無壓痛、壓跡、潰瘍等。一般在初戴後3個月或6個月作定期隨訪。

注意事項

1.除緩衝型圓錐型套筒冠的內外冠之間存在?面0.3mm、軸面0.03mm外,其他的內外冠之間必須密合。

2.為使修復體既能易於摘戴,又能達到良好固位,多基牙時,固位型基牙在3-4個,基牙之間越分散越好。

3.套筒冠外冠的材料選擇應注意強度,一般第二磨牙採用鑄造外冠為好,而其餘可採用硬質樹脂附面)或烤瓷外冠。在採用烤瓷外冠時要注意瓷面折裂脫落,頸緣需有金屬保護線。

4.外冠與義齒其他部分的連線處(小連線體)要有足夠強度,能防止折斷,小連線體與外冠近中面或遠中面的軸面中1/3處連線成整體,一般厚度在1.5mm以上,寬度在2.0mm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