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大劫難

圓明園大劫難

第二章 第八章 第十章

圖書信息

作 者:(法)法國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著 
出 版 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8-1 
版 次:1 頁 數:411 字 數:35萬字 印刷時間:2005-8-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807150510

簡介

這是一部全景式描述19世紀英法聯軍毀滅圓明園這座夏宮的歷史著作。

該書風格獨特,手法細膩,史料詳實,是一部既描繪巨觀歷史又兼顧微觀細節的不可多得的作品。本書作者系毀滅這部人類傑作的元兇國人,儘管如此,他還是勇敢地披露他所在的祖國曾犯下的滔天大錯,足見其勇氣和對歷史的尊重,他的這種精神也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它是繼雨果對圓明園劫難發表“兩個強盜”文章後出現的第一本書,這中間,西方世界沉默了一百多年。雨果用的是文學手法,這位歷史學家用的是歷史史實,後者更有震撼力,更讓人無可辯駁。
在該書35萬字中,有三分之二內容是國內不了解的,在有國內專家參加的討論會上,專家說,大批史料都是第一次見到。
該書在歐洲引起轟動,眾多讀者被那一段罪惡所震撼,對該書的評論幾乎全是讚譽,這在西方幾乎不可想像。法國總統席哈克看罷全書後說:“我欣慰地看到,一位法國作家為澄清我們共同歷史上的片段做出了貢獻。”
該書被法國《歐洲時報》購得著作權,同時免費提供給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中國圓明園的歷史在中國盡人皆知,但在西方,卻一直被深深掩藏,以至於沒有專論圓明園悲慘命運的任何一本英文、法文著作!以至於歷史學家談到此處,也每每語焉不詳。
直到一個法國人,在2000年10月一個晴熱的日子裡,在圓明園的廢墟上感受到刻骨的“記憶責任”,開始了長達三年的資料收集和寫作,出版了西方第一本論述圓明園劫難的專著,蒙蔽在歷史真相上近一個半世紀的“遮羞布”才得以扯下。他的發現和他的勇氣,震動歐洲!

作者簡介

伯納·布立賽(Bernard·Brizay),1941年8月生於法國魯昂,歷史學家兼法國《費加羅報》、《巴黎人報》資深記者,已撰著出版數部關於歷史、政治與經濟等方面的專著。

目錄

中文版序
中文版獻詞
致中國讀者:無盡的中國情結
中文版寄語
前言
總序:相互蔑視
第一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章 “六二五”慘敗
第三章 盡職召喚
第四章 巴黎、倫敦與北京
第五章 周密籌劃的“遠征”
第六章 漂洋赴華
第七章 上海為基地
第八章 直隸灣備戰
第九章 北塘登入
第十章 攻陷大沽炮台
第十一章 天津議和
第十二章 “人質”危機
第十三章 八里橋戰役
第十四章 北京啊!北京!
第十五章 搶奪圓明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