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凳

圓凳

 圓凳,也叫圓杌,是一種杌和墩相結合的凳子,多帶“束腰”,用料較珍貴,如紅木、楠木。圓凳的凳面變化較多,有圓形、海棠形、梅花形等。

圓凳——簡介

品味圓凳

圓凳圓凳

人們的生活起居方式,決定家具的式樣,魏晉時代席地而坐,唐開始人們坐在椅子上,椅、凳高足家具發展起來。我們不知道那年代的椅凳模樣,只能從洛陽龍門蓮花洞石刻鐘看到圓墩的具體形象,從唐宋古畫和刻本中見識古典圓凳的大致樣子,在文物考古中未發現有價值的古家具實物。中國家具製作的歷史中,缺少對工匠的文字記載,他們創作的意圖和技藝傳承的史料。工匠在創意模仿和複製中融入個人的元素,這樣一路走來,鑄成經典。人們重視圓凳的文物價值,至於誰製作無關重要,人們關注的是年代、材質,卻不要考慮出自哪位高手,不會像繪畫作品那樣考證是原件還是仿品。中國很多工藝製作大師都是同樣的命運,默默無聞,沒有史料記載,只有實物在向我們述說。一款圓凳,穿透時空的迷霧,感悟社會的演變。
人們對圓的人是來源於天,古人認為天是圓的,比如太陽、月亮和天空。圓形是一種圓滿的回歸,這是一種很難找出視覺瑕疵的造型。古典圓凳,形制從魏晉時代的圓凳發展而來,造型日趨完美,到明末清初形成四大形制,有鼓形、筆筒形、彎腳形、獨挺形,形制更完善,形態更成熟。圓凳是以圓取勢,邊棱、棖柱至花牙皆求圓潤流暢。圓凳面有圓形、海棠式、梅花式。凳面取材有利用天然花紋的雲石、有瓷板繪青花的、彩繪的,有癭木製作的,材質多樣,形材融合造型款式,豐富多彩。造型上有帶束腰和不帶束腰的,有帶托泥和不帶托泥之分。

彎腳靈芝雕獅圓凳,典型的蘇式圓凳,帶有江南水鄉的韻味,材質為盧氏黑黃檀,產地馬達加斯加。凳面直徑36厘米,凳高48厘米,圓凳造型與五有關,五是吉祥數字,如五福、五德、五瑞、五路財神。五獅靈動,牙板上透雕獅子吉祥動物以百獸之王獅子為首,威嚴的獅子被人們視為辟邪的瑞獸,賦予其喜慶吉祥的色彩,獅子戲繡球,寓意太平吉祥;五龍戲珠,五條活靈活現的妙龍,神形兼備,蘊涵靈動之氣,龍是神秘寶物,不易顯現,真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之說,龍的出現是天下太平的徵兆;五腳雕靈芝花紋,靈芝象徵祥瑞;把舞獅、靈芝、草龍題材集中表現在圓凳上,裝飾意味濃郁,文化意義深邃而雋永,仿生題材,富有哲理,取意“吉祥三寶”——吉慶祥和、和諧完美、美意延年,是人類嚮往美好生活的一種精神寄託,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

古典圓凳造型構思富有創意,裝飾為結構,結構為裝飾,將裝飾與結構融合在一起,不因美觀而影響結構牢度。靈芝舞獅圓凳造型不同凡響,五腿收放自如,粗細勻稱,增一分太粗,減一分太細,恰到好處,五腿線條流暢,造型優美,婀娜多姿,雅俗共賞,內涵氣韻盡在不言中,是藝術與實用的典範,用十六字來概括圓凳,形制古樸、結構嚴謹、比例協調、靈動毓秀。人們在起居文化中尋找生活的真諦,祈禱幸福美滿的生活,因此人們習慣用鎮邪物避禍,也喜歡富有詩意的吉祥物。你可以不備全套紅木家具,但不可缺少五條腿的圓凳,居家點綴生活,作為鎮宅之寶。圓凳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圓凳,像一件藝術品可以把玩,可以養眼怡神,可以作為傳家寶,代代傳承。

明清時期的工匠未必有深奧的數學知識,得以五腿等分運用到圓凳的製作上,腿與腿之間距離,不偏不倚,上正下直,五腿著地點尺寸一致,五點成圓,上圓對下圓,圓心對圓心,十分精妙。工匠在製作時,按1:1劃線打樣,所有部件都有樣板,一個圓凳自上而下,凳面、邊棱、牙板、腳、草龍、束腰都是五個構建組成加上凳面、五龍戲珠托盤,共有33個部件構成,看似一堆散亂的材料,在鑲拼後,一款巧奪天工的圓凳亭亭玉立,化腐朽為神奇,令人嘆為觀止。圓凳牙板有弧度,斜度、角度與腿部鑲接得天衣無縫,可見功力之深,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現代家具的木材橫斷面採用木皮封邊工藝,圓凳採用榫卯工藝,巧構思,巧手藝,巧榫天成,結構創意使圓凳不見木材橫斷面,這是中國古典家具結構的偉大成就,顯示了中國古典家具的文明。可以說中國古典圓凳從簡單到複雜,從粗製到精作,不僅是中國製造,而是“中國創造”,創意思維,成就經典。經典不受時光荏苒。這個時光這在明清時期。創意、工藝、技術、材質和文化,五個元素賦予明清家具強大的生命力

中國傳統坐具

我們今天坐在椅子上不過是個偶然。黃河長江兩大流域養育了中華民族,我們的先民在早期文明活動中席地而坐,隨遇而安。然而,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發展了多少坐具呢,其各自又有何特點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