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百萬分之一地圖投影

國際百萬分之一地圖投影

國際百萬分之一地圖投影,又稱“改良多圓錐投影”、“國際投影”,是將普通多圓錐投影的原理作為多面體投影套用於國際百萬分之一地圖上的一種投影。

基本信息

概念

《地圖投影》《地圖投影》

國際百萬分之一地圖投影又稱“改良多圓錐投影”、“國際投影”,是任意性質的多圓錐投影中的一種,是將普通多圓錐投影的原理作為多面體投影套用於國際百萬分之一地圖上的一種投影。由法國拉勒孟提出,1909年國際地圖會議選為世界百萬分之一地圖的投影,故名。

基本概況

此投影按分幅進行,由赤道至南北緯60°之間以緯差4°、經差6°分幅;緯度60-76°以緯差4°、經差12°分幅;緯度76—88°以緯差4°、經差24°分幅;緯度88—90°為一幅。每幅單獨投影。緯線為同軸圓弧,其圓心位於中央經線的延長線上。這個投影南北兩條邊緯線長度比等於1,其餘緯線長度比均小於1,以中央緯線長度比為最小。經線均為直線,南北邊緯無長度變形。在經差為6°、12°、24°分幅中,距中央經線分別為±2°、±4°、±8°的兩條經線無長度變形。中央經線縮短,邊緣經線增長。沿緯線最大長度變形為1/3,200,沿經線最大長度變形為1/1,270,中緯度圖幅最大角度變形不超過6′。故總的來說,這種投影精度還是很高的。但因它不具有等角條件,故現已被等角圓錐投影所取代。中國1956—1958年所編的1∶100萬地圖即用此投影。1962年國際會議決定國際百萬分一地圖改用正軸等角圓錐投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