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班

國旗班

天安門上每天從事升降國旗工作的武裝警察部隊。隸屬於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準確地說,並沒有國旗班這個官方名字,人們常說的國旗班是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經常執行升旗任務的第五班。

基本信息

簡介

天安門上每天從事升降國旗工作的武裝警察部隊,隸屬衛戍司令部
3個月,脫幾層皮掉幾斤肉練就“五功” 從一名普通軍人成長為一名合格升旗手、護旗兵,需要從生理到心理上經受緊張艱苦的磨練過程。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的戰士是每年從總隊上萬名新兵中,經過三個月軍事訓練後嚴格挑選出來的。來到中隊後,還需要強化訓練四個月,考核過關後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國旗護衛隊隊員。在此期間,要過好幾道關,每過一道關都要流幾個月的汗,脫幾層皮,掉幾斤肉。站功,是國旗哨兵的基本功,不少新兵剛入隊時,站不了半個小時,就頭暈眼花,昏倒在地。要達到站得直、站得穩、站得久的要求,平時訓練一般要站三到四個小時。戰士們腰間插上木製的“十字架”,領口別上大頭針,一站就是大半天;頂著大風練站穩,迎著太陽練不眨眼,甚至抓來螞蟻放在臉上爬來爬去,練耐力、練毅力。為了練就良好的形體,從升旗手到護旗兵,睡覺時不用枕頭,而是平躺在硬板床上,有時還在雙腿內側夾上兩塊10厘米寬的木板,用背包帶把雙腿捆起來,保持腰桿筆挺、頭正頸直。

走功

最能展示國旗護衛隊的風采。32人組成的護旗方隊,要橫成行,縱成列,步幅一致,擺臂一致,目光一致。從金水橋到國旗桿下138步,每步都要走得威武雄壯,鏗鏘有力,走出軍威、國威來。為過好這一關,官兵們白天綁沙袋練踢腿,用尺子量步幅,用秒表卡步速,一踢就是成百次、上千次;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又拉到廣場上一遍遍地實地演練。每逢颳風、下雨、降雪天,練了一遍又一遍,保證颳風走得直,下雨走得慢,降雪走得穩,動作不走樣、不變形。

持槍功

最能體現國旗衛士的威武和祖國的尊嚴。護旗兵用的是鍍鉻禮賓槍,夏天手出汗容易滑脫,冬季冰冷的手握不住槍。為了達到操槍一個聲音、一條直線,他們就在槍托下吊上磚頭練臂力,腋下夾上石子練定位,直到手掌拍腫了,虎口震裂了,右肩磕紫了,才能闖過這道關。

眼功

是國旗衛士內在神韻與外在儀表的雙重體現。只要你看到國旗護衛隊每一個戰士執勤時的眼神,你就會對“炯炯有神”這個成語有更深切的理解。為了具備這樣一雙眼睛,官兵們在風沙瀰漫的環境裡磨練沙打不眯的本領,在人困馬乏的夜色中保持全神貫注。

展旗、收旗功

是展示有中國特色升旗儀式的“專利”。國旗掛上旗桿升動時,旗手迅速將17平方米的國旗,向空中甩出個扇形,此為“展旗”;當國旗降至桿底的一剎那,旗手迅速將國旗收攏成一個錐形,此為“收旗”。一展一收,如行雲流水,是力與美的傑作。為了讓“展旗”的動作灑脫有力,旗手們每天練展臂,手臂腫脹,吃飯時連筷子都拿不起來。“收旗”時為了準確無誤用手臂將飄蕩不定的國旗握住,旗手便堆起一堆沙子,每天堅持手掌用力往沙堆里插,往復無數次,常常練到手指流血。
在過關的日子裡,每個人都要經受超越生理極限的艱苦磨練,但每一位官兵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卻還要言謝。為啥?戰士翟永亮、賈偉告訴記者,要不是當時的“魔鬼訓練”打下了基礎,我們現在“冬不穿棉夏不穿單”、“雕塑般站崗”就會苦不堪言,更何況從入隊那一天起,我們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了展示國旗的風采,展示祖國的尊嚴,這點苦與累又何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