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集注

此書為啟蒙著作,分作內、外兩篇,內篇又分立教、明倫、敬身、稽古四門,外篇分嘉言、善行二門。 朱子編撰此書,啟迪童蒙;陳選為之集注,隨文衍義,務取明白曉暢。 陳選所注,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所言:“選注為鄉塾訓課之計,隨文衍義,務取易解,其說頗為淺近。

〖國小集注〗六卷。
朱熹(1130-1200)撰,明陳選集注。選字士賢,浙江臨海人,天順進士,官至廣東布政使,追贈光祿寺卿,溢恭□。此書為啟蒙著作,分作內、外兩篇,內篇又分立教、明倫、敬身、稽古四門,外篇分嘉言、善行二門。書前有自序,認為古者國小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是儒者為學的基礎。朱子編撰此書,啟迪童蒙;陳選為之集注,隨文衍義,務取明白曉暢。全書內容為雜取經傳中有關論幼儀之文,按類編列,而以具體事實加以說明。內篇中的立教、明倫、敬身,“皆述虞夏商周聖賢之言,乃國小之綱”;稽古門則“摭虞夏商周聖之行,所以實立教、明倫、敬身。”外篇中的嘉言、善行,皆記述漢以來所謂聖人之言,賢人之行。陳選所注,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所言:“選注為鄉塾訓課之計,隨文衍義,務取易解,其說頗為淺近。然此書意取啟蒙,本無深奧。又雜取文集子史,不盡聖言。注釋者推衍支離,務為高論,反以晦其本旨,固不若選之所注,猶有稗於初學矣。”此書撰成於淳熙十四年(1187),為儒學啟蒙教育的重要教材。對研究我國古代儒學教育及探討朱熹教育思想,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主要傳本有:《四庫全書》本,《□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及《四部叢刊》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