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文物

國寶級文物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綿綿不絕,光耀於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奪天工的文物珍品構成了中國歷史長河中一段段華采樂章。但自近代以來,承載中華厚重歷史文化的文物卻以驚人的速度流失海外。據國家文物局教授、高級工程師羅哲文先生介紹,從國寶流失的數量上講,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球47個國家的218個博物館中,中國文物就有163萬件,而該數目充其量也中人相當於在世界所有私人手中收藏的中國文物的1/10。南京藝術學院林樹中教授經過十多年的實地考察和文獻查考後認為,中國僅流失海外的名畫就達30000件以上。

基本信息

簡介

國寶級文物國寶級文物

館藏文物通常分為一級、二級、三級這三個等級,其中最高級別的一級文物又分為甲、乙兩個等次,而只有一級甲等文物,才可以稱為“國寶”。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級甲等,換言之是不是“ 國寶”,要經過 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鑑定,而且鑑定專家必須共同在場,至於鑑定時所持的標準,首先不是文物價值幾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須是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見證,有了這一層意義,才能被認定為“國寶”。

嚴格說來,“國寶’’不是一個標準化的科學名詞,將珍貴文物稱為“國寶”,大概是受了 日本的影響。因為他們早就由國家制訂了《國寶保存令》,無論公私收藏的珍貴文物,凡是被國家專門機構定為“國寶”的,收藏者自己絕對無權處置。

分類標準

我國現存文物的評定標準,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其年份長短、藝術水平高下、學術價值大小等不同情況,主要分為一、二、三級。二、三級暫且不論,一級書法、繪畫藝術品的參考標準是:

國寶級文物國寶級文物

元代以前比較完整的書畫;唐以前藝術水平較高、首尾齊全有年款的寫本;宋以前經卷中有作者或紀年且書法水平較高的:宋、元時代有名款或雖無名款而藝術水平極高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名人手跡;明清以來重要 藝術流派或著名畫家的精品。(錄自《 文物藏品定級標準》。文化部1987年制訂)

根據這一標準,一級品中極少數的精彩之作,才稱得上是國寶。所以,儘管流傳至今的古代書畫作品堪稱汗牛充棟,但真正夠得上“國寶”資格的並不多,特別是流傳時間超過千年以上的,更如鳳毛麟角。 張伯駒,這位向國家捐獻了大批古代書畫精品的著名收藏家曾感慨地說“以吾國歷史之久,文化之先,而隋以前之畫,竟無一件流傳,亦良可慨嘆!”確實,倒並非因為評定的條件太苛刻,實在是由於年代久遠而能傳到今日、目前又保存在國內的作品,太少太少!

說到這裡,我們不能不對近代以來曾捨命救寶的大收藏家們表示崇高的敬意。近代 中國,歷經浩劫,國寶書畫的命運更是多災多難:有的在戰亂中化為灰燼;有的在炮火中被列強擄掠而去;有的被王公貴族據為已有,然後作為抵債典當的資本;有的被貪利小人盜賣,以至於不知所蹤……。就在如此惡劣的時代環境中,那些收藏家寧可缺吃少穿、典屋賣地,甚至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隨時都可能流失的國寶保存起來。看起來,他們似乎“嗜寶如命”,愛之成癖了,其實不然。請聽聽畫家 傅抱石那血氣方剛、擲地有聲的呼籲:“對於祖宗遺留給我們的寶物,尚且痛癢沒有關係,那么想建設自己民族的文化,恕我失敬,敢說是夢想,是笑話,是絕對沒有絲毫收穫之可言 白勺。”

名言警句

有一點還是不能不告誡當今的年輕人:
勿忘國寶——牢記你永遠是炎黃子孫!珍愛國寶——就像善待我們的母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