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2009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在原四川省江油師範學校(四川師範大學綿陽初等教育學院)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西南地區第一所以培養幼兒、國小教育師資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詩城江油,校園占地面積500餘畝,總建築面積10餘萬平方米。是2009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在原四川省江油師範學校(四川師範大學綿陽初等教育學院)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西南地區第一所以培養幼兒、國小教育師資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詩城江油,校園占地面積500餘畝,總建築面積10餘萬平方米。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概述

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幼兒師範 高等專科學校是2009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在原四川省江油師範學校(1999年起與 四川師範大學聯合辦學成為 四川師範大學綿陽初等教育學院)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是四川第一所以培養幼兒、國小教育師資為主的普通高等學校。

專業設定

1.幼兒教育學
了解現代教育、幼兒教育的新觀念、新思想、新信息,結合我國幼兒教育改革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將理論的闡述和幼兒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結合起來,進行具體分析和指導。

2.幼兒衛生保健學
深入了解並掌握幼兒的解剖生理特點和生長發育規律,幼兒健康評價的方法、常見心理問題的矯治、營養需要及膳食的配製、疾病的預防和護理及意外事故的急救處理等知識,能正確和理解幼兒衛生保健領域存在的各種理論和實踐問題,提高學生從事托幼機構保育實際活動的專業素養。

3.幼兒心理學
了解幼兒的認知和言語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幼兒的情緒、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的關係及幼兒的活動心裡。能依據幼兒特點,利用所學相關知識,初步具備幼稚園基層崗位幼兒教師的工作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誠實守信、善於溝通和合作的品質。

4.幼師英語
根據幼師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特點,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全方位的培養學生,讓學生掌握基本語法知識、語音知識、日常用語,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技能和綜合閱讀、寫作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音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5.幼師英語口語/聽力
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有目的、有計畫的去創造讓幼兒聽的機會,激發幼兒注意傾聽的興趣,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然的英語語言價值大小的重要指標。

6.幼兒英語教學法
了解我國幼兒英語教學的歷史和現狀,知道幼兒英語教學是可行的,明白幼兒英語教學與幼兒英語教學法的關係,了解我國幼兒英語教學法的目標。

7.幼稚園實習指導
理論:了解實習過程與組織管理、保育實習、教育實習的目的、意義,實習全部內容的概括和一般方法。實踐:從幼稚園實習入手,指導學生在實際環境中的實踐,參照國家中級保育員職業資格標準,突出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8.幼稚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理論:通過幼兒教育指導的發展、幼稚園課程的發展、幼稚園教育活動設計的基本要素以及各領域的案例分析,使學生了解幼稚園最基本的最實用的知識。注重體現新的教育觀念,反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實踐:根據幼稚園課程模式的相關理論及案例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跟上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形勢。

9.幼稚園組織與管理
讓學生了解幼稚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內容,掌握幼稚園組織與管理的基本規律,學會用所學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管理問題。結合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為學生今後從事幼稚園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10.幼稚園環境創設與實踐
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及興趣,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與開展教科教研活動結合起來,以個個是主人,人人能創造”的教育理念,激發幼兒探索、參與,使環境創設融入教育性、情趣性和操作性為一體,成為幼兒展示自我的視窗,通過環境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發展。

11.鍵盤
讓學生通過鍵盤樂器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掌握鍵盤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能,從而培養學生在幼教工作中鍵盤樂器的實際運用能力,將演奏技能從邊彈邊唱、即興伴奏、移調以及相互配合等綜合套用能力上體現出來。以獲得幼稚園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需的綜合套用能力。

12.聲樂
為了適應社會幼師人才培養的需求,幼兒教育發展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掌握正確的練聲方法,還要養成良好而有規律的練聲方法和有規律的練聲習慣,同時配合學習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來加強學生的讀譜能力、聽辨能力節奏感、音高及音樂感受和表現力的培養等內容。

13.舞蹈形體(幼兒體操/舞蹈)
掌握幼教專業舞蹈技能,掌握訓練方法,提高舞蹈素養。具有適應舞蹈需要的正確身姿、完整、流暢、正確、優美地表演各種風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論,具有創編幼兒舞蹈、組織幼兒舞蹈教學的能力。

14.美術
掌握簡筆畫線條簡約、流暢、誇張等技巧,能獨立完成黑板報和牆紙的構圖,並在完成兒童畫時,能做到線條流暢,形象準確,色彩搭配合理,裝飾效果好。

15.手工(玩具製作)
要求學生掌握紙工造型的方法、步驟,各種形象的折法,面具、絲網花的製作方法以及立體織工的各種形象折法,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作作品。

16.教師口語
通過有序而又嚴格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國語語音的標準程度和規範程度,提高學生運用國語進行一般口語交際和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綜合素質普遍得到提高。

17.兒童歌曲/舞蹈創編
根據幼兒生理、心理發育特點結合幼兒歌曲規律,通過對幼兒歌舞基本理論以及大量實例、教案分析,從理論知識到技法指導、自成體系、指導具體,力圖使學生對於舞蹈創編的形成和內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有效提高幼師專業學生對舞蹈素材的實際掌握能力、分析能力、組合能力,突出實效性,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18.藝術基礎與欣賞
提高學生對音樂、美術方面的欣賞水平,了解美術、建築藝術、景觀藝術、書法藝術、音樂藝術、影視藝術等貼近大學生生活實際的藝術形式作簡單介紹。

辦學理念

學校以“多元融合、尚知篤行”為辦學理念,管理上堅持“依法辦學、民主管理”;在用人上堅持“任人唯賢、人盡其才”;教育上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尊重和彰顯學生優勢”;教學上堅持“以質量為中心”,強化教學運行管理,突出專業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著力培養素質高、專業紮實、技能過硬、多能一專且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幼兒、國小教育師資以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套用型、技能型人才。

發展目標

通過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培養一支高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建設一定數量的重點學科、特色專業、實驗室中心,深化國際合作交流等措施,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 西部地區一流的幼兒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設成為辦學特色鮮明、全國一流的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基礎設施

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坐落在四川省第二大城市 綿陽市境內,現占地面積500餘畝,建築面積10萬餘平方米。根據綿陽市教育規劃,學校將在綿陽市教育園區建占地506 畝的 新校區,預計2011年春季啟用。學校現建有教學樓群、圖書館、藝術樓、藝術中心、運動場、游泳池等教學配套設施。現有圖書25萬餘冊,教學用計算機 600餘台。擁有理、化、生實驗室、科技製作室、教育技術綜合實驗室、學前專業實驗室、學前手工製作室、多媒體軟體製作室、電腦美術製作室、 電腦音樂製作室、心理學實驗室、多媒體語音實驗室、微格教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等,擁有攝、錄、編製作系統, 有線電視系統,校園 計算機網路系統,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1100多萬元。

歷史沿革

一、原四川省江油師範學校沿革​

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原江油師範學校的歷史可追溯於1917年成立的龍綿聯合縣立師範學校。

1917年春,龍安府和綿州所轄的江油、彰明、平武、北川、梓潼、安縣、羅江、德陽、綿竹九縣集資在江油創辦龍綿聯合縣立師範學校,以原龍安聯合縣立中學為校址(即江油縣武都鎮,今武都長鋼四廠二萬八處)。學制為五年,培養國小師資。1932年2月停辦。

龍龍綿聯合縣立師範學校停辦後,大部分教師就地開辦國小教師寒暑假講習會,“培養社會良師,負起完成國民教育之任務”。此後11年,江油地區的國小師資培養,“蓋有此一舉動,才能在動盪與困難中,堅持薪火不斷”。

1943年3月,江油縣開辦簡易師範學校,培養國小師資,姚叔平任校長。

1949年春,四川省教育廳決定改江油簡易師範學校為江油縣立師範學校。

1950年2月,中共江油縣委、江油縣人民政府接辦江油縣立師範學校。1953年,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學校改名為四川省江油師範學校,廖吉元為首任校長。

1955年9月,川北行署對其轄區內中等師範學校進行調整,學校停招中師班,開辦國小教師輪訓班。

1957年秋,恢復招收初、中師。同時增設函授部,擔負國小師資培訓任務。同年將武都鎮國小改建為附屬國小。

1959年春,學校開辦初、中幼兒師範班。

1961年,江油縣人民政府對轄區內三所師範學校(江師、江油初師和幼師)進行調整,撤消江油縣初級師範學校,初師班併入江油師範。

1966年,“文革”開始後,學校停止招生。

1970年春,學校開辦“五七中學”,開設國中班。

1972年春,學校恢復招收師範班。

1973年春,學校在江油縣三合鄉建立新校區並於同年秋遷入。

1977年秋,綿陽地區定江油師範為重點師範。

1978年,國家改革招生制度,學校除正常招生外,綿陽地區教育局在學校還開辦各類專業班,培養國中師資。

1984年,學校被定為四川省首批唯一一所重點師範學校。

1987年,學校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進行標準化建設學校。

1993年,學校開始開設非師範專業和職業高中班。

1994年,學校順利通過國家教委標準化建設檢查評估。
二、四川省江油幼兒師範學校沿革

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60年9月,經省人委批准,四川省江油幼兒師範學校開辦,第一任校長由原四川省江油師範學校校長廖吉元調任。校址初設江油太平場太平觀。11月,遷江油縣治城區。

1961年,江油縣人民政府對轄區內三所師範學校(四川省江油師範學校、江油縣初級師範學校和四川省江油

幼兒師範學校)進行調整,撤消江油縣初級師範學校,將其幼師班連同江油師範學校的中幼師、初幼師班一起併入江油幼兒師範學校。同時學校遷至原江油縣初級師範學校校址(位於中壩鎮新場村)。

1966年,“文革”開始,學校停止招生。

1969年10月,校址被當時駐江油部隊占用,學校遷往江油縣新安區,改辦二年制的國中班。

1973年,學校奉省、地革委指示遷回原址。

1974年9月,學校恢復培養幼兒師資。

1978年,國家改革招生制度,學校發展步入正軌。

1987年,學校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進行標準化建設學校。

1988年,學校將江油縣太平街幼稚園改建為附屬幼稚園。

1994年,學校順利通過國家教委標準化建設檢查評估。

1995年,學校增設非師範專業“綜合藝術專業”。
三、四川省江油師範學校沿革

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98年5月,四川省江油師範學校和四川省江油幼兒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成新的四川省江油師範學校。

1999年3月,經四川省教育廳批准,學校與四川師範大學聯合辦學,率先在全省進行大專學歷幼教、小教師資培養試點。

2001年3月,綿陽市教育局與四川師範大學簽訂協定,共建四川師範大學綿陽初等教育學院。同時,學校與四川師範大學、泰國托帕國際旅遊有限公司共同創辦四川師範大學第二附屬實驗學校。

從2002年開始,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2002年4月,學校與泰國勿洞市簽訂合作協定;2003年5月,

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畢業生一行11人赴泰國勿洞中華學校任教(以後每年都有畢業生赴泰國工作);2005年8月,學校與泰國清邁皇家師範大學等5所院校簽署合作交流協定。12月,學校獲得義大利職業培訓項目(項目總金額為130萬歐元)和中澳合作項目——澳大利亞政府發展獎學金師資培訓計畫;2006年5月,學校與新加坡科思達教育集團簽訂合作協定。

2003年,學校與四川師範大學聯合培養具有本科學歷小教師資,開設國小教育專業。次年,增設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具有本科學歷的幼教師資。

2004年8月,學校正式啟動升格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工作。12月,學校由綿陽市、江油市共建共管劃歸綿陽市統一建設和管理。

2006年,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學校停止與四川師範大學聯合培養本科學生。

2007年,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學校停止與四川師範大學聯合招收高中畢業生,培養專科學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學校迅速投入抗震救災工作,師生無一傷亡,並立即組織師生進行災後重建工作。

7月21日,省高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專家組對學校進行“升專”考察和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江油師範學校已具備設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辦學條件,並建議省政府上報教育部。
12月24日-25日,全國高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專家組對學校進行考察評審。學校順利通過專家組考察評審。

2009年1月13日-15日,經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五屆三次會議評議,學校以高票通過在現學校基礎上設定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3月26號,教育部下發《關於同意在江油師範學校基礎上建立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通知》,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正式成立。

師資力量

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四川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現有教職工220餘人,副高級以上 專業技術職稱40餘人,研究生30餘人。特級教師2人,省學科帶頭人7

人,國家級、省級 國語水平測試員7人。學校教師獲 曾憲梓教育獎2人,獲國家技術專利1項。

近幾年來,承擔國家科研課題4項,參編教材、教學參考書6部。在各級各類教育教學研討會上交流及刊物上發表的經驗總結、學術論文等1000餘篇,在國家、省、市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190餘個。

所授榮譽

1999年經原四川省教委批准,江油師範學校與四川師範大學聯合辦學,率先在全省進行大專學歷國小、幼兒教育師資培養試點,並且與省內多所高校聯合舉辦 成人高等教育。目前在校生2000餘人。學校具有聘請外籍教師和招收外國留學生的資格,先後有10餘名外籍教師來校執教,40餘名留學生來校學習。建校60餘年來,為國家培養了35000餘名人才。

學校先後評為 “全國紅旗學校”、 “四川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四川省示範中等師範學校”、“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四川省體育先進學校”、“四川省綠化示範集體”,是義大利職業培訓項目學校。學校辦學成績顯著,因“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師資,辦學方向明確,成績顯著”受原 國家教育委員會表彰。

文化傳統

校徽

標誌設計以鳳凰圖案造型為基礎,以“川幼”漢語拼音中的“C”“Y”為構成元素。標誌以環形為基本造型,不僅寓意學業的圓滿、合作的圓滿、事業的圓滿,而且也體現整個師生關係的和諧。鳳凰動態含蓄寓意我校學子蓄積力量,準備騰空而起,“莫邪直待出鞘日,鳳鳴九天舞凌霄”。

校訓

厚德尚美礪能樂業

學校精神

艱苦奮鬥立德育人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閔永祥

黨委副書記、校長:王向東

黨委副書記:趙波

黨委委員、副校長:郭漢祥

黨委委員、副校長“”鄧大河

黨委委員、副校長:廖智勇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方波

歷任領導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田頌堯 龍綿師範創辦者 1917年
姚叔平 江油簡師校長 1943-1946 1948-1949
廖吉元 江油師範校長 1950-1960
廖吉元 江油幼師校長 1960-1968
李文安 江油師範校長 1960-1967
唐麗卿 江油幼師革委會副主任、校長 1973-1983
羅先俊 江油幼師革委會主任 1968-1969
田定炳 武都區委書記,代管江油師範 1970-1973
王作正 江油幼師革委會主任 1972-1973
田懷仁 江油師範革委會副主任、校長 1973-1980
何龍模 江油師範黨支部書記 1983-1984
陳洪浩 江油幼師校長 1983-1987
張本立 江油師範校長 1984-1985
張朝德 江油師範校長 1985-1993
張朝德 江油幼師校長 1995-1998
侯楊 江油師範校長 1993-2001
李躍忠 江油師範黨總支書記 1996-2006
羅長國 江油師範校長 2001-2006
羅長國 江油師範校長、黨委書記 2006-2009
羅長國 四川幼兒師專校長 2011-2014
閔永祥 四川幼兒師專黨委書記 2015.7-
王向東 四川幼兒師專校長 2015.7—

知名校友

胥宏,1982年畢業,江油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韓曉清,1989年畢業,江油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

楊建川,1983年畢業,四川省綿竹市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檢察系統抗震救災英雄。

饒靜,2004年畢業;峨眉山市團市委書記。

王華蓉,1987年畢業,現任四川省廣元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廖雪梅,1987年畢業,現任中共安縣縣委書記。

任維鼎,1989年畢業。“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四川省平武縣南壩中學教導主任,語文教師。

李瑞平,1984年畢業,筆名阿貝爾。多篇作品刊發於《人民文學》、《天涯》、《詩歌報月刊》、《星星詩刊》等。

黃曉玲,1986年畢業,梓潼縣金太陽幼稚園園長,綿陽市優秀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